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孝道與善道(釋證嚴)
2005.08.16 中國時報名家論壇

「尊親開顏笑,一家樂融融」,這幅孝親圖的畫面,現今社會已 經難得見到。

人生百善孝為先,儒家提倡孝道,佛教對於孝道也很重視,經典中不斷倡導,譬如《父母恩重難報經》中提及,父母對子女的恩情天高海闊,子女「左肩擔父,右肩擔母」,即使磨破肩膀深可見骨,也不足以報答父母恩情。


《論語》中,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可見孝順首要敬重父母。

做子女的除了奉養父母、照料生活起居之外,還要時時陪伴著他們,心誠意敬地讓父母歡喜,這是基本的孝;更進一步能夠為父母發願利益眾生,這是長養父母的慧命,引導父母力行於善,超越凡夫的心態,走入聖道,才是最重要的大孝。

在醫院中常可看見人生百態,像最近新店慈濟醫院有一位六十多歲的王先生因病住院,子女都很細心照護,一家和樂融融,令人感到很溫馨。

這位王先生年輕時,家境清貧又要撫養五個子女,別人做一份工作,他做三份工非常辛苦,仍堅守做父親的本分,撫育孩子長大成人。

兒女們都知道父親的苦楚與付出,而能知恩、報恩。父親住院,即使經濟能力許可僱請看護,然而五名子女堅持不假他手,輪流來照顧,而且對父親輕聲細語、細心體貼,一家孝悌真難得。

在社會上也有默默行孝、行善,值得作為楷模的人,更應廣受表揚,讓這種良善的榜樣,形成一股美的風氣。

我認識一位高居士,他家兄弟眾多,他們的母親年歲已大,兄弟們天天輪流陪伴媽媽爬山健身,那分細心呵護,現在真的少見了。兄弟們非常合心,不曾生起糾紛或口角,以「和」供養母親,讓母親安然自在地生活。

高居士不但孝親,更能投入社會利益人群,不久前隨慈濟團體至大陸貴州發放,出門前向母親辭行時,母親還好好的;到了貴州,卻接到母親無疾而終的消息。

問他要不要趕回來奔喪?他表示,母親的後事,有家人關照,還有慈濟人也會幫忙,既然已經投入為善的行列,就要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在發放時,他看到許多窮困老人家,接過他雙手奉上的物資,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知道他們有了這些物資,足以溫飽一段時日,就稍稍彌補喪母的悲傷。

雖然他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在發放工作結束後趕回來,母親的後事已經辦得差不多了,但他這是為母親累積功德,因為母親給予健康的身體,讓他能夠行善,利益眾生;他並沒有為了母親的喪事半途折返,一心向前走,不但為自己,更為母親廣結善緣,這是超越小愛的大孝。

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現代「孝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要身體力行經典中的道理,好好地體會人生價值觀。唯有明白真正的人生道路首重為孝,孝道走得通,善道才會毫釐不差,到達人生至善至美的目標。(作者是慈濟基金會創辦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愛主播倪銘均 的頭像
    大愛主播倪銘均

    大愛主播倪銘均的部落格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