心安、社會安(服貿爭議,意念層次我們可以做什麼?)

 

學生佔領立法院和行政院,紛紛擾擾,很多人的心都被攪亂。

 

佛經有一句話:

假若困境可解,何必心煩意亂?

假若困境無解,鬱鬱寡歡又有何用?

 

呼籲理性的聲音,很難被大家聽進去。

或許我們可以思考「空性」,更該提起「佛性」來面對。

 

以《零極限》、《當和尚遇到鑽石》兩本書的觀念來分享:

《零極限》書上提到,一切發生的事情都和我們有關。

書上提到用「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來清理自己。

當自己清理乾淨,外在的環境也才有可能改變。

 

摘錄《零極限》簡報檔上面一些話:

自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原來「愛你自己」是改進自己最好的方法,當你改善你自己時,你也改善了你的世界。

任何在你生命當中的人、事、物,只因為是在你的生命中就是你的責任。

以字面意義來說,整個世界是你的創造。

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

那麼任何你所見、所聽、所品嚐、所接觸,或以任何方式經驗的:都是你的責任,因為它在你的生命中。

這意味著:那些恐怖份子活動、總統、經濟,任何你所經歷和不喜歡的都需要你去治癒。

以某方面來說,他們並不存在,只是來自你內在的投射。

問題不是因為他們,而是因為你。

而為了改變他們,你必須改變自己。

我知道這很難理解,更不用說要去接受它或在生活上實踐。

責怪比「完全負責」容易得多

 

 

至於《當和尚遇到鑽石》則是提到《金剛經》的「空性」觀念。(書上提到的銘印,簡單來說就是「業」的概念)

摘錄書上的內容:

 

()

「空」不代表「了無意義」,它和「黑洞」毫無關聯,也不是「努力不去想任何事情」諸如此類的想法都不是「空」。

「空」表示的意義只不過是:我們遭遇了一些好事或壞事,但那些事情本身並無好壞。

 

因為如果它是一件好事(或是一件壞事),那麼其他人對於這一事件,也會有相同的感受。舉例來說,在工作場所,那個令我們感到不愉快的人,也同樣會惹得公司其他同事惱怒不堪。然而,幾乎總是會有一個人認為那個人十分善良並招人喜歡。

我們所遭遇、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中性的」或「空的」。

換句話說,無論我們從事件中獲得令人愉悅的或令人厭惡的感受,那感受並非來自事件本身。更確切地說,那些感受來自我們本身,而且非我們所能控制。

 

()

如果你的上司經常對你出言不遜?

解決方案:每當憤怒的情緒出現的時候,例如,上司羞辱你的時候,小心謹慎地控制憤怒,就可以避免這個特殊的問題。如果你認認真真地研讀西藏的古老典籍,其中宣說的一個觀點將使你有醍醐灌頂之感:對於一個負面經驗所產生的自然反應,將留下一個銘印,使你再一次經歷相同的負面經驗。

簡而言之,你的上司出言傷人,使你心生憤怒,留下了一個銘印;在未來,無論你的上司說了什麼,先前的銘印將再一次使你認為,你的上司極盡羞辱之能事。

如果你想要從這種衝突中撤退,你必須先放棄衝突。

我們經常目睹,世界上的個人、團體或國家拒絕打破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暴力迴圈,而使小衝突逐漸增強擴大為重大衝突。

此處提出的概念是:即使對方尚未達成化干戈為玉帛的共識,你先棄絕暴力。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冤冤相報,你拒絕一次、兩次,甚至一百次,如此一來,你移除了存留心中、以牙還牙的銘印,終止了暴力的迴圈。

我經常開玩笑地對朋友說,這正是解決辦公室裏的討厭鬼的方法;你不需要拔槍射殺他們,或使用任何類似的方法,你只要停止彼此攻擊冒犯即可。如果你長期用一顆仁慈寬容的心對待那些侮辱你的人,如果你拒絕一再地以牙還牙,那麼你將發現,這些人逐漸遠離你的生活。他們突然之間被調職到另一個城市,他們提早退休,他們被其他公司挖角等等。

 

()

一件事物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你自身的觀感。而過去種入心中的好的或壞的銘印,則支配了你對事物的觀感。問題本身不是問題。更確切地說,你心中的銘印促使你把問題視為一個問題。

因此,每一個問題都能夠被轉化為一個契機。你不妨嘗試這個練習。下一次,當你面臨了一個商業困境,當競爭對手拋給你一個難題之時,你假裝你的競爭對手是一個愛護你的公司,試圖讓你成功的貴人。為了讓你獲得成功,他們認為,他們必須推動你往不同的方向前進。

為了讓你走上不同的方向,他們必須阻擋你在原有方向的進展。當事情的進展不盡人意的時候,不要擔憂或心煩意亂,相反地,你應該完全地敞開心胸,邁向新的方向——試著去探看他們希望你走上的新的陌生道路,不要頻頻緬懷過去熟悉的道路。

當你的心被煩亂佔據的時候,代表解決問題的創意空間相對減少了許多。煩亂擔憂只會使情況惡化。專注凝神地思考如何去發掘潛藏於問題之中的契機,不但能夠鼓舞你的心,也種下了正面的,享受成功未來的銘印。因此,用這種態度看待事物。

 

能力來自每一次你擴張自己,接納他人的舉動。也就是說,當你決定,在身體上與情感上照料他人如同照料自己的時候,你便獲得了能力。

想像每一個人都把其他人當作自己,當做自己的責任的世界!

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把其他人當作自己,當作自己的責任。

 

 

※※

這兩本書的道理都一樣,《零極限》書上提到,一切發生的事情都和我們有關,簡單來說就是佛教「共業」的概念。

 

《當和尚遇到鑽石》上面提到印度大師世親的一段話「業力耗盡即消失」。

 

網路上大家有許多慷慨激昂的留言,我覺得於事無補,別人很難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改變觀點,只會讓對方更堅定他的想法,更撕裂彼此。

 

不管您此刻的心情如何,希望大家提起「正念」與「善念」。

有一句話說「你對抗什麼,只會讓力量更大」

 

這件事情讓我這麼煩,造成社會這麼多的動盪,我也有共業,所以我要懺悔,我會念:「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使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安定自己的心,放下對與錯,祝福雙方、祝福所有人。

如果我們的能力有限不能解決,那麼請把心力拿來祝福所有人、祝福台灣。或許也可以觀想這件事情趕快和平落幕,台灣往更好的方向走。

如果您有宗教信仰,請提升自己的心靈層次;還有就是透過祈禱,向上帝、耶穌、聖母瑪莉亞、阿拉、佛陀、菩薩、媽祖等等祈求安定自己、安定社會的力量。

 

我祝福所有人,我也祝福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

心安,社會才能安。

 

(我建議,如果您真的想了解這件事情,建議您看報紙或電子報而不要看新聞台,新聞台只會更激化我們的情緒,報紙和電子報也多比較幾家,不然會看到更多的政治偏見)

 

(請分享您如何安定自己的心,如何在意念層次上有所貢獻,請不要留言服貿的對與錯,或批評任何人,不然我會刪除留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