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吉祥慈悲的七月(釋證嚴)
2005.08.30  中國時報名家論壇


華人社會民間習俗以農曆七月為「鬼月」,有諸多忌諱,而「中元普度」則是鬼月祭祀活動的最高潮。

就佛教而言,七月並非鬼月,而是吉祥月、孝親月、感恩月;「普度」的真義,則是慈悲心念平等普及一切,救度苦難眾生。我們常說日日吉祥,也需要人人慈悲才行;人人慈悲,才是安定和諧的人間世界。

一般人卻總有迷失的觀念,就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假如不及時排除迷信,時間愈長迷得愈深。

七月普度源於佛教典故。佛陀時代,出家人都以托缽為生,目的在於脫離奢侈的生活,並與普天下的人結好緣。

佛陀以一國太子之尊,離俗修行,覺悟了真理,教導世人必須先排除內心貪、瞋、癡的汙濁,把心守護好,身心才能自在。後來許多皇族子弟跟著他出家,他希望能完全摒除當時不平等的社會階級,因此建立僧團三衣一缽的簡單生活,讓人人平等,教大家懂得知福知量。

當時出家人每日都要托缽,已經佔去不少修行時間,印度的夏季非常炎熱多變,又多蟲蛇蜈蚣等等出沒,為健康著想,佛陀禁止僧眾夏天出外托缽,由在家居士供養,利用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這三個月好好修行。期間佛陀為僧團講解道理,洗滌人人心靈,大家也專心修行、沉澱靜思,獲益匪淺。

一日,目犍連尊者在靜坐時,想起母親在世時,不敬三寶又多殺生,往生後不知落在何處?他定靜心思,看見母親竟墮在餓鬼道,腹大咽小、骨瘦如柴。他趕緊送飯給媽媽吃,媽媽接到了飯,嘴一張就吐出火燄,整缽白飯都變成黑炭。

他趕緊向佛陀請求協助,佛陀說,你的母親在世時,欺辱三寶,尤其是貪瞋嫉妒心強,造業深重,單靠一個人是無法解救她的,你應該請很多修行得道、有福有德的人,一同為她祝福。

至孝的目犍連尊者就在七月十五日那天,用最虔誠的心供養佛陀及僧眾,希望以此功德回向給母親,讓母親脫離餓鬼道之苦。

以前人普度祭拜時,會在供桌下放一盆水與毛巾,那是因為印度人以手取食,目犍連供養眾僧之前,親自捧著水和乾淨的毛巾讓大家淨手,不但表現了誠心,也是一種衛生教育。

後世的普度愈來愈偏離原意,講究豐盛的祭品,燃香、燒金紙,祝禱「好兄弟」快來享用,不要對人間製造禍殃。

其實人之大患,在於有這個身體,所以要吃、要穿、要享受;一旦靈魂脫體,沒有身軀,沒有物質,根本不需要吃穿,又哪裡能來接受人間的「賄賂」,或是帶來災禍。

燒金紙為求事業發達、全家平安,這樣能達到目的嗎?可知那些金紙要砍下多少樹來製作?多麼浪費又不環保。燃燒會產生空氣汙染,反而危害人體健康。

為什麼普天下天災人禍這麼多?許多人迷失了自我,迷鬼、迷神、迷物、迷人。難道只有七月才有鬼嗎?只要人心不正,時時心中都有鬼;或是發生一點什麼事,都以為神在懲罰,殊不知是自己的良知在責罰。

在這吉祥慈悲的七月,我們應該以戒慎虔誠的心來祈禱、發願:淨化內心,淨化外境,發揮清淨的心念、愛的力量,身體力行為人群拔苦與樂,這才是真正的增福增慧。 (作者為慈濟基金會創辦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