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均書摘(讓天賦自由)

 

作者: 肯.羅賓森(Ken Robinson)

譯者:謝凱蒂

出版社:天下文化 

 

四個關鍵問題,決定你是否活出自己──

天資 / 什麼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

熱情 / 哪件事讓你永遠充滿活力?

態度 / 你讓際遇左右生命,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

機會 / 如何為你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

我們每一個人,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都可以做到。

 

1.     去美國開神經學會時,看到「腦與學習」工作坊的會場貼有一個標語「假如孩子沒有學好,那是老師沒有教對」(If the learner has not learned, the teacher has not taught.(洪蘭教授序)

2.     畢卡索會說每個人天生都有創造力,問題在於如何把這個創造力和赤子之心維持到成年罷了。(洪蘭教授序)

3.     有個八歲的小女孩寫了本小說,在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她的傳記《飛舞的手指》,智庫出版),很多記者去訪問她時,問她長大以後要做什麼,她非常驚訝地說:「為什麼說『長大以後』要做什麼?我現在已經在做我要做的事了。」(洪蘭教授序)

4.     達文西有一句話非常的好:「充實的一天帶來好眠,充實的一生帶來安息。」(洪蘭教授序)

5.     年輕人要成功,第一不能叫苦,要把生活中的挫折看成做人的本分,因為人是動物,動物在大自然中討生活本來就是充滿了挫折,所以我父親常說人在社會中求生存碰到挫折是本分,是本分就不可以抱怨,而事事順利則是福分,是福分就要感恩。人不自怨自艾就能看到解決的方式,能感恩,日子就會過得快樂。(洪蘭教授序)

6.     人生最美滿的事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有人付錢請你做,還要求著你做,要達到這個地步,唯有找到你的天賦能力,盡力去發展它。(洪蘭教授序)

7.     我採用「天命」兩個字,指稱「喜歡做的事」與「擅長做的事」能夠相互結合的境界。

8.     天命的兩大成分是「天資」與「熱情」,兩個先決條件是「態度」與「機會」。歸屬於天命的順序大約是:我有、我愛、我要、在哪?

9.     天命就是天生資質與個人熱情結合之處。我們在第一章認識的人物,以及接下來即將出現的故事主角之間,將會發現一個共通點:他們從事自己鍾愛的工作,而且認為工作中的自己最接近真實的自我。他們的時間流逝與別人不同,他們活得更紮實、更專注、更有活力。

10.   融入天命之後,他們的喜悅與幸福因而超凡入聖。我指的不只是玩笑、開心、歡樂宴席,或欣賞日落之美……這類愉悅的時刻。當你歸屬於天命,你所擁有的,將與自我認同、生命意義、身心健康息息相關,指引你自我啟發、自我定位,並發揮生命應有的價值。因此,書中的故事主角才將尋得天命的經驗稱為「頓悟」。

11.   你要先了解自己有能力做什麼,才能知道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

12.   已經歸屬於天命的人都認為,工作就是深刻喜悅的來源。

13.   熱愛工作的人常說自己很幸運,自認沒有成就的人則說自己運氣不好。

14.   你如何解讀周遭環境、如何創造機會、把握機會,基本上就取決於你對自己的期望。

15.   創意與革新的天敵就是「常識」,尤其是就個人的成長而言。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認為,你覺得在平常不過的事,就是你完全不再花時間去理解的事。

16.   正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沿用一般人對智力的定義,才導致這麼多人低估了自己真正的才智,因而無法找到天命。

17.   法國心理學家比奈(Alfred Binet)是智商測驗的創造者之一,他當初賦予智商測驗的功能其實正好相反。他接受法國政府委託設計測驗內容,目的是為了篩檢出需要特殊照顧的孩童,好讓他們接受特殊教育。他從未想過以智商測驗認定智力或腦力程度。比奈甚至曾經表示他創造的衡量表「無法用於測量智力,因為智能無法彼此相加,因此也無法像線性表面那樣加以度量」。

18.   艾薩克森在愛因斯坦傳記中寫道:他能建構複雜的方程式,但更重要的是,他了解數學只是一種語言,被大自然用來描述自己的神奇之處。

19.   沒有出錯的準備,原創性就無從出頭。

20.   我們熱愛的工作即使消耗了體力,卻讓我們充滿活力。

21.   當你找到自己的能量來源,也就更能夠接受別人能量。你的生命力愈旺盛,就愈能對其他人的生命做出貢獻。

22.   你必須找到適合的族群,才有助於找到天命。相反的,如果你深深覺得與目前的族群格格不入,或許就該轉頭往他處去尋找了。

23.   企業法律集團的創辦人強森,形容矽谷「就像氣體,愈受到擠壓,溫度愈高」

24.   社會心理學家西爾迪尼(Rober Cialdini)指出一種心理現象「沐浴在別人的榮耀之中」,簡稱「沾光心態」。一九七零年代,西爾迪尼進行「沾光心態」的研究,發現美國大學生在校隊贏得足球賽之後的星期一,比較可能穿著與學校相關的衣物。研究人員也發現,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傾向於使用「我們」指稱球隊,反之,如果校隊輸了,代名詞就轉變為「他們」。

25.   接受你的恐懼,但依然放手去做。

26.   「對你有好處」的工作若阻礙你實現自我,其實也並非真正對你有好處。

27.   賀芬頓(賀芬頓郵報創辦人)說:母親幫助我了解「失敗」是生命必經之路。

28.   關於集體思考有幾項著名(且惡名昭彰)的研究報告,包含心理學家艾希(Solomon Asch)的「從眾行為」實驗。一九五一年,艾希集結幾組大學生,每組八到十人,他對他們表示實驗目的是研究視覺認知。然而其中只有一個學生不知道實情,其他人都清楚知道實驗的性質,並接受艾希的指導,針對大部分問題提供錯誤的答案。真正的研究對象(唯一沒有接受事前指導的學生)被安排在聽完別人的答案之後,才輪到他作答。

艾希給學生看一張卡片,上面畫了一條線,然後舉起另一張卡片,請學生指出其中哪一條的長度與上一張卡片的線條一樣。雖然答案很明顯,但知情的學生在艾希的事前指導下,都選擇另一條線。輪到研究對象的時候,集體思考的作用就發生了,在多數實驗中,研究對象至少有一次會違逆明顯的視覺證據,選擇與群體一致的答案。

接受事後訪問時,多數研究對象都表示明知自己答錯了,卻不想獨排眾議。

29.   艾希認為:社會上的從眾傾向如此嚴重,致使才智與心性都正常的年輕人寧願指鹿為馬。此現象殊堪憂慮,也令人質疑現行的教育方式,以及向來規範大眾行為的價值觀。

30.   管理學作家哈維(Jerry B. Harvey)舉了一個著名的範例,被稱為「艾比林矛盾」(Abilene Paradox)

在德州寇曼市一個炎熱的午後,一家人在陽台上悠閒地玩著骨牌,爸爸突然建議大家一起到北邊五十三哩之外的艾比林市吃晚餐。哈維這麼描述當時的情景:

女兒說「這個主意好像不錯!」

女兒的先生心裡有些不情願,因為這段路漫長又炎熱,但他以為自己的意見跟其他人不一樣,於是說:「我也覺得不錯,但不知道媽媽想不想去?」

媽媽接著說:「我當然也想去囉!我很久沒去艾比林了。」

這趟車程確實漫長、炎熱、風塵瀰漫,到了餐廳又發現食物也不怎麼樣。

四個小時之後,他們精疲力盡回到家,其中一個人昧著良心說:「今天很好玩,是吧!」

媽媽這時說她寧願待在家裡,只是因為其他三個人都那麼想去,她才勉強配合。

女兒的丈夫說:「我也不想去,只是想順著你們罷了。」

女兒說:「我是為了讓你們高興才同意的,天氣那麼熱,要不是瘋了,誰想出門啊!」

爸爸則說,他只是怕大家可能有點無聊,才會提議出門。

一夥人癱在椅子上,弄不懂他們為什麼決定去一個沒人想去的地方。每個人都寧願在家裡舒服坐著,卻沒敢承認,白白浪費了優閒的午後時光。

31.   集體思考很可能反而損害了群體的整體力量。

32.   群體的力量在於認可成員的共同利益,集體思考的危險則是抹滅了個人判斷力,一個團體若思想一致、行動一致,那麼跟一群魚有什麼不同?

33.   尋找食物的時候,一隻螞蟻先走出一條路徑,在身後留下費洛蒙,下一隻螞蟻循著這條路徑,也留下自己的足跡,於是一群螞蟻就這麼通往食物所在地,再一起將食物搬回蟻窩。每隻螞蟻都是為了整體目標而工作,但並沒有哪一隻負責領導。事實上,蟻群似乎沒有任何階級制度;即便是蟻后也只負責下蛋。魚、螞蟻、蚊子等生物的群體協調行動,基本上屬於自我保護、交配與繁衍,以及覓食與躲避掠食者等行為。

34.   你成長的文化環境不僅影響你的價值觀與生命態度,同時也影響你的身材、外貌,甚至腦部結構。

35.   你一邊學著說話,嘴部與發聲器官的生長也跟著調整,以便適應母語的獨特發音。

36.   我們成長的文化環境確實影響了我們觀察周遭世界的方式,其中一項研究邀請西方人與亞洲人觀察,並描述一連串的圖片,結果顯示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差異。基本上,西方人通常專注在畫面的前景,或他們認為是主體的部分,亞洲人則傾向於綜觀整體畫面,包含不同元素之間的關係。例如,一張圖片以叢林為背景,其中有一隻老虎,你問西方人看見什麼,典型的答案是「一隻老虎」。讀者您若是西方人,想必認為這個答案很合理,不過,亞洲人的答案幾乎都是「這是叢林,裡面有一隻老虎」。這其中的差異十分明顯,也反映出西方人與亞洲人不同的世界觀。

37.   亞洲藝術通常較不重視肖像或單一主體,但西方藝術卻十分常見。亞洲文化較為強調團體,而非個體。西方哲學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就強調批判推理、邏輯分析,以及事物的分門別類。中國哲學較不仰賴邏輯或演繹推理,通常重視的是事物之間的關係或整體性。這些認知上的差異有可能衍生為記憶與判斷上的差異,一項調查研究也指出,這種差異若假以時日,也可能形成兩者之間在腦部結構上的不同。

38.   西方人著重個體與核心物體,因為西方文化通常較為獨立,且較為注重自己,而非他人。

39.   新加坡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的齊麥可表示,文化確實可以影響腦部結構。

40.   如今有許多人的生活就像俄羅斯娃娃,包裹著一層又一層的文化認同。例如我近期讀到的一段文字:身為現代英國人的意義就是「開著德國車回家,半路停車買一手比利時啤酒、土耳其烤肉餅,或印度外帶餐,回家之後坐在瑞典家具上,打開日本電視,欣賞美國節目」,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英國人的態度---我們不信任任何外國貨。

41.   雙眼失明的威爾森催生了「救盲協會」,他認為,雙眼失明是「一件麻煩事,但絕非令人一蹶不振的痛苦」。

42.   心理學家韋斯曼提到幸運人士的四個特徵之一,不論做什麼事,他們的心態都是預期正面的結果,因此也不斷創造自我應驗的預言。此外,幸運之人也不允許自己被厄運箝制。

43.   韋斯曼博士曾經做過一項實驗,指出人們對運氣的看法可以發生什麼功用。他請了一群演員,把他們安排在附近的咖啡店裡扮演尋常人士,然後在店外的人行道放了一張鈔票。接著,他請一位自認幸運的實驗對象去這家咖啡店,這位幸運人士發現地上的鈔票,撿了起來,走進咖啡店給自己買杯咖啡,同時請旁邊的陌生人也喝一杯。他和陌生人聊了起來,最後相互交換名片。

接下來,韋斯曼博士請一位自認不幸的實驗對象也去咖啡店,他踩過鈔票走進咖啡店,買了杯咖啡,沒有跟任何人互動。後來,韋斯曼詢問兩位實驗對象是否碰上什麼幸運的事,前者表示撿到鈔票,也認識新朋友,後者則說她想不到有遇到任何幸運的事。

44.   敞開心胸、接受新機會的方法之一,就是「刻意」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尋常的情況。

45.   如果你關注的焦點過於狹隘,可能因此錯失身邊不斷循環出現的機會。

46.   義大利女演員蘇菲亞‧羅蘭說:青春之泉確實存在,就是你的心靈、你的天賦,還有你為自己與所愛的人發揮的創意。只要懂得探索這股泉源,你將能超越年齡的限制。

47.   業餘人士從事的活動,目的並非金錢酬勞,而是實踐熱情。所以,真正的業餘人士,就是在工作之外找到生命的人。

48.   找到天命之後,你不但能獲得均衡而滿足的生活,還能更了解真正的自我。

49.   天命歸屬可以讓生命的每分鐘都更為豐富。如果能夠做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即便一周只有幾個小時,其他時間所做的事情也會因而更有意義,甚至促成難以想像的轉變。

50.   俄國小說家索忍尼辛說:做你該做的事,把自己提升到最好的狀態,才可能將世界帶往更好的方向。

51.   相較於過往,大學文憑的價值所剩無幾。過去可說是通往好工作的護照,現在頂多相當於簽證,只能讓你短暫停留在工作市場。

52.   優秀的教師向來都了解他們的任務不是教課,而是教學生。

53.   全球每年自殺致死的人數,已經超過戰爭犧牲者的總和。

54.   加州州政府2006年的州立大學預算是35億美元,州立監獄的預算則是99億。加州的潛在犯罪人口竟是大學畢業生的三倍。

55.   大東京地區的人口已經高達三千五百萬,多於加拿大總人口,而加拿大面積卻是大東京地區的四千倍。

56.   發明小兒麻痺疫苗的沙克說「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在接下來的五十年內,其他所有生物將會蓬勃發展」。他的重點是,人類已經變成問題的根源。

57.   米開朗基羅曾說:「多數人面對的最大風險,並非目標過於遠大而遙不可及,而是把目標訂得太低,因而伸手可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