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素食救地球(295)(全球暖化導致地震增加)

 

之前我有兩次演講,和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博士同台,他非常謙和。

當時我記錄一段文章:「我要搬動講桌,剛剛講完的汪教授,二話不說就來幫我搬,讓我嚇一跳。甚至後來聲音播放有些問題,他也主動來幫我,不知道的人,也許以為他是工友,但其實他是中研院的教授。」

 

之前就聽他提過,全球暖化可能導致地震增加。

因為冰川冰河融化,這裡的地殼變輕,導致那一片的地殼變得不穩定,容易引發地震。

再者,因為大氣變暖,地底下的熱氣不容易散發出來,累積能量在地殼,因此也容易引發地震。

 

這幾天透過YouTube再聽他的演講,他也提到類似的內容。

他說他們(應該是中研院)和其他單位合作,在六個國家的首都,探測地底下的溫度,包括台北、日本東京、大阪、菲律賓馬尼拉、印尼雅加達、泰國曼谷還有上海。

他們在地底一百公尺、兩百公尺、三百公尺深的地方埋溫度計,地底的溫度逐年上升,和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的曲線幾乎一樣。

因為地表的溫室氣體像厚衣服,熱能消散不出去。

地心和地函,會把高溫送到外太空,結果現在變成「地表三明治」,上面和地底的溫度都增加。

地殼以前是消散溫度,現在卻變得很熱,導致各地的地殼都在膨脹、增加浮力和潤滑度。 

盆地的地下水,出現想像不到的變化。

東京很嚴重,地下鐵、建築物都加強鉚釘,因應浮力的增加。

 

1950-1980年,還有2000年後,溫室氣體增加,大氣溫度卻沒有增加,可能和這段時間有大量超級地震發生,把能量消散有關。

 

另外他也提到地下水的問題。

他說寒流來時可能零下10度,養殖漁業抽地下水,因為地下水恆溫大概25度,而夏天天氣熱,又抽地下水降溫,導致地下水枯竭。

 

我也和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石瑞銓詢問,他負責許多大型研究案,也參與核廢料終極地質處置研究,以下是他的回覆:

溫度上升對於北歐各個靠近極區的國家有地震的影響,對於溫帶與熱帶的國家影響極微。因極區國家常年有厚冰層對其下地層施壓,讓橫向的地殼應力作用減少,減低地震的機會。溫度上升冰層變薄時,冰層的垂直壓力減低,讓累積橫向地殼應力有機會活動。這在上次冰河期的後期於北歐國家有相當多的大地震紀錄,以後也可能會再發生。因此如瑞典芬蘭等國對這議題都十分在意。然而溫帶國家因無冰層的額外重力,因此不會有這問題。

 

今年到目前規模4.5以上的地震似乎較少,約4200個。去年與前年同期約5100個,但大前年達到6100個。今年到目前似乎地震活動較平靜。

石教授說無證據顯示會發生大地震,但是累積這麼多能量,還是要戒慎虔誠。

 

 

※※

另外,我在2010年有一篇文章「銘均小品(吃素減少地震)」可以參考:

 

今天蘋果日報有一篇文章,作者陳惟華,是英國牛津大學發育醫學博士、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前院長。

 

他在文章中引述林中斌教授的研究:過去110年中27%的強震,發生在2004年以後。

有科學家表示:地震頻傳,可能和全球暖化有關。

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冰山冰河融化,海平面上升,地殼釋放被壓抑的能量因此隆起,結果引發地震或火山爆發。

 

12000年前安大略省還被冰層覆蓋時,約3公里厚冰塊的重量將地殼壓陷。冰河消失後,地殼又反彈回其原來的形狀。

這也讓我想到,之前我和中研院的汪中和教授,也聊到這個話題,他也提到這個可能性。

 

陳惟華在文章最後有兩段話,很值得思考。

 

科學家提出地球降溫的關鍵在「甲烷」,它只存在大氣中九年,暖化強度比二氧化碳強72倍。○九年北極理事會宣布停止北極迅速融化的最快方法,就是減少甲烷、地面臭氧和黑碳等生命周期較短的溫室氣體。而減輕地面臭氧和黑碳的最好方式也是減少甲烷。由於人為排放甲烷主要來自飼養牲畜,所以首先要降低畜產業佔全球51%以上最大宗的溫室氣體排放,就能快速為地球降溫。

 

聯合國今年六月呼籲全球改採無動物成分的純蔬食救地球,就可以減少這三種短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達到快速遏止冰山冰河融化,有效緩和極端氣候的災難如強震、熱浪、水患、海底甲烷毒氣大噴發以及豬流感、禽流感等來自動物的疫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