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模式釋疑(言行欠佳?)

網路上有許多誤解慈濟的文章,其中一部份就是志工如何如何……

慈濟志工是人,來自各行各業,有著累生累世帶來的習氣,當然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期待。


我參加慈濟二十多年,遇過一些志工,他們的行為和證嚴上人的叮嚀背道而馳,我也曾經疑惑,但我依然留在慈濟。

因為我知道,我參加別的宗教或團體,也會遇到一樣的人,甚至他們的行為可能更讓我難以接受。

而且,我要如何評量這些人呢?我完美無缺嗎?

這讓我想到《聖經》當中的約翰福音第八章。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他站在當中,

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他怎麼樣呢?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他們還是不住的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

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他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

所以,我有權利對別人指三道四嗎?

我也有很多的缺點,我也可能有讓別人看不順眼的地方。

而且進來慈濟後,我進步多少?

也許我進來慈濟前已經有70分,進來慈濟後變75分;有人進來慈濟前可能只有20分,進來慈濟後變成59分。

我有資格指責他不及格嗎?我只進步5分,人家可是進步了39分啊!

大愛台有一位同事美娟曾說:「慈濟裡,處處是好人嗎?當然不是,我們頂多只是報名學習要做好人的”學生”而已。」

的確,我願意學習做好人,但我終究不是聖人,所以我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如果用嚴格標準來看、用聖人的角度來檢視我,那我一定不及格。

慈濟志工絕對不是一百分,但我相信大家都往一百分的方向走。

有些人走得快、有些人走得慢,甚至有些人走三步退二步,但我相信他們都望著一百分的方向。


遇到一些言行不好的人,踢除是最簡單的方法,但我相信這不是證嚴上人的想法。

畢竟慈濟不只是一個慈善團體,更是一個宗教團體與修行團體。

很多事情也許要從宗教與修行的角度去思考。


這個人就是因為有不足的地方,才進來慈濟學習,不是嗎?

如果慈濟只讓八十分、九十分的人進來,而把那些五十分、四十分的人屏除在外,那慈濟成立的意義在哪裡?

就像一間學校,不論學生是天賦異稟或是資質駑鈍都要接納,讓大家有受教育的機會。


很多死刑犯壞事做盡,可是神父、牧師和法師,一樣到監獄裡面,希望他們在執行死刑前,能夠悔改、能夠懺悔。

對死刑犯都能夠包容,這就是宗教的情操。

我在2004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恨之欲其死,還是用愛期待浪子回頭?」摘錄部分內容:


我到萬里主持一場愛灑人間的活動……。

當時有一位單眼失明的照顧戶上台分享,我在旁邊幫忙拿著麥克風,他說他在桃園三餐不繼,還好桃園志工幫忙他,讓他能夠活下去,後來他搬到萬里,基隆志工也持續關懷,他非常感恩。

由於他說得非常感人,我就適時的提出問題,忘了當時是如何問的,不過他在我的問題之後,就提到他以前做的壞事,他說他曾經在桃園,因為細故和人發生爭執把人殺死,還把屍體棄置荒野,聽到這段,我不自覺的退後幾步,握著麥克風的手,也緊繃起來。

後來他的生活陷入困境,還好有慈濟人伸出援手,不計較他的過去,持續關懷他,所以他對慈濟非常感謝,也願意回饋,投入當志工。

當時他殺人棄屍,如果有見報,我看到後,一定在心中痛罵,甚至詛咒他下地獄,千刀萬剮,但是沒想到這個人,竟然能夠悔悟、痛改前非,願意當志工,一心向善,站在我的面前。

面對這個改變後的照顧戶,我實在無法生起恨意,甚至歡喜他的轉變。

這件事,讓我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我們看到別人無惡不作,殺人、搶劫、性侵害、綁架、偷盜……,可能都會希望他不得好死,但是在一些因緣的促成下,他卻可能從大壞蛋,變成大善人。

我們在一個人犯罪的當下,要恨他、詛咒他呢?還是要付出更多的愛與關懷,期待他的改變?

選擇前者,可能只會讓他更加自暴自棄,造成更多社會問題;當然,選擇後者,也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夠因此改變,但總是比前者的機會要來得大一些。

用愛與包容期待他將功贖罪,也許他可以用帶罪之身,幫助更多人。

就像周處除三害,當他悔悟之後,幫村子除掉三害(猛虎、蛟龍,和周處本身的轉變),可能貢獻更多。


※※

我另外也想到唐朝的悟達國師,十世之前是袁盎,陷害晁錯腰斬於東市。

如果當時我們生在那個年代,我們會如何咒罵袁盎呢?

可是人人皆有佛性,十世修行之後,袁盎卻成為唐朝的國師。

當然,他造的惡業,不會因為他是國師而減少,依然要受報。

李開復在《我修的死亡學分》當中提到,他生了一場大病,病中有機會拜見星雲大師。

李開復問一個問題:「如果看到貪婪、邪惡、自私等負面的事件,該怎麼辦呢?」

星雲大師說:「要珍惜、尊重周遭的一切,不論善惡美醜,都有存在的價值。就像一座生態完整的森林裡,有大象、老虎,也一定有蟑螂、老鼠。完美與缺陷本來就是共存的,也是從人心產生的分別。如果沒有邪惡,怎能彰顯善的光芒?如果沒有自私的狹隘,也無法看到慷慨無私的偉大。所以,真正有益於世界的做法不是除惡,而是行善;不是打擊負能量,而是弘揚正能量。」

在慈濟,有不同的菩薩,透過各種方式讓我們修行;可能是惕勵我們更加精進,也可能是警惕我們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其實,證嚴上人常常聽到人我是非,但是上人提醒我們「是非要當教育」。


上人說:「每當有人說某某某不好的時候,我心中一直在想某某某的優點」。

這是一位修行者的境界,也是我要學習的地方。


每個人都是帶著習氣與脾氣進來慈濟,我們可以選擇看他的未臻完美,也可以試著看他的一念善心。


*****相關文章可以參考*****

●慈濟模式釋疑(國際賑災)(提振台灣人的國際地位,大愛是唯一答案)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116981141


●慈濟模式釋疑(社會資源)(一)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116980700


●慈濟和「艱苦人」爭利?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116982371


●大愛新聞長期關注食品安全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221746222


●慈濟人澄清幾則謠言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267467326


●慈濟有機茶,愛人愛地護生命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category/44504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