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文章大約寫於十年前,回應一則留言。

屏東區慈青之緣起(也談我的社團經驗、參加慈青的心得)
在說屏東慈青之緣起前,先提提我加入慈青的因緣吧!
我在三專即將畢業,準備考二技時的補習中,認識了任課的陳乃裕老師。陳老師是慈濟委員,常在課堂中提到回花蓮做志工以及去大陸賑災時,所見的種種。聽了後讓我深深的感動,偷流的淚水比我抄筆記的墨水還要多。因這樣的因緣,考完二技後,我就參加了八十二年七月的生活營及志工隊,開始了我與慈濟的結緣。
活動結束要離開花蓮時,恂師父就叫我擔任屏東技術學院的聯絡人。開學後,一方面自己忙於校刊及山服社的工作,另一方面,因為南二區(現今之高雄區及屏東區)慈青也是剛成立,所以沒有馬上與我聯絡,讓我不知從何做起,於是我在屏技推展慈青的工作就暫時停頓下來。
我們學校佛學社有位何佳玲同學,之前就常接觸慈濟的訊息,一直很想加入,恰巧的又在佛教文物處認識了屏東的曹蓮昭師姑,於是在八十二年底,就於學校辦了慈濟文物展,剛好那時明月師姑回屏東,順道參加文物展,請人到宿舍找我至文物展那和她碰面,於是認識了佳玲,也正式開始了我在屏技以及屏東區慈青的推動。
在學校推展了一段時間後,就想把慈青這股清流也推展到屏東其他幾所大專院校。於是就向當時南二區副總幹事耿平多爭取了些八十三年暑期生活營及志工隊的名額,並去各校找人來參加,希望藉由這些參加過活動的同學回來後,能在各校推展慈青。
屏東地區有六所大專院校,分別是屏東技術學院、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商專、大仁藥專、美和護專以及永達工專等六所。在這六所大專院校中,因為大仁藥專早在屏東技術學院之前一年就有了慈青的發展。所以,在此我就只提其他四所學校慈青之緣起吧!(大仁藥專最早期慈青是慈敏與廖美齡)
屏師方面,我請因攝影而認識,且知道她很早就想參加慈青活動的張敏惠來幫忙找人,那時我就請她一定要找我在演講比賽中認識的莊大輝(目前南二區副總幹事)來參加,後來大輝從花蓮回來後,就積極的在學校推動為屏師的慈青奠立了良好的基礎。
屏東商專方面,我找了因為山服社而認識的廖敏惠來幫忙,當時她擔任活動中心副總幹事,所以認識許多社團負責人,於是就找到了慈暉社社長,同時也是交通大隊隊長的杜心蓉同學。後來心蓉就幫我找了一些同學參加暑期的活動,開學後,周樺鄉同學就擔任聯絡人,開始推動屏商慈青的工作。
正當屏商慈青推展之際,遺憾的是,心蓉去年因心臟病往生了。想到她為屏商慈青的付出以及她的誠懇助人,就讓我們屏東的慈青特別感恩而懷念。
永達工專部份,是在屏技辦第一次茶會時,大仁藥專的美齡帶了永達的一位同學來參加,我由這位同學而認識了陳俊男,本以為可以就此開始推展,但那時卻沒有找到同學參加暑期的活動,反而是永達另一位林湘筠同學由慈濟道侶上知道屏東分會有迎新宿營的活動,就報名參加,並逐漸投入,開始了永達慈青的發展。
美和護專方面,是她們當時的佛學社社長找了一位陳淑雯同學,參加了在屏東分會所舉辦的創意團康營後,我就與她聯絡,並請她幫忙找同學參加暑期的活動,漸漸的開始了慈青在美和護專的一個發展。
在那年的暑假中,智傑就找我擔任屏東執秘,接下這個職務後,於新的學期就開始了屏東慈青的推動與發展。
鑑於當時有些學校的慈青因為剛開始發展,還沒有辦活動的經驗,於是我就常辦六校的聯合活動,一方面聯絡各校的感情以及交流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藉由區裡的活動,來幫忙一些剛起步的學校,達到訓練幹部、召募新進的目的。
在活動方面,除了配合屏東區骨髓捐贈,各校辦宣導以及文物展外,還辦了聯合居家關懷、素食比賽等活動。而在各校的活動中,有一些做法很值得和大家分享。像大仁藥專於徵得學校同意後,在穿堂設置了一靜思看板,定期更換,讓經過的同學都可以在經過穿堂時,也接觸到了靜思語。甚至,他們將靜思語用壁報紙作成標與貼在全校各柱子及明顯處,對該校同學有潛移默化之功效。
另外,因為屏技是目前全臺灣最大的學校(二百八十五公頃),學校內各項工程仍在進行,故路上常有碎石,騎機車的同學很容易滑倒,另外,因為校地廣闊,人手不足,所以校園內難免有髒亂的情形。屏技慈青就辦了校園淨化的活動,除了清掃馬路上的碎石外,也撿拾校園內的垃圾。不少同學看到後也都會主動加入幫忙,增加了學校同學對我們慈青的認同。當然,校園美化活動也可推展到校外常有碎石堆積易出事的地段打掃,甚至補凹洞,只是在校外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屏師於宣導骨髓捐贈的期間,自己製作了錄音帶,於餐廳播放骨髓捐贈的時間、地點、內容以及一些慈濟歌選,有蠻不錯的效果。
屏東慈青能順利發展,除了各校慈青的努力外,最主要的還是屏東分會見慧師父、法明師父以及所有師伯師姑們的幫忙。尤其感謝陳蘭香師姑為我們找了許多有心的委員來擔任各校的輔導爸媽,不論是茶會、文物展、居家關懷,師伯師姑們都會全力的配合,也由於他們的幫忙,使我們覺得,在慈濟的菩薩道上一路走來,我們並不孤單。而師姑也說屏東區因為我們的加入,顯的更年青而有生氣多了呢!
《經驗分享》
在推展慈青的過程中,我常常構思一些想法,有些想法雖尚未實行,但我仍然很願意利用這個機會和大加分享。

1. 記錄各校慈青緣起和發展經過:
我相信慈青在各校不是只有短短的幾年,而是數十年甚至更久遠的事。如果以後參加慈青的學弟妹們都能夠知道各校慈青的緣起和歷年來的發展,相信一定會對這個社團更有向心力。就相當我知到慈濟的緣起,以及看到一些黑白圖片後,就覺的慈濟人更有著一份傳承的使命。一棵樹必須有根才能繼續生長。同樣的,一個社團如果能夠有自己發展的歷史,才能像一棵有根的樹不斷成長茁壯。而記錄的工作最好各區、各校都有專責的組別負責。
2. 建立各期幹部系統表:
我自己在學校參加的青橄山服社為例,我們社團成立已快二十年了,但各期的幹部系統表還建立的相當完整。由系統表上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某一組老夥伴是誰,像我們社團常有老夥伴回來,但只要知道他的期數和組別,就大概可以知道他那期有那些人和那些趣事,也就沒有了年齡和期數的隔閡,有的只是聊不完的話題。在建立系統表的同時,也可把各期的一些大事、趣事記錄下來,以後的學弟妹看了後,一定倍感親切。
3. 成立畢業校友的老骨頭俱樂部(慈青之友會)
我相信大部份的慈青在畢業後仍會投入慈濟的志業,但有些慈青出社會後,可能因為工作或家庭的關係,無法像學生時代一樣的全心投入,但他們對慈濟這個大家庭的愛與關懷卻是不變的。如果各校(或各區、全省)能成立畢業慈青的老骨頭俱樂部,就能讓這些慈青在工作之餘的有限時間中,仍然能夠聯絡畢業慈青的情感、關心母校慈青的學弟妹們,並在工作、事業上相互扶持幫忙,甚至參加與慈濟的各項活動。
畢業夥伴因為工作的關係,比較沒有時間像學生時代一樣的為慈青出力。但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校夥伴有時間可以出力,而畢業夥伴對慈青的關心,就可以在出社會工作後「有錢出錢」,解決了「有力無錢」的母校夥伴們在辦活動時經費不足的問題,並可利用這些經費添購一些器材或放置校內各處的書櫃、書籍(供全校師生借閱慈濟書刊及文物),讓慈青能夠在經費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把慈青在校園的工作做得更好、更落實。在每一年畢業的老夥伴中選出一位負責人,負責聯絡該屆畢業的夥伴(甚至一年可收入少許校友費,供學校社團使用或捐給本會)。在校夥伴則可把學校行事曆(尤其是配合校慶所辦的活動)、社團近況、畢業校友住址的異動以及校友會資助社團經費得明細表製作在一張紙上寄給畢業校友,以聯絡在校生夥伴和畢業生夥伴的情感。有什麼大活動,畢業夥伴也可以由行事曆上得知,回來參加,看看學弟妹們。當然,校友會也可定期、不定期舉辦一些活動以聯絡大家的情感。屆時,所有畢業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慈青學長姊和學弟妹們歡聚一堂的情景將不是夢想。在校夥伴除了叫這些老夥伴師伯師姑外,還可以叫一聲學長學姊,那種感覺再親蜜不過了。
4. 製作介紹慈青的幻燈片:
各分會現在都有一套可以介紹慈濟緣起及四大志業的幻燈片,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套可以介紹慈青的幻燈片。在這套幻燈片還沒有統一製作出來前,各區可收集各校、各區及營隊活動之照片,自行翻拍製作成一套可以介紹慈青的幻燈片。屏東區目前有這樣一套幻燈片,於茶會、文物展、迎新活動中介紹慈青,效果蠻不錯的。各校也可以把各校創社人及早期聯絡人和各項活動之照片製作起來,以介紹各校慈青之緣起。
除了製作幻燈片外,參與過該張照片的當事人,要把這張照片的內涵、意義和背景故事等可提供的資料用文字記錄下來。否則以後的學弟妹們因為沒有參與過該張照片之活動,會不知如何介紹,而後來的學弟妹如果對該張照片還有可以補充的,也用文字記錄下來,這樣以後的人介紹時,內容才會愈來愈充實、愈來愈精彩。
當然,除了幻燈片外,其他如投影片或任何可以用來介紹慈青的媒體,也可以由各區製作,方便各校活動時輪流使用。
5. 慈青活動攝影展:
由於自己在學校曾辦過(個人)攝影展,知道同樣一張照片在經過規劃、佈置後,會讓人有很不一樣的感覺。所以,我之前有一個構想,要在學校配合文物展或校慶,舉辦一個慈青活動的攝影展。雖然後來沒有實行,但我仍把自己的一些構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將各校收集起來的照片以及月刊、道侶上適合的圖片洗成五乘七(一張十元)以上之照片,然後去美術行割製厚紙框將照片框起來(照片最好要能拆下來重覆使用),再於紙框下面用電腦打字簡述照片的內容,如此可以讓一些看展覽不喜歡有人介紹的人,仍然可以透過文字來瞭解慈青的活動。另外,也可解決若參觀者眾,解說人員不夠的情形。
展覽若是用木架,可以不用昂貴的波紋紙,而用可重覆使用的布幔代替,以節省經費。至於攝影展的內容,可區分為四大志業、營隊活動、各校緣起、各校活動,或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等來做規劃。
辦攝影展雖然耗時費力,但如果是各區主辦、各校輪流展覽的方式進行,它仍然是值得我們去嚐試的。
6. 居家關懷:
各區可在學期中舉辦二天一夜或三天二夜的居家關懷營,請在輔導方面有專長的慈濟人來講解關心戶的心理,以及去居家關懷所需注意的事項。並在課程中安排歌曲練唱(國、台、客語老歌、兒歌、原住民歌曲,以因應不同的關心戶),按摩動作、團康、舞蹈、帶動唱,甚至打掃清理的技巧。並事先分組由師伯師姑們介紹關心戶的背景及狀況,讓慈青由一個只會打掃、唱歌的旁觀者,成為一個能夠主動關心、服務的參與者。並由居家關懷中,真正的體驗到慈濟的精神。
我當時會有這個構想,是因為寒暑假志工隊的名額有限,向隅者眾,就想到可由各區自行辦居家關懷營,讓這些有心卻沒機會參加志工隊的慈青們,也能夠多少體會到志工隊的精神所在。
7. 收集、整理各式歌曲及團康:
各區可將流行歌曲、兒歌、民歌、軍歌、民謠、國台語老歌、山地歌、客家歌、日本歌、英文歌等分類整理後,錄製成錄音帶,並由各校負責編幾首歌曲的帶動唱,各校再互相學習,在茶會、居家關懷及各項活動中就可即時的派上用場。
除了歌曲外,各區也可將團康活動依手指團康、車上團康,兒童、老人、親子團康、室內、室外團康、歌曲團康……等做整理,在活動中就可即時選擇適用的團康,以提高活動的氣氛和效果。
8. 推展各校的教師聯誼會:
我一直覺得,如果一個學校除了有慈青外,還有老師參加教師聯誼會,那對於要將慈濟這股清流帶入校園裡面而言,無疑將是二股力量。至於推展的方法可以由慈青定期將月刊、道侶,以及慈青、教師聯誼會的行事曆拿給全校的老師及教官,並告知參加的方法,以期有心的老師加入。
另外,也可將有關於教學上的靜思語設計成小卡片,於年節或教師節時敬呈老師,表達對老師們終年教學辛勞之感恩。姑且不論這樣做,有多少老師會因此而加入教師聯誼會,但如果藉此能讓校內的老師們受到靜思語的薰習,並瞭解慈濟的四大志業以及慈青們在校園內做些什麼,其實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9. 設置慈濟書櫃:
在校內各處以及校外商家、素食館擺放月刊、道侶以及慈濟小卡供大家取閱,並在餐廳、活動中心等人潮多的地方置放書櫃,裡面除了月刊、道侶外,還可擺放慈濟出版的書籍和錄音帶,以供全校師生借閱。而書櫃和擺放刊物的地方,必須有人定期整理,否則雜亂無章,反而會給人不好的印象。
10.邀請委員到校演講:
在校內活動方面,可常辦小型演講會,請慈濟委員來現身說法。另外,也可以和學校學務處、課外活動組聯絡,爭取校內週會和固定的演講會,請慈濟委員來演講。
由於演講對象是老師和學生,所以在內容方面就要考慮到取向的問題。
11. 慈青大哥哥、大姊姊:
慈濟教師聯誼會中,有很多是國中國小的老師,慈青可以到這些老師們任課的班級和小朋友聊天、玩活動、做朋友,甚至也可利用假日帶他們做小小志工,讓他們體會到服務助人的快樂,並做他們心目中完好的慈青大哥哥、大姊姊。
12.慈青慈育隊:
有些慈青回去花蓮後,心中有很多的感動,但因為不會表達,以至於無法和旁人分享他參與慈青的心得,殊為可惜。所以,慈青除了要會做慈濟外,還要會說慈濟;很多人進入慈濟的因緣,就是因為聽到慈濟人在講慈濟,心生感動而加入慈濟。像我自己就是因為陳乃裕老師在課堂中講慈濟之因緣而加入慈濟。所以慈青要把握每一個能和別人說慈濟的機會。以我的經驗,要訓練自己會講慈濟,最主要的還是要 “多用心”;從慈濟刊物或上人開示中,多收集一些故事和靜思語,做分類整理(像我目前就一直在收集文章,分類為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等部份,打算輯錄成冊和大家及各校分享)。當然,也可多收集些笑話,以增加演講時的效果。
各區、各校可在平常的活動中,找一些同學上台分享他參與慈青的心得,以訓練每位慈青都能說能講,。縱使這些同學仍無法在大場合中演講,但至少也能和班上同學侃侃而談了。
各區也可成立慈青的慈育隊(或加入委員們的慈育隊),以訓練一批慈青能夠在茶會、幸福人生講座、國小、國中以至大專院校的各項場合中,和大家分享參加慈青的心得。
另外,當前有許多人對慈濟有很多的誤解(如為何國內不救,還要大陸賑災?慈濟已經那麼有錢了,幹嘛還要捐錢給慈濟…..)。各區或各校可在活動中安排師伯師姑和慈青們一起討論這些問題,讓慈青以後碰到類似的問題時,能有婉轉回答的能力。
13.多動腦發揮創意:
以前,在宣傳骨髓捐贈活動時,都是發一本介紹手冊給民眾,手冊內容很詳細,但從頭到尾看完的人卻不多。效果不佳,成本又高,形成了浪費,而另一種單張的骨髓捐贈問答錄,內容則又稍嫌不足。所以屏東區在要宣傳骨髓捐贈活動時,就將手冊內容 取菁華製作成一單張雙面的介紹單,發的時候好發,成本又低,而且由於內容精簡,看的人才會將傳單看完,達到宣傳、介紹的效果。諸如此類,我們能在活動及宣傳上,只要多動一下腦筋,發揮創意,就能以最少花費達到最好效果。
14. 活動宣傳要加強:
現在是一個講求包裝的時代。而在一個活動中,相對於包裝的就是我們的宣傳了。在看過許多活動的宣傳海報後,發現有些海報一眼就能吸引人的注意,有些海報貼放了二、三天卻沒有人察覺。而這二種海報能吸引多少人來參加活動,就有很大的差別了。所以一個活動的成功與否,活動本身固然重要,但宣傳做的好壞也要負一半的責任。
慈青的海報其實可設計出屬於自己的辨識標誌,使別人一看就知道是慈青的海報。在設計出一個好的版面後,格式就可以固定下來(就像我們骨髓捐贈海報都是統一格式一般),爾後只要填上活動內容、時間、地點即可(但海報底色要變化,否則會讓人以為是原來尚未撕下的舊海報)。海報也可設計為立體,或貼上活動情形的照片,以增加吸引力,甚至在海報上可有置放報名表、回函及筆的設計,增加同學的方便後,也就增加了同學參加的可能性。海報貼上後,要遠近前後的反覆走幾次,看自己的海報在一片的海報中是否醒目。在活動結束後要即時撕下海報,否則褪色或掉落地面,慈青反而會給人不好的印象。
在有了吸引人的版面後,可各區或全省設計成四、五種不同的油印海報(一年更換一次版面),各校活動宣傳時就可派上用場。油印的海報大量印製後,其實成本並不高,而且吸引人的效果、予人的感覺以及節省時間都要比手繪海報來的好,可以試試看。另外,海報也可製作成大小不同的版面,像我們骨髓捐贈的海報有大的、有小的,甚至有長條形的,以因應不同場合貼放。在海報這方面,可請教台北的黃文欽師伯。
15.資源回收:
不少慈青想要在學校長期的辦資源回收,但因為人力不足,而造成實行上的困難。其實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不見得一定要辦長期的資源回收。可一個月辦一次,或期中考、期末考、畢業考後,辦一次全校性的資源回收, 效果可能會更好些。尤其學期結束前和畢業生離校前,都會 “大清倉”丟掉很多東西。如果在這個時候辦資源回收,就可回收不少東西,像紙張、講義、舊衣、舊日用品……等,這些數量是相當可觀的。
資源回收更積極的一個層面,不是銷毀再製,而是物盡其用,所以資源回收後,還可辦好書交換、跳蚤市場的活動(甚至可免費提供給需要的同學或我們的感恩戶),以充分達到資源回收的目的。
16. 注重人才培育:
活動固然要盡力辦好,但活動辦的再好,如果忽略人才的培育和社團的傳承,那社團的好只是短暫的。一般而言,社團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位能力很強的領導者,在他任內就會不斷的辦大型活動,但卻可能忽略了人才培育。或許在他任內,社團會給人很盛的感覺,但如果接任者能力並不是那麼強,那卸任後,就會造成人才的斷層,社團走下坡的情況,而這種起起伏伏的情況對社團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致命傷。
以我在學校參加的山服社為例,有一年我們辦了一次大型的山地文化之夜(屏東各大專、高中原青社及我們學校。表演舞蹈,人數多達百餘人),在附近鄉鎮都造成了轟動,也為學校大大提高校譽,然而我們卻因為全力投入這個活動,以致忽略照顧新生,造成社團的斷層和危機。後來我們才體會到,為辦大型活動而忽略社團的根(人才培育),實在是得不償失。
所以一個社團要能長遠穩定的發展,活動本身和人才培育就如人之手足,缺一不可啊!
17. 活動多寡量力而為:
活動不要辦太多,會議不要開太多,太多的活動和會議會形成社團過度的負擔,間接造成人員流失,反而對社團發展有不利影響。很多幹部在卸任後就消失了,或許就是因為任內,社團給他太多活動與壓力,造成心力憔悴,所以卸任後想休息才萌生退意吧!
上人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同樣的,活動要重質不重量。活動不要辦太多,但沒有壓力(即不用去寫計劃書、分配工作等)的小型聚會倒可以常舉行,如大家中午固定在餐廳一起用餐,一方面聯絡感情,一方面有什麼新訊息,很快就能知道,並可節省許多開會或討論的時間。
18. 以人為本多付出關心:
慈濟是以人為關懷對象,而不是以活動為關懷對象,活動只是一個媒界和管道。所以在辦活動時,不要只是關注活動,也要關懷社團內的每一個人。慈青之所以成為慈青,很少有人是因為像師伯師姑們對慈濟有很強烈的使命感而留下。他們留下的原因,除了覺得在這可以服務別人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在這個大家庭裡有著許多的感動,和營隊活動中彼此真誠的關懷而留下。
但他們從花蓮回來後,可能在學校就體會不到在花蓮的那份感動和關懷(因為其他人都在忙著辦活動),所以很自然就離開了。很多幹部在卸任後就消失,或許是因為他們覺得當幹部時只是在辦活動,而不是在做慈濟吧!
做慈濟有的是關懷和喜悅,辦活動有的只是責任和壓力。所以社團負責人要多給幹部一份關懷,尤其社團對於卸任幹員的關懷更是不可少。很多卸任幹員覺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因此在卸任後不知如何幫忙,久了自然就消失了。所以除了要付出關懷外,社團要給這些卸任幹部一個可以幫忙的方向(例如現任幹部辦活動,卸任幹部幫忙關懷新生;現任負責人策劃活動,卸任負責人幫忙關懷幹部等)。
慈濟是一個以人為關懷對象的團體,所以,社團內大家要彼此付出關懷,大家的心才會留下,心留下人才會留下、人留下、社團的根才能綿延不斷的發展。
19. 活動結束後多投稿:
活動結束後,要鼓勵同學多投稿,甚至主辦人也寫下心得投稿,一方面整理成冊後,可做為社團記錄,另一方面也可和其他慈青分享自己區內或學校的發展經驗。
活動的心得除了可用文字記錄下來外,也可以製作廣播節目的方式,用錄音帶記錄下來,在文物展或一些活動中就可派上用場,甚至可寄到廣播組,說不定那天的節目中還會播出呢!
20. 協調會、檢討會和計劃書、檢討報告:
一個活動除了活動本身外,事前的協調會與事後的檢討會,對於活動的成功與否都是非常重要的。自己參加過許多社團活動,一直覺得在每一次活動的協條會和檢討會中,都讓我學習到很多很多東西。
在協調會中,我們由負責人寫好的計劃書裡,可以知道一個活動是如何成形的,並可以學習到如何籌備活動、分派任務、以及協調各組工作。開協調會時,每個人也可以針對計劃書提出建議,讓活動辦得更好。
開過協調會後,理論上活動應該是可以辦得很好,但在活動進行中,一定會出現一些我們事先沒有想到或是無法掌握的狀況。在檢討會就可以提出來檢討。
我覺得,從一個開過協調會,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的活動,到進行時仍會出現一些狀況,這之間過程的檢討中,真的讓我學習到很多很多。
為什麼別人有想到這些建議或這些缺點?為什麼別人會從這個方面想到這些問題?只要在開會時多提出這樣的疑問,對我以後在辦活動上,會有很大幫助的。所以一般人蠻怕開會的,我卻很喜歡開會,因為一個有效率、有結果、達成共識的會議,真的可以讓我們有很多的收穫。
另外,除了會議本身,我覺得會議的文書資料(如計劃書、檢討報告)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會議的結果如果沒有用文書資料保存下來,那會議只對當時那個活動以及有參加會議的人有幫助,對以後的活動及以後的人則毫無助益。所以會議結束後,要確實把會議內容及結果用文字記錄下來。
如果每個活動都有計劃書並保存下來,那以後的學弟妹們辦活動時,就不用從零開始,盲目去做,就會累積以前活動的菁華,並避免同樣的錯誤,把活動辦得更好。
我一直覺得一個活動,只要能避免以前的檢討報告中之錯誤,那這就會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活動。有句話說:「成功的人是以別人的錯誤為經驗,一般人是以自己的錯誤為經驗,失敗的人則是在錯誤後仍然學不到經驗」。既然前人已犯了錯誤,付出了代價,我們就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否則他們犯的錯就太不值得了。所以,活動前要參考以前所留下的資料,才不會每次活動從零開始,犯相同的錯誤。
有這些文書資料後,保存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按照年度或性質分類建檔外,最好二、三年要把保存資料整理一次,刪去報告中相同、重覆的部份,擷取精華,用電腦打字濃縮成一份精簡的報告。這樣除了節省保存資料的空間外,也可讓以後的人看到一大堆資料,也都會放棄不看的。

《心得分享》
提完一些工作上的實務經驗後,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我加入慈青後的一些心得吧!記得快畢業時,有些人問我,慈青在校園裡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都會和他們分享二個小故事。
重考大學那年,有一次要去補習,走過台北火車站旁的一個天橋,發現兩個小朋友躺在天橋上睡覺,旁邊放一個鐵盒,裡面有一些散置的零錢。我就過去問他們為什麼睡在天橋上,他們說爸爸常打他們,所以不敢回家,只好睡在天橋上。後來我正要幫他們買早點時,就有一位中年男子走過來瞭解兩個小朋友的狀況。而在我之前都沒有人駐足留下來關心,直到我主動去關心後,才有其他人的加入。
另一個小故事,同樣的是發生在台北火車站附近。有一次晚上補習完要回家時,在一地下道前見到了一單眼失明、步履蹣跚的老人,我就趨前扶他下地下道,才知他住在花蓮,被子女遺棄而到台北找親人依靠,講著講著,有一年男子就走過來關心那位老人家,但在我之前,卻不曾有人去扶他一把或關心他一下。
從這二件事情,讓我深刻體會到,這社會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麼冷漠無情,而是大家已怯於去付出對別人的關懷;我覺得在目前這樣一個功利的社會中,大家都有一種很奇怪的心態,就是不敢去幫助別人,怕別人會投注異樣的眼光。不少人就是因為礙於別人的眼光而不敢去幫助別人,一直要等到有一個人、甚至一群人去做了後才會加入。
在慈濟,所有人都能發揮生命功能,把握每個機會去幫助別人;在慈濟,助人是一件很自然的事,甚至大家都「為善競爭」,搶著去做好事。正因為大家加入慈濟後,能發揮已隱藏、壓抑許久的「惻隱之心」,做自己良知本性想要做的事,所以大家做慈濟都做得很歡喜。
由以上二件事讓我覺得,很多事不是大家不會,而是大家不敢或是沒有想到可以如此去做。所以我覺得,我們慈青是一個起頭者、是個種子、是個火苗。在校園裡面,我們慈青就是要以身作則去做事、去主動關心別人,漸漸的影響周遭的同學,甚至整個校園,把慈青這股清流帶到校園裡。
附帶一提,在剛才那件事之前,我還沒加入慈青,否則我會把當事者資料轉介給師伯師姑,請他們協助處理。
另外,我們慈青不同於一般社團,我們除了可和一般社團學習到活動技巧、領導統禦外,最主要的還是在於我們有個精神上的導引;所以,如果我們在社團的推展中,還不斷的起爭執、煩惱、不能學習到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話,那我們就失去參加慈青的意義了。
記得有一次到台中分會時,恰巧聽到一件事,有一位師姑於兒童精進班慶祝母親節的活動中,構思一個節目,她準備了很久,就期待那天的演出,當天臨時因為整個活動的關係,那個節目必須取消,由另一位師姑的節目代替。結果那位師姑不僅毫無怨言,且知道這樣的變動對整個活動更好時而全力的配合,真的讓我很感動。
還有一次在屏東慈青辦的迎新宿營活動中,紀媽咪剛好到屏東要參加幸福人生講座,高雄林景猶師伯就把他國際賑災課程的時間讓出來,讓紀媽咪和屏東慈青分享經驗,師伯不為自己私心只為活動整體利益著想的精神,也讓我感動良久。
師伯雖然沒有上台演講,但已為我們「什麼是慈濟人」做了一次最好的現身說法。
我們在社團工作的推展上,不樣去計較誰做的多、誰做的少。因為如果你把慈濟當做是自己的志業,那你做的多,不就代表你為慈濟多盡一份心力嗎?上人說:「盡多少本份,得多少本事」,抱著盡本份、得本事的心態去做,不管事多或事少就不會有抱怨的心,而能做得歡喜自在了。
另外,我發覺有一些較資深的慈青,學習心態反而較差了;這也不願學,那也不願做,好像自己什麼都會了似的,反而愈學愈退步;上人說:「用心就是資深」,如果資深慈青不能常保當時的初發心,不再精進,那我們如何帶新進的慈青呢?不多久就要被他們超過了。
還有,在活動中會有一些比較顯眼的人,我門不要去羨慕、甚至嫉妒他。上人說:「與其羨慕別人的才能,不如發揮自己的良能」,慈濟是個大團體,須要每一個人的配合才能完成其各項志業。每個人在這個大家庭中都有他的貢獻,只是方式、過程不同而已。
如同迎風搖 的花朵固然美麗,但讓它美麗的真正原因,卻是在地底下不為人所知的根。慈濟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果,正是因為有一群人在默默的付出啊!所以,對於那些活動力強的人,不要去嫉妒,而應該抱著「慈濟有這些人,真好」的心態才是。
有些學校可能會發生慈青和佛學社有隔閡的現象,但我想說的是,大家都是「為佛教、為眾生」,所以不要分彼此;活動內容或許不同,但大家為佛教為眾生的心卻是沒有差別的。只是一個是從悲門入,一個是從智門入;一個是解、一個是行;一個重福、一個重慧而已。就像我們必須有二腳才能行走、有二手才能做事、有二眼二耳才能看得更多、聽的更廣一般,我們也要解行並重、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才能使我們在菩薩道上走得更好更穩。
所以慈青可主動與佛學社交誼,有活動時互相通知、邀請、支援,甚至合辦,或縱使不能做到如此,至少在他們有慶祝活動時,我們也貼個海報以表示祝賀之意。總之,不要讓學校同學看到同屬佛教的社團還有爭執,那我們就太對不起佛陀了。
接下來和大家提提慈青十戒,或許大家看到「戒」字,就感到很害怕。其實我們不應該把戒看成是一種約束和規範,而是一種導引與指南。就像我們小時候,媽媽常叫我們不要玩火、不要到馬路上玩、不要……,那時覺得媽媽很煩、很囉嗦,為什麼要管那麼多,但是當我們長大,甚至自己當爸爸媽媽時,我們也會對自己的小孩重覆以前這些我們不喜歡聽到的話,而這時候我們也才知道,原來小時候媽媽對我們說的那些話都是為我們好。
所以,一件好的事,有智慧的人來看,是一種導引和指南,但在幼稚的人來看,卻是一種約束和規範了。
大智慧者佛陀,他知道犯殺盜淫妄對我們是不好的,所以訂出了五戒來讓我們過得更好。上人也是大智慧者,他為了配合當前社會的現況,另外再多加了五戒,以讓我們有所依循,所謂「愛之深,戒之切」啊!
我們就像在陸面上行走的旅人,佛陀和上人就像在天空中鳥瞰的覺者。他們清楚的鳥瞰了我們未來的人生,也指引了我們方向,告訴我們前面雖然是一片沙漠,但是後面有個綠洲。如果我們不顧他們指引的方向,自己走自己的,那前面雖然是一片美景,後面可能就是懸崖絕壁了。
或許我們目前智慧還不夠高,不能瞭解慈青十戒對我們的好,但身為一個慈青,希望大家還是要能儘量遵守才好啊!


當兵後,發現資深、資淺的班長或士兵,很容易一眼就看出來,這就是經驗的多寡所造成的不同吧!
同樣的,希望大家加入慈青後也能夠有所進步,加入一天,有一天的收穫;加入一年,有一年的成長,要能夠讓別人覺得你加入慈青後有所改變,才是加入慈青的一個重要意義吧!
我目前在金門服役,雖然偶有鬱卒,但大致來說,每天都過得很快樂。除了我常飲用慈濟四神湯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當時我在新訓中心要抽籤時,我就發願要到一個能發揮生命功能的地方,結果就抽到了金門,我就想,那我就推展慈青吧!所以我不僅是抱著盡義務的心態服兵役,更是以執行任務(推展慈青)的心態而來金門,自然就很快樂。雖然因為自己是軍人的身份,推展上有些不方便,但我仍會努力以赴的。慈濟真是一個大家庭,到處都有慈濟人。我到金門後沒多久,就與金門的二位委員聯絡上,在生活上受到他們很多照顧,有活動時我也可以參加幫忙,感覺就好像在臺灣一樣,沒想到來金門也能做慈濟。
慈青愈來愈多,畢業後服役的慈青也會愈來愈多,不論慈青以後是在本島或外島服役,希望大家都能主動與部隊附近的師伯師姑聯絡(可透過當地的分會或聯絡處來查詢),一方面生活上可就近的有個照應,一方面若有茶會或其他活動也可參加。
希望在校慈青也能掌握各校服役慈青之動向、服務單位、信箱號碼,將資料給各縣、市師伯師姑,由師伯師姑主動和在附近服役之慈青聯絡,這樣,慈青在當兵時就不會虛度二年,而是換個身份、換個地方做慈濟而已。
另外,有新訓中心(如金六結、成功嶺、衛武營….)的各縣市的分會,可由師伯師姑於會客日去探望該中心受訓的所有慈青,也可於寒暑假去成功嶺探望參加大專集訓的慈青。
看看篇幅,我該收筆了。寫了這麼多,最主要的還是想和大家多分享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也希望每位慈青都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以讓慈青能夠更進步、更成長。
慈濟不是服務業,而是服務的志業,所以更需要一股熱忱,希望大家把慈濟當成一生一世的志業,生生世世的家業,精進再精進,也希望大家在這條菩薩道上「多用心」啊!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加入慈濟三年多的心情,我想就是「感恩」吧!感恩所有人,感恩所有因緣的成就……,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做結語,還是一句「感恩」吧!

《寫於民國82-83年間》+

************************************************************************************************

(我的文章,除非特別註明,不然您都可以直接COPY轉寄,或是請大家直接瀏覽我的網站。因為文章寫下來,如果讓您感動,那麼能夠讓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只是有一點要求,請您務必完整COPY再轉寄,不然可能會以偏蓋全,還有就是要註明出處(也就是我的網站,當然,轉貼的更要註明出自哪裡)。最近一些關於導師的文章,例如轉播的心情等等,您都可以轉寄喔)


(訂閱電子報:您只要進入YAHOO,點選下方「電子報」的項目,然後用「電子報查詢」,鍵入「大愛主播」四個字,就可以查詢到我的電子報。或是您直接進入這個網址http://tw.letter.yahoo.com/search.php,再用「電子報查詢」也可以。接著在「用愛看世界-大愛主播倪銘均」處,點兩下滑鼠,進入後就可以訂閱。)

(如果您還沒有看過「寫在網站週年之前」請您先瀏覽一下,提供意見,感恩)

(有網友問,可否把我的網站設在「好站連結」,當然沒問題,歡迎連結。最近有人說,無法連結到我的網站,您只要用YAHOO、GOOGLE、OPENFIND、MSN、HiNet、Don-Net、PCHOME、SEEDNET、APOL、番薯藤,鍵入關鍵字「大愛主播」「用愛看世界」「倪銘均」都可以搜尋到我的網站)

(想瀏覽全部文章,點選右側「每月文章匯集」下面的「文章列表」即可。如果您是第一次瀏覽我的網站,建議您先看一下右側分類中「關於銘均」裡的「寫在最先」以及「你可以更靠近倪銘均」)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台灣時間中午12:00
和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倪銘均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aait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愛主播倪銘均 的頭像
    大愛主播倪銘均

    大愛主播倪銘均的部落格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