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電玩危害兒童 政府該管管(銘均在聯合報的投稿)

【聯合報╱倪銘均/電視主播(台北市)】

聯合報昨天頭版報導「血腥電玩沒人管」,這種電動玩具,人頭落地、屍塊內臟齊飛、腦漿鮮血亂噴。站在一位家長和媒體工作者的立場,希望政府管制。

媒體對小孩、對社會的影響力,絕對超乎我們的想像。

我兒子一歲兩個月的時候,看連續劇中的女主角哭泣,他就摀住嘴巴假裝在哭;一歲半,雅典奧運,他看著體操轉播,就伸起雙手跟著轉圈圈。大約三歲,他很喜歡推撞其他小朋友,巧的是,當時家父常常看摔角節目,兒子跟著阿公看,可能耳濡目染,學會推撞的動作。

媒體也曾報導「演員李李仁螢幕打架,女兒小荳荳學爸爸呼人巴掌」,還有「看色情片,六歲娃對姊姊,做出猥褻動作」。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統計,最近幾年的「加害人」,都有六歲以下的孩童。這麼小的小朋友,怎麼會變成「加害人」呢?媒體要負很大的責任。

美國一位小兒科醫師克里斯研究,暴露於螢幕暴力下的兒童,在校出現攻擊狀況的機率,比非暴露者高出四倍。青少年血氣方剛,這種暴力的模仿效應,絕對超過幼兒。

心理師陳以儒翻譯「人格和社會心理學期刊」文章,當中提到:「暴力電玩讓人們去學習並練習以攻擊的方式解決問題。讓人在真實生活中愈來愈容易遇到衝突的情況。」

暴力電玩,會讓大家對血腥逐漸麻痺,習以為常後,對別人的痛苦視而不見。電動玩具的虛擬世界,會延伸到真實生活當中,也可能增加社會的暴戾之氣。

電玩大部分是攻擊別人,為什麼不能改成幫助別人?例如消防員如何救火?警察如何破案?國際上有災難,如何救災?這種電動玩具,益智也可增進愛心。

【2009/02/10 聯合報】






以下是我投稿的原文:
血腥電玩,讓社會更暴戾

貴報頭版頭條報導,「血腥電玩沒人管」,這種電動玩具,人頭落地、屍塊內臟齊飛、腦漿鮮血亂噴。
站在一位家長還有媒體工作者的立場,希望政府管制。

媒體對小孩、對社會的影響力,絕對超乎我們的想像。
我兒子一歲兩個月的時候,看連續劇當中的女主角哭泣,他就摀住嘴巴假裝在哭;一歲半,雅典奧運,他看著體操轉播,就伸起雙手跟著轉圈圈。
大約三歲,他很喜歡推撞其他小朋友,巧的是,當時家父常常看摔角節目,兒子跟著阿公看,可能耳濡目染,學會推撞的動作。
媒體也曾報導:「演員李李仁螢幕打架,女兒小荳荳學爸爸呼人巴掌」,還有「看色情片,六歲娃對姊姊,做出猥褻動作」。
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統計,最近幾年的「加害人」,都有六歲以下的孩童。從2005年到2007年,每年都在增加。
這麼小的小朋友,怎麼會變成「加害人」呢?媒體要負很大的責任。

美國一位小兒科醫生克里斯,針對三百名兒童做研究,暴露於螢幕暴力下的兒童,在校出現攻擊狀況的機率,比非暴露者高出四倍。關於螢幕暴力,88%的幼兒都會有樣學樣。
青少年血氣方剛,這種暴力的模仿效應,絕對超過幼兒。

外電報導,青少年接觸暴力電玩,大腦當中與情緒激發有關的區域活動增加,負責自我控制區域的反應則會降低。榮總周元華醫師研究也證實,電玩當中殺人越多,大腦掌管情緒的「背側前扣帶迴」,血流變少情緒受影響。
心理師陳以儒,翻譯「人格和社會心理學期刊」,當中提到:「玩暴力電動玩具,會增加人在模擬情境和真實生活中的攻擊性思考、感受和行為。暴力電玩遊戲會比電視和電影中的暴力鏡頭來得更有傷害性,因為電玩遊戲是互動的、令人全神貫注的,而且要求遊戲者要認同侵略者」。「暴力電玩讓人們,去學習並練習以攻擊的方式解決問題。讓人在真實生活中愈來愈容易遇到衝突的情況」


暴力電玩,會讓大家對血腥逐漸麻痺,習以為常後,對別人的痛苦視而不見。
電動玩具的虛擬世界,會延伸到真實生活當中,也可能增加社會的暴戾之氣。

電玩大部分都是攻擊別人,為什麼不能改成幫助別人呢?
例如消防員如何救火?警察如何破案?國際上有災難,如何救災?
這種電動玩具,益智也可以增進愛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