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君一席話(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周春明是一位計程車司機,他把服務做到讓兩百位教授、老闆排隊指名要搭他的計程車。

 

他在演講中提到一句話「計較,是貧窮的開始」。有一段內容提到,他有一次載客人從台北到新竹,市定價錢1600元,客人議價1300元,他的組長請他不要計較,說搞不好載他會改變你的一生。

後來就請這位乘客幫忙出兩張過路費,所以是1380,當時一直在想如何把差額賺回來。

後來到清華大學旁邊的公路局站牌找人回台北,先找了一位小姐說到台北只要一百元,她擔心危險又幫忙找另外一位小姐。

公路局的票110元,他只收100元,兩個人共乘回台北。

後來去便利商店買礦泉水,想說只買自己的不好看,就想說不要計較,幫她們一人買一瓶,一瓶20元,等於新竹到台北只要80元。

小姐下車時要了名牌,就說將來如果有大學教授來演講,請他幫忙載客人,後來因為他的服務打出知名度,還成為許多人上課的題材。

所以他說「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他還成立車隊,但不因此得意忘形,他去演講後,立刻從講師轉換成為司機的角色,繼續載客人。

 

以下是《商業週刊》的報導「兩百位教授、老闆排隊指名的計程車司機」,摘錄片段內容:

 

  1. 1.          「要坐我的車,最晚必須一星期前預定,」周春明攤開他密密麻麻的時程表。當其他計程車司機還在路上急急尋找下一個客人時,他煩惱的,卻是挪不出時間照顧老客戶。
  2. 2.          他有張密密麻麻的熟客名單, 包括兩百多位教授和中小企業老闆,譬如每天忙著在全臺灣到處上課的東吳政治系教授劉必榮、台大EMBA執行長李吉仁,知名學者如石齊平、馬凱、傅佩榮,曾幫金融業指導禮儀的嚴心鏞。
  3. 3.          工時少兩小時,收入多一倍:一般的個人計程車,每天開至少十二小時,一個月平均做六萬元生意。但是沒有華麗的配備、每天工作八到十小時的周春明,去年每月做超過十二萬生意,全年約賺進八十五萬。
  4. 4.          他因為建築業不景氣,放棄水電工工作,每天從基隆開到臺北,跟其他三萬個司機,在馬路上搶客人賺錢。競爭如此激烈,周春明盤算著該如何差異化。周春明做的第一件和別人不同的事,是不計成本做長程載客服務。
  5. 5.          對一般計程車來說,載客人到新竹、台中,要冒開空車回來的風險,等於跑兩趟賺一趟錢,於是約定俗成的將成本轉嫁給客戶, 計價比跳表高五○%。但周春明觀察到,這群人才是含金量最高的商務旅客, 為了穩住他們,他只加價一七%。
  6. 6.          「新手在乎價格、老手在乎價值,只有高手懂得用文化創造長久的競爭力。」
  7. 7.          瞭解顧客喜好:從早餐到談天話題都客制化。周春明說,每個客人上車前,他要先瞭解,他是誰,關心的是什麼?如果約好五點載講師到桃園機場,他前一天就會跟企管顧問公司的業務人員打聽這客人的專長、個性,甚至早餐、喜好都問清楚。
  8. 8.          隔天早上,他會穿著西裝,提早十分鐘在樓下等客人,像隨扈一樣, 扶著車頂,協助客人上車。後座保溫袋裏已放著自掏腰包買來的早餐。
  9. 9.          他連開口跟客人講話的方式都有講究。如果是生客,他不隨便搭訕,等客人用完餐後, 才會問對方要小睡一下、聽音樂、還是聊天。「從他的選擇,看出他今天心情如何」,如果對方選擇聊天,周春明就會按照事前準備,端出跟客人專長相關的有趣話題。但是政治、宗教和其他客人的業務機密,他知道是談話的禁區,會主動避開。
  10. 10.      甚至連機場送機,該如何送行,他都有標準做法,「不能說再見,要說一路順風。」 如果是送老師到外縣市講課,一上車,也少不了當地名產和潤喉的金桔檸檬茶, 這些都是他自掏腰包準備的。
  11. 11.      「差異化,就是把服務做到一百零一分, 你要做到客戶自己都想不到的服務,才拿得到那一分。」
  12. 12.      重新定位角色:不是司機,而是問題解決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