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球暖化 海底魚類大挪移
2006/08/27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科學家說,全球暖化的危機,可以從地球表面的暴風雨變化和動物行為來觀察,但海洋底下的變化肉眼難見,令人心驚的程度卻絲毫不減。

南美洲40到50公斤的「魔鬼」烏賊千里迢迢跑到阿拉斯加,地中海到處有水母蟄人,都前所未聞。鮭魚和鯖魚離開牠們從古以來的洄游範圍,現身北極,也是聞所未聞的巨變。

「海洋生命普查組織」資深科學家歐道爾說,魚類大搬家,追根究柢就是全球暖化影響的結果,有些地方魚產大增,有些地方魚產劇減。

化石燃料 (煤、瓦斯、石油)排放的廢氣正在籠罩地球,推高氣溫,引發更多洪水、熱浪、冰架破壞,及海水上升。

原有的污染與濫捕之外,現在加上海水暖化,魚類棲息地遭受威脅,從螃蟹、地中海水母,到「紅魔鬼」烏賊和鯨魚,無一倖免。

海水溫度上升到不宜魚居的時候,熱帶地區,以及所有封閉而使魚類無法遠游他去之地,如地中海,受害特別大。靠近赤道的地區可能最吃虧,偏北或偏南的地方可能是贏家。

北海魚類,諸如鱈魚,可能再往北移,由鯷魚和沙丁魚填補其棲息地。

有些研究估計,北極海的冰可能在2100年以前融化。冰塊後退,釋出的熱氣,加上陽光,可能促成浮游生物劇增,讓魚類大快朵頤。

原產秘魯的「紅魔鬼」烏賊往北走,去年首度在阿拉斯加捕獲。同時,長到兩公尺的巨型烏賊在智利南邊現蹤。

這些都不全是自然現象。專家說,價錢較高的魚類遭到過度濫捕,破壞了南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海洋食物鏈,可能是這些烏賊數目爆炸的主因。

海洋裡的掠食級魚類是大鮪魚、馬林魚和旗魚,你把這些大魚捕光,海裡剩下的掠食者除了少數鯨魚,就只有40公斤重的烏賊。

地中海出現大量水母,造成觀光客恐慌,也是同樣道理。該處掠食水母的主要是烏龜,經常把塑膠袋誤為水母而吞之,活活噎死而數目減少,水母沒有了天敵,數量自然劇增。

其他例子還包括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白令海近年抓到鮭魚。歐洲那邊,則鮭魚離開大西洋北部,游到加拿大附近的冰海,都表示全球氣候在變,北極變得十分適合鮭魚活動。

一隻佛羅里達海牛今年離開溫水棲息地,往北游到紐約州和麻州外海,8月中旬到達鱈角,寫下海巡遊的最北紀錄。偏北如鱈角,海水溫度也上升了嗎?這隻海牛或許是孤例,或許也是一葉知秋的又一例。

【2006/08/27 聯合晚報】


2006.08.28  中國時報
南美大烏賊 跑到阿拉斯加
潘勛/綜合報導


南美「紅魔鬼」大烏賊跑到美國阿拉斯加州,水母肆虐地中海!科學家警告說,全球暖化,加上海洋污染、過度撈捕,海洋生態已經出現巨大變化。

歷時十年,涵蓋七十餘國的海洋生態多樣性研究「海洋生物普查」專案最近公布結果,參與專案的科學家歐道爾表示,全球暖化讓某些地區獲利,另些地區則遭殃。鮭魚及鯖魚現身北極圈,位置之北前所未有;挪威「海洋研究所」海洋學暨氣候部主任羅恩表示,未來南北半球緯度較高地區的漁產可能增多,赤道地區則變成輸家,沒魚可抓。


緯度高漁獲增 赤道成輸家

全球暖化加上污染、過度漁撈等陳年宿疾,海洋生物由螃蟹、地中海水母、「紅魔鬼」烏賊到鯨類,無一倖免。隨著物種遷徙,赤道地區海洋或封閉如地中海的水域,水溫上升到令水族覺得難受,卻無法遠游,就可能受到最大衝擊。

羅恩表示,北海地區某些物種,如鱈魚,可能往更北處遷移,原來的棲地由沙丁魚、鯷魚接收。

某些研究指出,北極區的冰層可能在二一○○年以前就全部消融,釋出的熱能加上日照,浮游生物會大增,因此養活更多水族。

歐道爾表示,重四十到五十公斤、原產於秘魯的「紅魔鬼」大烏賊,去年首度在阿拉斯加外海遭人捕獲,往北遷徙的程度令人咋舌;除了往北,這種大烏賊也出現於更南邊的智利。

歐道爾表示,人類濫捕高經濟價值的魚類,破壞海洋食物鏈,可能也是這種烏賊數量爆增的原因;大型掠食魚類如鮪魚、馬林魚、旗魚被抓光,那麼除了一些鯨類,大烏賊便沒有天敵了。

地中海水母大增 鮭魚現北極圈

今年夏天,地中海岸邊水母數量大增,螯傷遊客,原因可能是海洋污染;海龜誤以為漂浮的塑膠袋是水母而吞吃,結果噎死,如此天敵減少,水母便大增。

近些年,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白令海峽北域經常抓到鮭魚;鮭魚還從北大西洋,游到一度海面冰封的加拿大北部。歐道爾表示,鮭魚出現北極圈的原因看來相當清楚,就是氣候變遷;以往當地的生存條件並不適合鮭魚。

其他海洋生態變化還有赤道水溫升高,導致通稱「海洋生物培育地」的珊瑚礁白化而死亡;就算沒死的珊瑚礁,也因水溫驟升而苦苦掙扎。

據聯合國研究推測,到二一○○年,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九到八十八公分,以致穿透海水照射到珊瑚礁的陽光減少,珊瑚礁的數量也隨之減少;依靠光合作用維生的海藻也會受到影響。同時,因為大氣層溫室氣體累聚而變得更酸的海水會令龍蝦、牡蠣等生物更難長出硬殼,最後變得太脆弱無法抵禦掠食者而告絕種。



2006.08.28  中國時報
邵廣昭:氣候造成大遷移 難認定
王超群/台北報導


氣候變遷導致海洋魚類大遷移?中央研究院動物所長邵廣昭昨日表示,由目前的資料很難認定「大烏賊」向南、北移動棲息地的說法具有科學證據意義。

邵廣昭說,有時科學家記錄某生物在某海域發現,其實也許這類生物的原棲息地在另外一地,只是科學家尚未發現而已。發表「海洋生物普查」報告的組織的網站上並沒有這篇文章,邵廣昭對於是否能就此論定氣候變遷已造成魚群大遷徙,仍有懷疑。


邵廣昭表示,他曾參加過該組織會議,但嚴格講,只是學術性民間組織進行的一項彙集國際科學研究共同組成的科學資料庫;該組織宣稱台灣也是合作對象,但無法具體提供台灣的研究對口單位。

邵廣昭說,從提醒民眾注意氣候變遷和生態變化觀點,相關資訊可有參考價值。但從嚴謹的學術立場則尚難具體評論,因為學術上的證據力還不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