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好願轉好命(95)(四談安慰劑《安慰劑效應》不藥而癒)

 

圖書館借了一片DVD《安慰劑效應》,摘錄片段內容。

安慰劑顯示「相信」的力量,也印證佛經說的「一切惟心造」。

之前也分享過幾篇和安慰劑有關的內容,可以參考最下面的超連結。

 

人腦就是神奇的製藥工廠

皮質醇、多巴胺、腦啡…

『安慰劑效應』,是指病人即便獲得無效的治療,心中卻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症得到舒緩的現象。然而,這樣的療法不只備受學術界質疑且引發醫療道德等問題。現今,安慰劑效應已能透過檢測被觀察與量化,近來安慰劑的實驗更運用在帕金森氏症病患,事實證明安慰劑能刺激大腦產生荷爾蒙多巴胺。本片透過縝密的實驗和對照,揭開人類的大腦和身體,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

 

1.      在海拔一萬呎的瑞士阿爾卑斯山。一支義大利團隊做研究,受試者配戴各種儀器,記錄心率、腦部活動和流汗狀況,更要了解如何刺激腎上腺皮質醇這種荷爾蒙的分泌,在低氧濃度的環境皮質醇分泌會減少。

研究人員採集受試者的唾液樣本,在運動前測量其中的皮質醇含量,然後用踏步機運動一小時,高濃度的氧氣應該能讓人體免於緊繃和限制皮質醇的分泌,實際上他吸入的是一般空氣,運動過後再次採集唾液,皮質醇濃度並未改變,人體呈現如同呼吸高濃度氧氣一般的反應,志願者大腦並未對運動產生反應,他上當了,這就是安慰劑效應。(法布里西歐班奈戴提博士、神經生理學家)

2.      安慰劑效應的首次大規模展現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美軍的麻醉科醫師亨利畢徹,在戰爭期間嗎啡用完了,無法緩解士兵的疼痛,就注射生理食鹽水,詫異的是,超過1/3的士兵出現與注射嗎啡相同的反應。十年後、1955年,安慰劑效應的研究正式開始。

3.      「安慰劑」一詞源自拉丁文,意思是「我會感到安慰」,醫學解釋是「對疾病毫無治療效果的療法,或毫無具體療效的物質」。

4.      沒有效果的東西怎麼會有療效,觀察到這些現象卻苦於無法解釋。安慰劑效應是西方醫學界的難題。

5.      醫學界凡事要求具體實證、都要可預知,完全符合科學邏輯,但這可能是個錯誤,因為醫學界忘了自己的本源。

6.      巴黎的喬治龐畢杜醫院,有個單位測試新藥物,必須通過人體試驗才能上市販售。目前是抽籤決定誰來做研究,以此做為安慰劑的實驗對照組,(臨床調查醫學中心、米歇爾亞西齊教授)

一組接受有效藥物,一組是安慰劑。志願者和治療人員都不知道誰用的是安慰劑,這是嚴謹的「雙盲」實驗。兩種藥丸一模一樣,包裝外盒也一樣,藥丸的儲藏和分配是在另一個地點由另一組人負責,是能透過電腦貨號才知道哪個是安慰劑哪個是真正的藥物,而且這些貨號誰也無法解碼。有時候要好幾個月後才比對兩組的差別,醫師經常估計相較於安慰劑效應,有10-30%的改善,就表示療程有效。有效門檻會因為疾病而有所不同。

7.      所有疾病都對安慰劑有反應,偏頭痛、關節痛、關節炎、抑鬱、高血壓和氣喘,這些是最敏感的幾種病症,對安慰劑效應越敏感,治療評估就會越困難。

8.      有特定的一些病人,例如多發性硬化症,要測試某種藥物的效用就非常困難,因為這些病患表現出對安慰劑的明顯反應,於是要尋找比安慰劑更有效的藥物時,需要反覆測試,才能證明它們真得更有效。(哲學家與生物學博士、昂利阿特朗)

9.      德國圖賓根醫院研究的是「噁心」,一個杯子放了真正的止吐藥,另個杯子是安慰劑,受試者知道他有一半的機率喝到真正的藥水,醫師也不知道哪個杯子是真正的藥水,然後志願者坐在旋轉椅,眼睛和耳朵都蒙住,椅子旋轉五分鐘。椅子停止就立刻評估感受,04評分。結果噁心0、想吐0、頭暈1、流汗0。受試者站起來幾乎沒有出現任何噁心的症狀,結果證實他服用的是安慰劑。

我們在臨床研究中,觀察有噁心症狀的病患、因為懷孕或是術後反應、藥物的副作用,經常吃了止吐藥就很快有反應,我們認為很多病例都是因為安慰劑效應(圖賓根醫院身心科主任、保羅安克)

10.    疼痛是對安慰劑效應反應最敏感的感覺之一。注射強烈止痛劑時,比如類似鴉片的嗎啡,具有類似腦啡的化學結構,就能進入神經元的腦啡受體,阻擋疼痛的資訊透過神經傳導進入大腦,徹底消息疼痛的感覺。當嗎啡被安慰劑取代時就會產生奇特的現象,人體自然產生的腦啡會大量分泌,就像嗎啡一樣阻擋痛感的傳遞。

11.    用雷射光引發類似針扎的疼痛感,實驗人員會按壓儀器的按鈕增加或減少雷射光的強度,受試者也都看得到。剛開始,雷射光強、受試者也覺得更痛,到後來,儀器上顯示雷射光變強,但其實變弱,但受試者還是說他覺得更痛了。

這是不用藥丸或藥膏,而是用科學方式研究安慰劑效應。

12.    相信治療有效,就是產生安慰劑效應的原始要素。

13.    治療帕金森氏症,希望透過電刺激、胚胎腦細胞移植,還有最主要的左旋多巴,增加腦內的多巴胺。加拿大溫哥華有一群研究人員,試圖只用安慰劑刺激多巴胺。用安慰劑取代左旋多巴療程,病人的症狀很快就減輕了,動作更協調、不太顫抖。結果,病人腦部的多巴胺分泌,有特定的一段時間內增加。大腦相信療效,開始分泌身體需要的物質。

14.    安慰劑效應作用在有疼痛感或噁心症狀的病人身上,就像嚴重的神經疾病病人,比如帕金森氏症一樣有效,更驚人的是和外科手術相關的應用。

15.    荷蘭進行了骨盆沾黏的實驗,骨盆沾黏會導致下腹部的不同器官組織年再一起。兩組病人都全身麻醉,一組去除沾黏一組沒有,一年後兩組的疼痛都減輕了,兩組效果相同。

16.    在使用捐贈者的器官進行移植時,會對病人投藥降低免疫防禦機制,減少對器官的排斥,(器官排斥)經常會使人變得手腳無力,還會有許多的副作用。埃森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精神免疫研究所的曼弗瑞薛多斯基教授做研究,要用安慰劑來影響免疫系統減少化學治療的劑量,可以部份取代原本的療程。

使用依據皮質醇的免疫抑制藥物,減少每公升血液中的白血球數量,白血球是人體的哨兵,隨時注意是否有外來物侵入,這個實驗第一階段就是調整身體狀況,起初是提供真正的皮質醇給大約15位健康的志願者,在採集血液樣本後白血球數量確實減少了,這表示人體免疫防禦機制降低。

幾個星期後進行第二階段,用安慰劑取代腎上腺皮質醇,再重新採集血液樣本,結果顯示志願者的免疫防禦機制,和真正投以皮質醇一樣下降了。身體激發內在的皮質醇分泌,身體自行生成免疫抑制藥物。

17.    安慰劑效應可能是「期待」的機制所引發。病人對特定藥物或特定的醫師有所期待。

18.    美國各大醫院2008年進行一項研究發現,45%的醫師都開立被認為無效、只為了測試安慰劑效應的處方藥,當然也沒有把事實告訴病人。

19.    半數志願者拿到一瓶貼著安慰劑標籤的藥丸,另一半什麼也沒拿到,三個星期後,服用安慰劑的志願者有59%症狀改善,而什麼都沒拿到的人有35%症狀改善。這樣就有可能不必欺瞞病人而發揮安慰劑效應了。

20.    美國有位很有科學精神的醫師什麼事都講證據,他的病人罹患嚴重氣喘18年,當年沒有藥醫,在1960年代。他請藥廠寄給他尚未上市的新藥給病人吃,病人隔天就痊癒了。飽受氣喘18年,才兩星期症狀就消失,醫師認為不可思議,可能是安慰劑效應,他請藥廠寄給他一些安慰藥、用的是和新藥相同的包裝,病人服用後又飽受氣喘之苦,再開真正的藥給他氣喘又好了,開安慰劑的藥又發作,開真正的藥又好了。他就寫信給藥廠「你們的藥對我的病人有明顯療效」結果藥廠回覆,我們一開始寄給你的就是安慰劑。純粹是醫生的信念引發病人的安慰劑效應。

21.    醫師絕對傳達了某些訊息或動作暴露他的信念,被病人發現。而病人在不知不覺中如此認定,這證明醫病之間的關係才是治療過程的核心,有時候比療程更重要。

22.    安慰劑效應是根據信念才有的。

23.    心理分析師說,醫師開藥給病人的時候,其實是開藥給自己。

24.    說明療程會有正面的效果。

25.    研究證實,更好的溝通,能使病人的情況更快好轉,病人的抱怨也比較少。

 

●好心好願轉好命(14)(安慰劑效應)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13172437

 

●好心好願轉好命(26)(再談安慰劑效應)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13173154

 

●好心好願轉好命(74)(三談安慰劑效應)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25989555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