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數位時代的電視製作(王俊富)

作者是大愛台節目部富理王俊富,在他的同意下,貼出這篇他在日本研習的筆記。
(有一個表格因為無法顯示,因此沒有貼出來)


2010/11/18@NHK CTI 王俊富 整理
講師:安間總介
東京工科大學名譽教授
NHK研修中心客座教授

主題:HDTV 節目製作
互動式節目製作
節目費用不足的解決之道
警告,數位時代的電視節目製作

前言:
想像我們站在高高的天空塔俯瞰電視史,其實,數位時代的好處應該是很多的。上課前我先帶來今日花語─「櫻草」。在日本,每種花都有其代表意義,櫻草的花語是「幸運的鑰匙」。希望今天的課可以成為大家幸運的鑰匙。(註:天空塔是日本興建中的超高大樓。)

大家未來會活在數位時代,關鍵字是「數位」。我想起二十年前與台灣的淵源:那時候,我企劃了美、澳等十國合製的「亞洲四小龍」系列紀錄片。台灣的內容是關於經濟奇蹟。節目裡我們選了三位主角。其中的胡茵夢是個外省人、一位有名的女演員。架構從這三個人發展,探索經濟奇蹟的原因。1990.10,再次由十國共同製作「我們美麗的星球(片長兩小時)」,希望這節目能夠在世界各地播送。當時的台視也加入製作行列。

NHK有強制教育體系,規定員工每兩、三年就要參加研習精進。NHK的導演研習營中有固定兩天要跟著我上課。好,我們進入正題:


一、 電視數位化的播放情況:
 1996.10衛星C開始服務:電視節目選擇的範圍變多,但三年後頻道數從300減為200個,因為看的人沒這麼多,所以頻道必須減少。
 2000.12衛星B開始服務:這個階段注重的,是要提高電視的影音品質。
 類比地上波數位化進程:2003.12-2011.11
 數位電視三大特點:
1. 多頻道化:拜數位壓縮技術所賜。
2. 高品質化:高畫質與高音質是HDTV特徵,透過寬銀幕、大銀幕可提供臨場感與震撼感。
3. 高機能化:觀眾已經從觀看電視進化到「使用」電視。以互動電視為例─這是一種資訊廣播的服務,不管是手機電視、行動終端機都收得到。(註:BS衛星頻寬23.8 m/bps,切割成22個slots;現有電視波段為20 slots,其中兩個slots保留給互動電視使用,可切八個頻道如:節目表、天氣預報、災害、股市、節目宣傳、兒少遊戲與預備頻道。)

 老師舉例使用獨立式互動電視的例子:每天起床後,我拿起遙控器,先看天氣預報、交通路況、美國職棒比賽結果跟股票行情。在冬天,我家跟學校所在地的八王子市溫度可能相差3-5度,氣象資訊可以做為穿衣服的參考,接著,看完鈴木一郎比賽的結果、看看股盤,我再出門到學校上課。
 有一天早上我打開電視,竟然看到下方字幕出現自己名字,還說生日快樂,我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到了下午,生日快樂的字幕還留在銀幕上,不過我看了之後越來越不安。怎辦?除了電視,家人好像都不記得我生日了,到了傍晚,也沒感覺到家人要幫我慶生的感覺。還好,八點左右,蛋糕終於出現了。但我的一顆心就整天掛在那兒。

 與節目連動的互動電視:
1. 數據廣播方式(DATA)─以紀錄片「四川九寨溝之旅」為例,看節目時,可同時收看相關旅遊訊息。
2. 純粹(genuine)的互動方式─適合現場播出的節目,如猜謎益智節目。例如BSi的「Time-Over」節目每集都會提供獎金,觀眾看到問題後必須用遙控器(會使用到電話線路)傳出答案。此外,投票參與式節目也是一種互動節目,如NHK紅白大賽。在類比時代,紅白大賽現場會從當年最活躍的名人挑選出十位評審員。後來,製作單位增加了客廳評審員,客廳評審員就必須透過遙控器給分。

二、 HDTV節目製作:
 NHK HDTV開發史:
1. 1981年,開發HD系統、攝影機與錄影機。
2. 1987年,製作部門成立,由我擔任部長。一開始,十位成員不知道該做什麼,決定以電影做為學習準則。因為HD時代電視畫面會變大,我們得用電子器材拍出電影的感覺。
3. 1989年瑞士舉辦國際HDTV競賽,NHK報名參加,開始帶動業界起步。歐洲因為擔心日本技術會主導世界,也開始認真推動HD產業。不過HDTV競賽地點不在法國、日本,而是選在政治中立的瑞士Montreu。歐洲除了製定自己的HD規格,也開始產出節目。
4. 1994年,B衛星播放開始 (類比時代使用的頻寬很大,因此不算正式播出,比較像是模擬播放。)
5. 2000年,B衛星開始數位放送服務,除了NHK,民間電視台也紛紛開始數位放送。
6. 2003年,地上波數位電視開始推動,現在全國數位化幾近完成。
7. 從HDTV開發起點,到每一戶都收看得到,前後花了二十年光陰。

 NHK節目研修:
1. 1987年,NHK的HD製作人員只有CTI的10個人。當時就是這批人做所有的事,比方說Live節目之類的。初期器材多、體積大、每次外景必須出動三部卡車,也因為電纜很粗,還需要另外一部車。我當初曾經懷疑,HDTV真能普及嗎?
2. 1994年,50位NHK導演參加HD研修,講師就是最初的十個人。
3. 1997年,進NHK第三年的所有新任導演與攝影師等約一百人參加研修。為何從1997年開始呢?因為政府從2000年要開始推動數位電視,所以必須提早訓練。另外,一體型攝影機與小型機器也陸續問世,我們認為三年的訓練時間應該足以因應。推動過程,也必須要讓大家打從心裡認識到SD/HD兩者的不同。

 HD與過去最重要的不同是─理想的欣賞角度 (NHK研究)
1. NTSC時代─螢光幕縱向尺寸七倍的距離觀賞視角最好,大於七倍觀眾會看不清楚、距離太近則會看到掃描線。
2. HDTV時代─三倍的距離最佳。因為觀眾看不到電視外框,容易被節目吸引、並有親臨現場的感覺。
3. 從NHK HD製作部門成立後十五年,業界沒有任何教科書籍可以參閱。早年,有些人的意見是要依電影流程拍攝;有人說HD還是電視,應該要遵照電視拍法。所以,諸多辯論下,NHK成為製作HD教科書的地方,關於HD,我們已經出了好幾本書。
4. 因為HD是高畫質與大畫面,因此,要重新思考節目製作的觀念。有人認為HD拍Long Shot最棒,推崇者大部分是技術人員。但是大量運用L.S.拍攝一段時間後,我覺得好像不該是這樣,Close Up似乎更重要。我經常與L.S.支持派吵架,因為我認為L.S.在戲劇性強的畫面當然很好,但C.U.在任何情境下的表現都很優秀。
5. 人類眼睛看到的,大多是中景與全景,L.S.對觀眾來說比較不稀奇。比方說,走在路上看野花,一般是以全景、中景的視角觀賞,鮮少用特寫觀看。所以我一直覺得C.U.比較有趣。我曾經請舊部屬村田(紀錄片「里山」導演) 拍攝一部「生命的神秘」。片中幾乎都是C.U.的組合。當時他還是個沒沒無聞的導演,但因為此片得到NHK金獎一夕成名。在爭辯L.S.與C.U.時,我最喜歡引用一個例子:棒球比賽的三壘打。過去SD時代的攝影構圖,很難以一機同時處理兩隊球員的激烈攻守畫面。但HD長方形的L.S.構圖卻可以,所以充滿戲劇性、很好看。這時,我就推崇用L.S.拍攝,透過一個L.S.畫面容納所有戲劇性是很棒的。但我會問,你覺得一個比賽會有幾個三壘打出現?因為喜歡鈴木一郎,我常常看大聯盟,平均起來,每兩、三場比賽才會出現一次三壘打。所以我會說,L.S.不錯,適合戲劇化與壯麗風景。但C.U.不管在何時運用都很棒,實務上來說,大量拍攝特寫的節目也得到很多獎項。L.S.與C.U.孰佳?目前依舊爭論中。

 製作者的新思考─如何活用臨場感?如何活用寬螢幕的特性?如何活用高品質的特性─包括聲音的運用?攝影機的運鏡操作─Pan/Zoom。
 NHK曾經實驗以不同尺寸的電視機播放HD節目、測試那種大小最能讓觀眾享受到HD的特質。我們同時讓測試者觀看SD與HD畫面,發現小尺寸的螢幕,SD與HD差別不大;25吋以上,差異開始出現;到了40吋,明顯地HD勝過SD。結論是─HD節目必須透過40吋以上的電視機觀賞才能展現特質。

三、 互動式節目製作:
 互動電視是電視史上最大的演變。
 我任教的東京理工大學有第一個HD攝影棚,學生自製節目的同時,我也趁機編寫相關教科書。內容就是把我體會到SD/HD不同的地方全部包納進去。最後這部片子在北京學生影展中得獎。除了分析HD節目的特點,也包含了與觀眾互動的內容。其中的「雙向性」指的是:附加訊息、提問與評分。
 關於互動節目,導演除了最基本的HD製作能力,還必須有以下技能:
1. 互動式演出需要「數據導演」。比方說,那個節目橋段要追加什麼訊息。在NHK的非官方說法,我們稱做數據導演。目前這個部分委請NHK Enterprise支援,要付費。
2. 畫面設計─必須知道互動性節目的機制,例如問題順序、顏色按鈕、版面安排等等。委由由NHK Art負責。
3. 程式編輯BML~XML的應用語言─互動式腳本必須由電腦程式語言寫出,這個部份委請NHK技術子公司負責。(註:B指的是Broadcasting,屬日本程式語言、XML為全球語言)
 雖然我認為互動電視是電視史上的最大變革,但數位化後,這種節目卻因為製作複雜度與成本的增加而漸漸變少了。

四、 數位製作帶來的新問題:
 多頻道化:一個HD頻道可以開成六個頻道,是不是需要六倍的製作費用呢?(這些增加的製作預算誰來付呢?是政府、企業、還是國民呢?) 當民眾普遍不願意多付費,結果就是製作經費急劇減少、節目品質日趨低下。
 高品質化、高機能化:導致預算增加

五、 國際共同製作─預算不足的解決之道
 國際共同製作的定義:兩個以上的製作團體,在共同承擔製作費用與製作工作前提下,製作商品,共享權利並進行分配。
 共同製作需要兩種能力:一是製作能力、二是經營能力。例如,過去一萬美元的製作成本,會因為數位時代頻道增加,降成五千美元。但如何可以使品質不降低呢?其實,我們可以拿著好的企劃案,去新加坡找公司合資一萬美元,如果案子夠好,或許某家香港公司聽到也願意投資,你可能會因此又多了五千美金,反而能夠更要求品質,這就是國際合作的優點。
 國際合作的條件是:
1. 除了透過足夠的製作費保持品質,還要補強製作能力、得到本台沒有的技術、器材與素材。
2. 必須具有宣傳效果:透過合作,必須要能向國際宣傳本台與製作人的能力,但條件是要熟知對方製作能力與方法上的異同 (異文化的相互理解是最不容易的)。
3. 針對以上兩點的舉例:NHK曾經委請台視代為邀訪台灣本地名人;歐美電視台過去也常向我們提出合作案,這是因為NHK有它們所沒有的攝影器材;在素材方面,NHK也跟CCTV合拍過長城。這就是所謂的「補強製作能力。」
4. 播放時,必須秀出電視台LOGO,比方說拍好的「亞洲四小龍」紀錄片在美國播放,就得打出「共同製作NHK」,製作人也一定在credit上掛名,這樣才會有宣傳效果。

 為探討各國製作上的異同,我開了很多研討會。例如1991-2000年的「日美製作人研討會」、「日中製作人員研討會」、「日美HD研討會」等等,充分討論亞洲共同製作的議題。這些研討會的企劃都是由我負責,目的只有一個→找出國際間製作思想的異同、並且找出對策。


1. 在「日美製作人研討會」中,我們發現兩國紀錄片的許多差異:比方說在粗剪(Rough cut)階段,NHK的人習慣依著圖像邏輯剪接,但美國方面卻喜歡加上旁白、音樂後才進行粗剪。因為這樣可以按照旁白長度剪接,比較精準,效率也比較高。
2. 製作「亞洲四小龍」的企劃前期,美國方面希望每集可以有五位主角,但NHK只希望有兩位。因為主角數目越多、場景也就越多,在一小時內要處理這麼多場景,畫面長度就會變短。不過,場景多,故事轉折則相對會比較快。

〈美日電視工作者的製片習慣差異〉


一個鏡頭平均長度 美國5.6 sec 日本8.87秒
三秒長度鏡頭數 美國39 日本4
兩秒長度鏡頭數 美國17 日本0

 關於權利分配,雙方會先把所有的努力數值化,再依照比例分享獲利。不一定只看錢,原始企劃單位會享有版權優先權。原則上以總成本分攤,但有時候也會有人力分享的合作模式。
 國際合作關係的人脈經營:
1. 「國際思考習慣」的養成是最重要的。
2. 次要的是互相理解過程的忍耐力。
3. 絕對不說謊。
 一位國際製作人的必備條件:
1. 對雙方電視文化相異的理解度。
2. 充分理解對方意見的能力。
3. 優秀的製作人未必然能夠成為優秀的國際共同製作人。

六、 警告!數位時代的電視節目製作
 在最後這一堂課,老師要拜託大家一件事。我先送上花語「三色紫羅蘭」─忠實。希望你們要對自己的良心忠實。
 我在大學教書時有個疑惑:在數位時代,非劇情片的手法與內容到底會怎樣演變呢?於是,我做了一項國際調查研究─〈數位時代的紀錄片製作〉。
 研究過程中,我試著找出每個國家的代表人物。但最辛苦的是要去問那些人呢?要找出有經驗並做出成績的很不容易。在NHK,我找了導演HUGA;在美國,我訪問的是Discovery頻道華盛頓總部副部長Steve Vaughn;以及紐約電視台製作部長Bill Ground。他們的回答讓我很驚訝,讓人覺得所有話語都是來自資深非劇情片工作者的警告。
 其實這個研究的調查動機來自電影「鐵達尼號。」我最在意的是主角Leonardo DiCaprio在船頭展臂迎向美國那個45秒的畫面。但我要問,這其中,寫實的部分有幾秒呢?答案是─演員實拍的部分只有兩秒,其它全是動畫合成。隔年,我到瑞士當HD評審員,鐵達尼號的幕後紀錄片也報名了。我驚覺,影視科技,將會改變許多事情。

 電影畫面背後的三種技術:
1. 合成 (Green Chroma-key)
2. 動作掌握 (Motion Control) →→→ 新技術讓影像加工變得容易
3. 動作捕捉 (Motion Capture)

 新技術的黑與白:攝影機、剪接機、CG、加工軟體‧‧這些先進數位器材的登場,會如何改變Fiction與non-fiction的製作倫理呢?如果這些畫面與技術被濫用在紀錄片會怎樣?鐵達尼號花了兩億美元製作成本,等於是NHK特別節目預算的一千倍。在當年,我並不相信新的合成技術有可能會平民化。但短短四年後,我學生帶來一段畫面,讓人驚恐萬分。站在賓拉登跟小泉純一郎首相身旁的,竟然就是我的學生。他只用了數位相機、合成軟體還有一台筆電就改變了人類歷史。現在,影像加工變得容易、廉價,所有的攝影剪輯都可以獨立完成。小孩的零用錢,就可以讓他們完成過去做不到的事。我稱之為「數位時代的捏造」。
 註:我認為老師強調的是─在未來,所謂的「真實」兩字,會面臨很大的挑戰與質疑。因為在封存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影音資料畫面中,到底有多少是經過合成變造的?會越來越難以判斷。也就是說,眼見很難為憑、電視工作者留史的神聖使命可能不復存在。這也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真實二字逐漸模糊的文明危機。)
 這個時代,需要很多的紫羅蘭。



 數位時代資深紀錄片工作者的警告:
1. 事實與捏造的界限越發難以區分,造假會不斷增加。
2. 但中國最樂觀,他們覺得影音作品的質量與多樣性會更豐富,對於捏造盛行的趨勢並不悲觀。
3. 電視文化可能被破壞─長期以來,紀錄片是基於事實製作的,對人類社會具有巨大影響力,觀眾對於紀錄片也是信任的。但如果觀眾知道紀錄片裡可能有捏造的內容,因而不再信任、不再觀看,那就沒有人願意繼續努力拍攝下去了。電視會只剩下電影、體育、綜藝與戲劇類節目,電視生態會被破壞。

七、 Q&A

Q1:數位技術使紀實類節目的製作環境產生了那些影響?

大多數製作人都認為製作環境將會變壞,這會大大增加捏造的誘惑力。舉例來說,有個節目計劃要派出主播到富士山出外景,過程中可能會需要多留一個晚上等待天氣變好,但當製作預算與環境不容許時,或許製作單位會想到資料庫找漂亮的富士山美景合成就好。在我的調查中,只有中國製作人認為未來製作環境會變得更好。結論是,製作環境越差,造假的誘惑力會越大。

Q2:數位時代的紀錄片工作者的能力與素質是?

最需要的是策劃力與構成力,但道德倫理的本質也很重要。我個人的解釋是:當大家意識到捏造的情形會越來越多,會希望與有倫理道德的人一起工作。我回顧職涯三十多年,是否有捏造過呢?所謂捏造就是說謊,我不曾想過要這樣做。有時候過於誇張的演出手法產生誤會,這發生過兩三次。我自問:不曾捏造是否因為自己是個誠實的人呢?

過去跟現在,誘惑造假的社會結構是不一樣的。在類比時代,攝影=導演+攝影師+錄音師,剪輯=導演+剪接師。要造假是需要共犯的,所以很不容易。但在數位時代,當影像加工變得廉價、當製作環境越來越惡化、當一切可以獨立完成,要造假已經不需要共犯→這會讓造假的誘因變得越來越大。

Q3:就紀錄片領域,您如何定義所謂的畫面設計與造假呢?

只要是事實的重現就OK。「Staging」在拍攝自然節目的時候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並不是捏造。必要的時候,只要把「場景重現」標示在螢幕上就可以。普遍的國際標準是,只要是呈現同一個地點的拍攝手法都可被接受。例如:把河裡的魚移到水槽拍攝 (但佈景環境近似河底)。自然節目的製作跟其他類型不一樣,必須考慮到現實,否則永遠無法拍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