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均書摘(培養小孩的責任感)
這是天下文化出版,很值得看的一本書。
1. 做決定的人要負責,提供孩子選擇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我們才能要求他負責。(政大教育系系主任詹志禹)
2. 許多母親替孩子做太多工作,這是一種「代工型」的愛。(政大教育系系主任詹志禹)
3. 每個懶惰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太過能幹的父母。(政大教育系系主任詹志禹)
4. 不要強求孩子穿上外套,應該說「外面很冷,我要穿外套,你呢?」、或是外面很冷,「你要穿件外套?還是帶著外套?」讓孩子思考和做抉擇,孩子可能不穿,父母就要讓孩子承擔後果,萬一感冒,也算是是謹慎的冒險,因為沒有人一輩子不感冒,小感冒也可能有助於免疫力的提升。(政大教育系系主任詹志禹)
5. 沒有節制的愛,會產生很多問題小孩;要培養小孩的責任感,要以身作則、示範負責任的行為。(政大教育系系主任詹志禹)
6. 父母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為孩子做盡所有的事,不如在父母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事。(孫大偉)
7. 我是做了父親以後,才開始學做父親的。(孫大偉)
8. 許多愚蠢的抉擇(毒品、青少年性行為)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個真正的抉擇。在孩童時期,父母幫小孩抉擇,但如何做正確的抉擇,是必須學習的,所以選擇酗酒的青少年,就像不曾學習如何將手從餅乾罐拿開的小孩。
9. 五歲小孩和年紀較長的鄰居吵架,如果讓他自己應付,他會學到最好的教訓,可能是黑眼圈或流血,但這個代價對五歲小孩來說還付得起。但如果父母立刻去恫嚇這個鄰居,那麼小孩就可能失去以廉價機會吸取教訓的機會,他可能要十五歲才學會,但到時候代價就會高出很多。
10. 要看著他們學習人生的教訓,還是看孩子長大後無法照顧自己而承受更大的痛苦。
11. 想要確保孩子成功的父母,往往會養出不成功的小孩。
12. 慈愛與關懷的父母,願意謹慎的冒險,讓想要選擇成功的孩子嚐到失敗的滋味。
13. 很多小孩打掃弄的一團亂,父母就接受來做,如果習慣性的阻止,就可能讓孩子產生不好的自我概念。他會停止模仿負責任的成人行為。到最後才怪小孩「為什麼我的小孩連幫忙打掃家裡都不肯」。
14. 先肯定小孩要掃地,然後說「哇,你會掃地了,把地掃乾淨是不是很有趣,看我怎麼用掃把來掃灰塵」
15. 不要對孩子的工作下評論,應該說「我知道你想學習如何向媽咪一樣整理床鋪,要不要我示範給你看」
16. 小小孩反抗時,父母可以用嚴厲的命令來鎮壓,然後得到短暫且令人滿意的結果,然而當孩子到了叛逆的青春期,父母的命令就沒有用了。
17. 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在簡單的事情上練習做決定,可以教會他們思考,掌控自己的生活。當青春期一到,就比較不會在酒、毒品、性及其他誘惑上受到同儕的影響,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18. 除非我們先愛自己,否則無法去愛別人。
19.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陷入一片混亂,各國因為沒有照顧德國這位兄弟,因此種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因。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便真誠的協助日本,因此在將近五十年後的今天,還沒有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
20. 接受安排長大的孩子會發現,父母並沒有以健康的方式照顧自己,他們總是把孩子擺第一,自己擺最後,而孩子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的,因此他們也同樣會把自己擺最後。
21. 遇過最有責任感的是一群低收入戶小孩,不用鬧鐘自己起床,因為他們知道到學校就有早餐可以吃。遇過最不負責的小孩是上流中產階級的郊區學校,開學第一天,上千名小孩有一半小孩趁上課鈴還沒響之前,直接到操場去玩,另外一半則是走進校長室,打電話跟家人說他們忘了註冊的東西、外套以及午餐。
22. 幫孩子承擔問題的父母其實幫了孩子倒忙,不但剝奪孩子培養責任感的機會,還強化孩子不負責任的行為。
23. 父母可以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就是讓他們知道可以靠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具有「我可以自己找出解決方法」心態的孩子,相較其他小孩,更具有學習的優勢。
24. 干預孩子的問題,其實是一種自私的愛,父母必須將愛提升到讓孩子自己學習,自我展現的層次。
25. 任何問題的最佳解答,就在問題擁有者的身上。
26. 大人吃飯小孩在玩,不要威脅他,而要說「你想乖乖坐著吃飯,還是到地板去玩?」如果他選擇地板,他就會有一段漫長、肌餓的時光。
27. 少說不,多用思考性語言。
28. 小孩聽太多不,多半會忽視它,甚至認為這可能是「也許」或是「好」。
29. 爭吵性語言:不,除非做完習題,否則不准出去玩。
思考性語言:是的,只要你做完習題就可以出去玩。
30. 爭吵性語言:不,除非做完家事,否則不准看電視。
思考性語言:是的,只要你做完家事,就可以看電視。
31. 話說出口就要當真。
32. 父母的立場必須堅定,畢竟界限是孩子選擇的,如果他們沒有把草割完,那肯定會餓肚子,而飢餓是他們行為的後果。
33. 父母只有在以下情況,才應該把孩子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一.當問題會危及孩子生命安全,或做的決定會影響他們一生時。二.當孩子確知父母了解她們已經無法自己應付問題,而且問題的後果非常嚴重。
34. 小孩打鄰居。父母可以說「我看到你對麥特做的事情,你贊成這種事嗎?現在你該怎麼做才對?你覺得麥特的感覺是什麼?我希望下次你會找到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同樣的問題」這種說法將會解決問題,同時把責任放在小孩的身上。
35. 界限能夠讓孩子發展出自信,因此他們會很受教,比較守規矩,長大後也會成為有責任感的人,如果父母沒有設定明確的界線,孩子的自尊心就會低落,當他們的自尊心低落,自然就會不守規矩。
36. 爭吵性語言:別用那種語氣跟我說話。
思考性語言:你聽起來很生氣,等妳的聲音降到跟我一樣溫和的時候,我很願意聽你想說什麼。
37. 爭吵性語言:你去做功課。
思考性語言:等你做完功課,可以和我們一起看電視。
38. 爭吵性語言:好好相處,別吵了。
思考性語言:等妳們解決了,隨時歡迎妳們回來。
39. 爭吵性語言:去修剪草坪,現在就去。
思考性語言:等你修剪好草坪,我就帶你去踢足球。
40. 控制是件奇怪的事情,父母放棄越多,就得到越多,試圖掌控一切的父母,最後一定會失去他們一開始所想要掌控的,而且激起小孩爭回掌控權的抗爭。
41. 大人要出門,小孩不吃東西:父母可以面帶微笑的說「我的車子在五分鐘內會開走,你要跟我走有兩條路可以選擇,挨餓或吃飽」父母釋出掌控權讓小孩自己選擇。
42. 不少父母一開始讓小孩享有成年人的特權,這些孩子很快就會成為暴君,父母無法控制他們,反而是她們控制父母。更慘的是,一開始就擁有太多權力的孩子,長大後會過得很不快樂。孩子品行不端,父母會採取行動,剝奪她們的權利,他們會憤怒並反抗。(銘均補充: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包了一輛計程車。當天,郭台銘趕夜車,從山西南部夜渡黃河。晚上十點多,月光瀉了一地,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聊啊聊啊,司機先生竟哭出來了。原來,這司機每天賺了錢,只吃兩個饅頭、兩根蔥,但為了孩子,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這雞腿是我的,為什麼要給爸爸吃?」郭台銘感嘆: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連他爸爸生病了,也不讓步。這種小孩沒有感恩心,只曉得占有,不曉得失去的滋味。)
43. 孩子小的時候,慢慢釋放權利,小寶寶洗澡的時候問他:你要現在離開浴缸,還是多待一下。餐桌上問他:你的牛奶夠嗎,還是要再多一點。十歲的孩子可以決定怎麼花他的零用錢,十七歲的孩子幾乎可以決定生活中的每件事情。慢慢釋放權力給他,而不是一開始給他,慢慢再收回來。
44. 為了讓小孩得到教訓,父母必須把話留到快樂的時候再講。只有在雙方都高興的情況下,才適合對小孩講道理。
45. 小孩不好好吃晚餐,就不讓他吃,不要講「你當然會餓,我有告訴你但是你都不聽,這讓你知道在餐廳時應該把漢堡吃完」而應該講「一定的,我沒吃晚餐也會這樣,我打賭你一定恨不得趕快吃早餐,別擔心,我們會準備美味的早餐」小孩這種反應學到的教訓,遠比從憤怒及威脅中學到的還要多。
46. 口頭上的選擇不要超出兩種,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還有第三種選擇:如果他不決定,那麼我們就會幫他決定。
47. 無論孩子做什麼選擇,一定都是父母可以承擔的選擇。
48. 父母跟孩子說「你要不就去整理房間,要不就是晚上不能看電視」,這和老闆對我們說「你要今天完成報告,還是被炒魷魚」沒什麼兩樣。我們必須提供真正的選擇,而不是威脅。
49. 小孩因為沒有準時做完家事而錯過晚餐:
生氣的語言:你當然會餓,我打賭你以後一定不敢再犯,我早說過你會餓。
同理心的語言:我知道這種感覺,如果我沒有吃飯我也會餓,不過我們會準備豐盛的早餐。
50. 太晚睡,早上無精打采:
生氣的語言:我早說過,你若不準時上床就會沒精神,這下子妳在學校整天都不好過了。
同理心的語言:你很累吧?如果我沒睡覺去上班也很累,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想辦法讓自己好過一點。
51. 成績很難看:
生氣的語言:妳都沒有做功課,所以才會拿這種爛成績回家,你應該從中學到教訓了吧。
同理心的語言:真慘,我還在學校的時候,如果沒有用功念書成績也會很糟,不過還有下個學期可以補回來。
52. 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處理的時候可以說:我還不確定要怎麼回應,我得想一想。
53. 當孩子犯錯時,愛與邏輯的父母,不會發火、不以「我早就告訴你」來斥責孩子,也不會教小孩坐下來聽訓。
54. 一但父母發火,就等於削減事情後果的力量,讓自己涉入其中,妨礙後果發揮效應,而孩子的怒氣也會直接對準父母而非事情後果帶來的教訓。
55. 當父母叫孩子坐下來,並以溫和的語言向他們解釋哪裡做錯,以及事情為什麼行不通的時候,其實是在轉移小孩的思考方向,從思考自己的後果轉向思考如何應付父母。
56. 小孩拿到一星期零用錢就把大部分花掉,以致沒有錢吃午餐,父母也不要同情,就讓他一個星期每天只吃兩餐吧。讓他學會如何妥善運用金錢。
57. 不同孩子,睡眠時間也不同,一份調查顯示,比較聰穎的小孩,特別是有天賦的孩子,睡眠時間比其他孩子短。(父母更應該要妥善安排這些聰明孩子,他比別人多的醒著的時間)
58. 小孩在車子後座吵鬧,可以對他們說,妳們何不下車解決妳們的問題,在補充一下氧氣。我把車子開到前面等妳們。
59. 父母要傳遞做家事很有趣的觀念給孩子。聰明的父母會說「我喜歡做家事,這對我來說很有趣」「我喜歡和你一起做家事」「我們一起做真有意思」
60. 孩子不喜歡上教堂多數只是階段性的,如果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沒有讓上教堂成為一個宗教問題,而是做出正確的榜樣,那等孩子年紀漸長,幾乎都會自然感受到上教堂的重要性。
61. 傳遞以我為主的訊息:你現在回房間的話,我會很感激你,這樣對你我都好。這可以訴說你的感覺,以及為何你會有這種感覺。
62. 利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討論事情,試探他的感覺,好對未來做預測。
63. 小孩不喜歡吃青菜:父母裝做很喜歡吃青菜的樣子,而不給小孩吃,父母說「這是大人吃的,不知道妳們喜不喜歡」,等小孩要求後,再分給他。
64. 當孩子表現不好(-),他自己也覺得不滿意的時候(-),父母不用擔心,因為事情終究會好轉。(- * - = +)
65. 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學習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模式,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父母,將來孩子就會如何對待我們。
66. 從幼稚園到小學二年級,多數孩子都會經歷說謊的階段。
67. 當面逮到孩子說謊是一回事,懷疑孩子說謊是另外一回事。當孩子說真話時,父母卻像調查般的詢問,可能會造成自我實現的預言,也就是說,如果在同一件事情上錯誤的指責孩子兩次,她們可能會開始去證明你是對的。孩子可能會嘆氣的說「不管怎麼樣你都認為是我做的,那麼我就去做」
68. 應該要這麼說「現在你覺得我該相信你還是不相信你?」如果孩子回答「我說的都是真的」,就應該克制自己不要發出則難的語氣。
69. 父母說「我不相信你」這句話是有用的,孩子不會反駁它,而是會捍衛自己的誠實。這句話並不是指孩子說謊,而是說不相信他們,這會讓孩子去思考。(銘均註:這點我必須再思考思考)
70. 如果逮到孩子說謊就要說「我看到你打別人的臉,你打算如何處理?」。
71. 當孩子到了十一、十二歲,多數父母會說「我的孩子以前很聽我的話,現在卻不聽了,他們是不是變了?」其實她們根本沒有變,她們仍然是聽外界的聲音,但不是父母的,而是同儕的。
72. 所以讓孩子因應同儕壓力的第一步,就是讓他們及早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在一些小事情上給他們選擇權。巧克力或牛奶?藍色外套或紅色外套?
73. 教孩子對朋友說不的時候,對其他的事情說好。朋友要她們吸毒,她們就會比較容易回絕,她們可以說「嘿,我比較喜歡去溜冰、逛購物中心或冰淇淋店,我想和你一起做些事,但不是吸毒」
74. 彼得,屋子裡都是你的東西,把路都擋住了,你要我撿嗎?還是你撿?你撿的好處是你還看得到它,如果是我撿的話,我就要沒收這些東西了。如果到中午吃飯時間,還看到東西亂丟,我就知道你是要我去撿。
75. 如果父母沒收這些東西,可以視小孩有多負責任而定。可以對小孩說「你美自動收拾自己的東西一次,就能拿回一件今天被沒收的東西」
76. 如果孩子對你講話不禮貌:你想回房間、到外面,還是去地下室?等你能像我這樣心平氣和講話的時候再回來。
77. 小孩對你不禮貌:我發現要求你做事情的時候,你經常對我說一些話,我不知道我聽到這些話的感覺和你想表達的意思一不一樣,你是想說你很不好意思?還是你覺得被批評?或是你想當老大?你討厭我?還是你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來回答?這通常可以引導出一場對話與討論,不帶批判及防衛的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情緒又上來,那就在分開一下。
78. 打屁股:打屁股讓孩子從承受錯誤選擇的後果中快速逃脫,無須承受後果及思考解決辦法,孩子會有短暫的痛,然後就脫身了。
79. 說謊、早期的偷竊行為(四到六歲),幾乎都只是幼年時期的階段性現象而已,如果就事論事的處理,不要有太多怒氣,多數孩子都會很快度過,而且長大不會再犯。然而父母的情緒性反應卻往往讓事情越變越糟。
80. 不要說偷竊,應該說「媽咪不喜歡你拿走我的耳環,把它放回盒子裡去,謝謝」,然後非常激動的「喔,謝謝你把它放回去,媽咪好高興,你真是好女孩」
81. 不過,慣性的偷竊則不同。當孩子覺得空虛或是不受關愛時,通常會發生偷竊的行為。
82. 講髒話:等你可以有禮貌跟我說話,並且使用乾淨、成熟的語言時,我很樂意跟你說話。
83. 講電話的時候,小孩要你看他的畫畫:我在講電話時,只能看你的畫畫一下下,可是沒講電話時,可以看很久。你希望我看你的畫畫一下子還是很久,如果小孩回答很久,就問他那是甚麼時候,小孩就會說,等你沒有講電話的時候。
84. 看電視:「我發現你最近看很多電視,你喜歡看電視,是嗎?」「是啊,我好喜歡」「從好的方面來說,電視可以讓你學習,知道發生了甚麼事,對你字彙很有幫助,可以了解成年人的世界,可是有件事情我不懂,看電視做好朋友,你想從中學習到多少?你是我們家電視機的好朋友嗎?」「我不懂你的意思」「因為電視並沒有聽你說話,不是嗎?它只是不斷對你說話,它根本不在乎你說什麼」「嗯,對」「所以店是無法幫你成為其他人的好朋友,他有注意過你說的話嗎」「沒有」「我對電視的想法是,他真的不在乎你想什麼,反而是你的朋友和我會聽你說話,長期來看,如果你少看一點電視,可能會更快樂點,不過這個決定該由誰來做?」「我」。
銘均書摘(如何教養噴火龍)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1541297
銘均書摘-童年富裕病: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4921857
聽君一席話(陪孩子一起長大-盧蘇偉)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1531812
***************************************************
關於我的部落格,還有關於留言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5035
您可以更靠近倪銘均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70502
只要有時間,我很喜歡到學校的週會或是機關演講,分享美善與大愛,我把相關題目整理出來。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3332
***************************************************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07:00與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HINET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daaitvnews/blog
- Jun 21 Mon 2010 18:05
銘均書摘(培養小孩的責任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