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均書摘(親愛的安德烈)
這本書很棒,推薦您閱讀。(天下出版)
有一次我去演講,在松山機場的書店,遇到戴著墨鏡的龍應台,她看了一下展示的書以後,打了一通電話請人補書《親愛的安德烈》,這次看到她的這本書,覺得很棒,受益良多。
作者簡介
龍應台:33歲寫《野火集》,34歲第一次做母親,從此開始上「人生」課,至今未畢業,且成績不佳。
安德烈:1985年12月生於台灣,8個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秋進入香港大學經濟系,認為經濟學很「好玩」。
36封21世紀的家書 代與代之間最好的禮物
1.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列。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MM
2. 「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路、我的世界呢?你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為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安德列
3. 假期中會面時,他願意將所有的時間給他的朋友,和我對坐於晚餐桌時,卻默默無語,眼睛,盯著手機,手指,忙著傳訊。
4. 有一天,在臺北一家書店排隊付帳的時候,一個中年男人走過來跟我握手,用低沈的聲音說,「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兒子會形同陌路,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和對方說話。」他的神情嚴肅,眼中有忍住的淚光。
5.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我們的通信,彷彿黑夜海上的旗語,被其他漂流不安、尋找港灣的船隻看見了。
6. 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
7. 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8. 假使我們三年前沒開始做這件事,我們大概就會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只是繼續過日子,繼續重複那每天不痛不養的問候:吃了嗎----嗯,功課做了嗎----嗯,沒和弟弟吵架吧----沒,不缺錢用吧----嗯。。。安德列
9. 我的十八歲,安德列,是一九六九、一九七零年的台灣。你或許驚訝,說,MM,那一年,阿波羅都上了月球了,你怎麼可能這樣完整地什麼都「不知道」?不要忘記一個東西,叫城鄉差距。愈是貧窮落後的國家,城鄉差距愈大。我的經驗是一個南部鄉下漁村的經驗,和當時的臺北是很不一樣的。更何況,當時的臺北也是一個閉塞的小城啊。全台灣的人口一千四百萬,國民平均所得只有二百五十八美元。台灣,還屬於所謂「第三世界」。
10. 對那裡頭的許多人,尤其是有個性有思想的個人,譬如雷震、譬如殷海光──你以後會知道他們是誰,生活是抑鬱的,人生是浪費的。可是整個社會,如果歷史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鬱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因為,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你沒發現,經過納粹歷史的德國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沈一點嗎?
11. 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你懂嗎,安德列?
12. 而你們這一代,安德列,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網絡讓你們擁有廣泛的知識,富裕使你們精通物質的享受,同時具備藝術和美的薰陶。我看你和你的同學們會討論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正義問題,你們熟悉每一種時尚品牌和汽車款式,你們很小就聽過莫劄特的「魔笛」、看過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去過紐約的百老匯、欣賞過臺北的「水月」也瀏覽過大英博物館和梵諦岡教堂。你們生活的城市裡,有自己的音樂廳、圖書館、美術館、畫廊、報紙、游泳池,自己的藝術節、音樂節、電影節。。。你們這一代簡直就是大海裡鮮豔多姿的熱帶魚啊。但是我思索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你們這一代「定錨」的價值是什麼?終極的關懷是什麼?你,和那個甘肅來的疲憊不堪的少女之間,有沒有一種關連?我的安德列,你認為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在乎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說,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為熱帶魚只為自己而活?
13. 青春歲月,我們的生活信條就是俗語所說的,「性、藥,搖滾樂」。只有偽君子假道學才會否定這個哲學。
14. 安德列,請你告訴我,你信中所說「性、藥、搖滾樂」是現實描述還是抽象隱喻?儘速回信。MM
15. MM,能不能拜託拜託你,不要只跟我談知識份子的大問題?生活裡還有最凡俗的快樂:「性、藥、搖滾樂」當然是一個隱喻。 我想表達的是,生命有很多種樂趣,所謂「藥」,可以是酒精,可以是足球或者任何讓你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我想從佛洛德開始我們就已經知道人類是由直覺所左右的。「搖滾樂」不僅只是音樂,它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味的總體概念:一種自我解放,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對不可知的敢於探索,對人與人關係的聯繫加深。。。安
16. 德語有個說法:「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麼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那麼你就是個沒腦的人。」
17. 我接到一封讀者來信。一個十八歲的香港女生問我時間是怎麼花的,我讀什麼書、想什麼議題、朋友相聚時討論什麼話題等等。我嚇一跳,嘿,她真以為我是個虛矯的知識份子?我當然偶爾會去思考一些嚴肅的大問題--- 一個月裡有五分鐘吧,當我無聊得要死的時候。。。
18. 你知道飲酒時的碰杯怎麼來的嗎?中世紀時,如果你要害死一個你恨的人,你就在他喝的啤酒裡下毒。很多人是這樣被毒死的。所以就開始流行碰杯,厚厚的啤酒杯用力一碰,啤酒花濺到別人杯裡,要死就跟對方一起死。
19. 譬如你說,你特別看重你和朋友同儕相廝守相消磨的時光。我不反對。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
20. 席慕蓉阿姨(記得嗎?那個又寫詩又畫畫的蒙古公主)曾經說,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裡沒接觸過大自然,譬如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她就沒辦法教他美術。因為,他沒第一手接觸過美。中國有一個我非常欣賞的作者,叫沈從文,他的文學魅力,我覺得,來自他小時翹課,到街上看殺豬屠狗、打鐵磨刀的小販,看革命軍殺人、農民頭顱滾地的人生百態。在街上撒野給予他的成熟和智慧可能遠超過課堂裡的背誦。
21. 問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真的。
22. 這個德國片子叫做《好日子過去了》。三個年輕人,覺得社會很不公平,想繼續七十年代德國左派“赤軍連”的革命精神,只不過,“赤軍連”用暴力試圖去實現他們的理 想,這三個人想用非暴力的方式。他們闖進富人的豪宅,但是不拿東西也不破壞,只是把豪宅裡的傢俱全部換位元,然後留下一張紙條,“好日子過去了!”他們“恐嚇”富人的意思是:“再多的錢也幫不了你們,我們進來了。 ”三個人之一用自己的破車曾經撞到一個富人的賓士車,所以欠了一筆修車賠款。有一天夜裡,發現他們所闖入的豪宅正巧是這名賓士車主的家,正巧他們又被這個人撞見、認出了。所以他們不得已只好將這人“綁走”,也就是說他們成了“綁匪”。躲在阿爾卑斯山的破木屋裡,幾個人開始交談。他們發現這名富人竟然也曾經是個六七十年代的“憤怒青年”,曾經充滿改造社會的理想和鬥志。三個人逐漸反省,覺 得他們的“綁架”行為其實不符合他們所立下的理念,想把人放走;而被綁者回憶起自己的“憤怒”歲月,也表示不會報警,而且債也不要討了。但是富人一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卻改變主意,馬上報了警。員警循線追到了三人的住處,發現已經搬空,只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有些人,永遠變不了。 ”電影的最後是這三個人闖進一個電視臺,把頻道關閉。他們認為電視是愚民最徹底的工具。
23. 香港是全世界發達社會中貧富不均第一名的地方,每四個孩子之中就有一個生活在貧窮中。我很喜歡香港,但是它的貧富差距像一根刺,插在我看它的眼睛裏,令我難受。但是,我能做什麼呢?我不能給那個瞎了一隻眼的老媽媽任何東西,因為那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我能做什麼呢?
24. 去年夏天我去爬黃山。山很陡,全是石階,遠望像天梯,直直通進雲層裏。我們走得氣都喘不過來,但是一路上絡繹不絕有那駝著重物的挑夫,一根扁擔,挑著山頂飯店所需要的糧食和飲料。一個皮膚黝黑、眼睛晶亮的少年,放下扁擔休息時,我問他挑的什麼?一邊是水泥,一邊是食品,旅客要消費的咖啡可樂等等。他早晨四點出門,騎一小時車趕到入山口,開始他一天苦力的腳程。一路往上,路太陡,所以每走十步就要停下喘息。翻過一重又一重的高山,黃昏時爬到山頂,放下扁擔,快步往回走,回到家已是夜深。第二天四時起床。如果感冒一下或者滑了一跤,他一天的工資就沒著落了。他的肩膀被扁擔壓出兩道深溝。挑的東西有多重?九十公斤。他笑笑。一天掙多少錢?三十塊。安德列,你知道三十塊錢是三歐元都不到的,可能不夠 你買三球霜淇淋。到了山頂旅館,我發現,一杯咖啡是二十元。我不太敢喝那咖啡。但是不喝,那個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難呢?
25. 你有沒有想過,歐陸國家為什麼社會福利佔了 GDP的 45%,而美國卻只有 30%?這和他們對貧窮的價值認知有關。 60%的歐洲人認為貧窮是環境所迫的,卻只有 29%的美國人這樣看。只有 24%的歐洲人同意貧窮是個人懶惰所造成的,卻有 60%的美國人認同這種觀點。比較多的人認為貧窮是咎有應得,或者比較多的人認為貧窮是社會責任,就決定了這個群體的制度。
26. 海嘯的悲慘震動了世界,國家在比賽誰的捐款多,背後還藏著不同的政治目的。真正的道德態度,其實流露在平常時。我看見 2003年各國外援的排名(以外援經額佔該國 GNP比例計算): 你看,二十二個對外援助最多的國家裏,十七個是歐洲國家。前十二名全部是歐洲國家。為什麼?難道不就因為,這些國家裏頭的人,對於社會公義,對於"人饑己饑"的責任,對於道德,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這些國家裏的人民,准許,或說要求,他們的政府把大量的錢,花在離他們很遙遠但是貧病交迫的人們身上。他們不一定直接去捐款或把一個孤兒帶到家中來撫養,就憑一個政治制度和選票已經在進行一種消極的道德行為了。
27. 歌德在維茲拉小城第一次見到夏綠蒂,一個清純靜美的女孩,一身飄飄的白衣白裙,胸前別著粉紅色的蝴蝶結,令他傾倒。為了取悅於夏綠蒂,他駕馬車走了十公里的路,去給夏綠蒂生病的女友送一個橘子。愛而不能愛,或者愛而得不到愛,少年歌德的痛苦,你現在是否更有體會了呢?可是我想說的是,傳說四十年後,文名滿天下的歌德在魏瑪見到了夏綠蒂,她已經變成一個身材粗壯而形容憔悴的老婦。而在此之前,歌德不斷地戀愛,不斷地失戀,不斷地創作。二十三歲初戀時那當下的痛苦,若把人生的鏡頭拉長來看,就不那麼絕對了。
28. 你是否也能想像:在你遇到自己將來終身的伴侶之前,你恐怕要戀愛十次,受傷二十次?所以每一次的受傷,都是人生的必修課?受一次傷,就在人生的課表上打一個勾,面對下一堂課。歌德所做的,大概除了打勾之外,還坐下來寫心得報告──所有的作品,難道不是他人生的作業?從少年期的「維特的煩惱」到老年期的「浮士德」,安德列,你有沒有想過,都是他痛苦的沈思,沈思的傾訴?
29. 德國中學分成三股,你知道的,“主幹中學”(五年級到九年級),是最基本的國民基礎教育,學生畢業之後通常只能開卡車、收垃圾、做碼頭工人等等,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實業中學”(五年級到十年級),主要是職業教育,培養各種工匠技師,從麵包師、木匠鎖匠到辦公室小職員,都是這裡出來的;然後是 Gymnasium“完全中學”(五年級到十三年級),等於是大學的先修班,培養將來的精英。我們的學校是一種綜合中學,三股都在一個校園裡。我所看見的打架,基本上都發生在“主幹中學”的班裡,這些學生很多來自低薪家庭,多半是新移民――來自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的穆斯林。移民有很多適應的困難,所以,很多學生也來自問題家庭。好,你現在明白我的反感了吧?為什麼“主幹”那些學生被刀子追殺的時候,你不在乎,“完全中學”的學生被打了一個耳光,你就突然這麼緊張,這麼鄭重?
30. 很久沒回臺北了。昨天回來,就專心地看了一個多小時電視新聞。那一個多小時之中,四、五個新聞頻道轉來轉去播報的都是一樣的新聞內容,我綜合給你聽:
a. 天氣很冷,從來不下雪的地方也下雪了。人們成群結隊地上山去看雪。但是因為不熟悉雪所以衣服穿得太薄,於是山村裡的小診所就擠滿了感冒的病患。有四十六個人因為天冷而病發死亡。
b. 半夜裡地震,強度五點九。(是,確實搖得厲害,我被搖醒了,在黑暗中,在棉被裡,等候,然後再睡)。電視報導得很長,鏡頭有:一,超市里的東西掉下來了。二,狗啊、鹿啊,牛啊,老鼠啊,都有預感似的好像很不安。三,有人有特異功能,預測了地震會來,但是預測日期錯了。四,醫院裡護士被地震嚇得哭了。五,有人抱著棉被逃出房子,帶著肥豬撲滿。
c. 有個小偷在偷東西,剛好碰上地震,摔了下來,被逮個正著。小偷偷不到東西是“歹運”象徵,所以他手裡還抓著一條女人的內褲。
d. 天氣冷,人們洗熱水澡,七個人被一氧化碳毒死了。鏡頭:屍體被抬出來。
e. 賓館裡發現兩具屍體。
f. 一輛汽車沖進菜市場,撞傷了十來個人。
g. 一個四歲的小女孩被她的祖母放在豬圈裡養了兩年。
h. 一個立法委員結婚,幾個政治人物去吃飯,他們坐在哪一個位置,有沒有和彼此講話。
i. 街上有遊行示威,反對中共制訂“反分裂法”。鏡頭:老人暈倒,小孩啼哭,綁了蝴蝶結的可愛小狗兒們撲來撲去。
j. 媒體採訪北京的兩會,記者們跑步進入會場,摔倒了。
k. 燈節的燈熄了。
好了,這就是二零零五年三月六日臺灣的新聞內容。北京的兩會氣氛究竟怎麼樣?香港的特首下臺、政制改變的事有何發展?國際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一件也沒聽見。只好上網,然後才知道:敘利亞提議要逐步從黎巴嫩撤兵,伊朗聲言要繼續發展核武,好不容易被搶救釋放卻又被美軍槍擊的義大利女記者認為美軍是蓄意射殺,聯合國發表新的報告,估計二零二五年非洲可能有八千九百萬愛滋病患者,北剛果的部落屠殺進行中,莫爾多瓦今天國會大選,但是反對派指控現任總統壟斷媒體,做“置入性行銷”,而且用員警對付反對黨,是最獨裁的民主……有一個消息,使我眼睛一亮:南美洲的烏拉圭新總統華茲奎茲宣誓就職。
31. 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想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一個有了權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義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不曾經過權力測試而自我信心滿滿、道德姿態高昂的理想主義者,都是不可靠的。
32. 《菩提樹》這首歌是很多臺灣人的共同記憶,因為舒伯特的音樂哀愁,因為穆勒的歌詞美麗,可能也因為,菩提樹在我們的心目中牽動了許多與智慧、覺悟、更高層次靈魂追求有關的聯想。中國在南朝時,也就是1700多年前,引進了菩提樹,種在廣州。我在今年1月到了廣州光孝寺,去看六祖慧能剃度的那株菩提樹,心中仍然萬分的震動。你不知道慧能,我只能比喻,就仿佛你看見馬丁路德親手植的一棵樹吧。 然後我發現,你們根本不唱舒伯特的歌。是的,音樂老師教你們欣賞歌劇,聆聽貝多芬的交響樂,分析舒伯特的《鱒魚》,但是我們在學校音樂課裡被當作“經典”和“古典”歌曲教唱的德國藝術歌曲,竟然在德國的音樂課裡不算什麼,我太訝異了。
33. 舒伯特這首歌的德文名稱是Der Lindenbaum,中文和日文都被翻譯做《菩提樹》,於是當我到了東柏林那條有名的大街,Unter den Linden,以為夾道的應該就是菩提樹了,但是那立在道旁的,卻完全不是菩提樹,而是一種我在臺灣不曾見過的樹。這究竟是什麼樹呢?它既不是菩提,為什麼被譯成《菩提樹》而被幾代人傳唱呢?我花了好多時間搜索資料,查出來Linden可能叫做“椴樹”,但我沒見過椴樹。打聽之後,朋友說北京有我描述的這個樹,於是我搜集了Linden樹的葉片、花、果實,帶到北京去一一比對。總算確認了,是的,舒伯特《冬之旅》中的這首曲子,應該翻譯做《椴樹》。 追究到這裡,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有水井之處必有椴樹,椴樹對一個德國人而言,勾起的聯想是溫馨甜美的家園、和平靜謐的生活、溫暖的愛情和親情。因此歌詞是:井旁邊 大門前面 有一棵 椴樹 我曾在樹陰底下 做過甜夢無數……
34. 舒伯特這個漂泊旅人,憂苦思念的是他村子裡的水井、椴樹,和椴樹的清香所深藏的靜謐與深情。安德列,我被這個發現震住了。因為,“菩提樹”所蘊含的意義和聯想,很不一樣啊。菩提樹是追求超越、出世的,椴樹是眷戀紅塵、入世的。 至今我不知那翻譯的人,是因為不認得椴樹而譯錯,一錯就錯了將近一個世紀;還是因為,他其實知道,而決定以一個美學的理由故意誤譯。如果這首歌譯成《椴樹》,它或許不會被我們傳唱100年,因為“椴樹”,一種從未見過、無從想像的樹,在我們心中不能激起任何聯想。而菩提樹,卻充滿意義和遠思。
35. 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父母親,對於一個20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具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後,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座沒有聲音的老屋,發現它已殘敗衰弱,逐漸逐漸地走向人生的“無”、宇宙的“滅”;那時候,你才會回過頭來深深地注視。
36. 你畢業了。好幾個鏡頭重疊在我眼前:你從幼稚園畢業,因為不瞭解“畢業”的意思,第二天無論如何仍舊要去幼稚園。到了那裡一看,全是新面孔朋友全不見了。你呆呆地站在門口,不敢進去,又不願離去,就站在那門口,小小的臉,困惑、失落。“他們,”你說,“他們,都到哪裡去了?”然後是上小學第一天。老師牽起你的手,混在一堆花花綠綠、嘰嘰喳喳的小學生裡,你走進教室。我看著你的背影消失在門後;你的背著書包的背影。
37. 在那個電光石火的一刻裡我就已經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以後,這樣的鏡頭不斷重複:你上中學,看著你沖進隊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國留學,在機場看著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著你回頭一瞥,你卻頭也不回地昂然進了關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38. 畢業,就是離開。是的,你正在離開你的朋友們,你正在離開小鎮,離開你長大的房子和池塘,你同時也正在離開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種永遠的離開。當然,你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你自己。
39.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40. 在臺灣,每8個初生的嬰兒裡有一個是“外籍媽媽”生的,但是很多臺灣人並不尊重這些“外籍媽媽”的文化和語言越南語、馬來語、菲律賓語……在許多人心目中,這些都是次等的文化和語言,以強勢文化的姿態要求這些“外籍媽媽”們“融入”臺灣,變成臺灣人。我想,如果德國人以強勢文化的高姿態要求我不要和我的孩子說中文,要求我“融入”,變成德國人你覺得我會怎麼反應呢?
41. 所以我在想,全球化的趨勢這樣急遽地走下去,我們是不是逐漸地要摒棄“每一個人一定屬於一個國家”的老觀念?愈來愈多的人,可能只有文化和語言,沒有國家;很可能他所持護照的國家,不是他心靈所屬的家園,而他所願意效忠的國家,卻拒絕給他國籍;或者,愈來愈多的人,根本就沒有了所謂“效忠”的概念?可是不管國家這種單位發生了什麼根本的變化,有了或沒了,興盛了或滅亡了,變大了或變小了,安德列,小鎮不會變。泥土和記憶不會變。我很歡喜你心中有一個小鎮,在你駛向大海遠走高飛之前。
42. (香港爭民主大遊行)一位司機說:「幹嘛遊行?民主不民主跟我有什麼關係?這些人吃飽沒事幹!」
43. 二十五萬人遊行(警方說六萬人),主辦單位好像很興奮,你也說,不錯!可是,MM,這怎麼叫“不錯”呢?你記得二零零三年反伊拉克戰爭的遊行嗎?羅馬有三百萬人遊行,巴塞隆納有一百三十萬人,倫敦有一百萬人上街。而這些城市的人口是多少?羅馬──六百萬。 巴塞隆納──四百六十萬。倫敦──七百四十萬。當然,湧進市區遊行的人來自城市周邊一大圈,不是只有羅馬或倫敦城市裡頭的人,但是你想想,羅馬人、巴塞隆納人、倫敦人為什麼上街?他們是為了一個距離自己幾千公里而且可能從來沒去過的一個遙遠得不得了的國家去遊行,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問題、自己的直接未來。相對之下,香港人是為什麼上街?難道不是為了自己最切身的問題、為了自己的自由、為了自己的孩子的未來?為了自己,卻也只有二十五萬人站出來──你能說這是“不錯”嗎?
44. 聯合國二○○五年的青年失業率的百分比數字: 比利時(二一‧五);芬蘭(二六‧三);波蘭(四一);西班牙(二七‧七);美國(一二‧四);澳洲(二二‧六);法國(二○‧二);義大利(二七);斯洛伐克(三二‧九);英國(一二‧三);德國(一○‧一) 香港十五到二十四歲青年的失業率是百分之九‧七,台灣是百分之十‧五九。而數字不見得精確的中國,是百分之九。你這個年齡的人的失業率,遠遠超過平均的失業率。巴黎有些區,青年人有百分之四十出了校門找不到工作。 然後,如果把青年自殺率也一併考慮進來,恐怕天下作父母的都要坐立難安了。自殺,已經是美國十五到二十四歲青年人的死因第一位。在台灣,也逐漸升高,是意外事故之後第二死因。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說,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國家,青年是最高的自殺群。芬蘭、愛爾蘭、紐西蘭三個先進國家,青年自殺率是全球前三名。
45. 我不喜歡人家抽菸,因為我不喜歡菸的氣味。我更不喜歡我的兒子抽菸,因為抽菸可能給他帶來致命的肺癌。可是,我的兒子二十一歲了,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也為他自己的錯誤承擔後果。一旦接受了這個邏輯,他決定抽菸,我要如何「不准許」呢?我有什麼權力或權威來約束他呢?我只能說,你得尊重共處一室的人,所以請你不在室內抽菸。好,他就不在室內抽菸。其他,我還有什麼管控能力?
46. 我看著你點菸,翹起腿,抽菸,吐出一團青霧;我恨不得把菸從你嘴裡拔出來,丟向大海。可是,我發現我在心裡對自己說,MM請記住,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裡的菸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列嘴裡的菸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著你、奶著你、護著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也他媽的不容易啊。
47. 「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 然後你說,「你會失望嗎?」
48. 我可以現在告訴你,如果你「平庸」,我是否「失望」。對我最重要的,安德列,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裡,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裡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
49. 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50.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51. 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52.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列,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像而活。同樣的,抽菸不抽菸,你也得對自己去解釋吧。
53. 你知道莫斯塔(Mostar)這個城嗎?可能不知道,因為波士尼亞戰爭爆發,這個波士尼亞城市的名字每天上國際媒體時,你才7歲。戰爭打了3年,死了10萬人;戰事結束了,可是心靈的傷口撕開,最難縫合。雞犬相聞的平日鄰居突然變成燒殺擄掠強姦者,荒煙蔓草中挖出萬人塚,萬人塚中發現自己親人的屍骨,都是太恐怖的經驗,何以忘懷。我記得,當時人們最驚異的是,這種因族群而相互殘殺的屬於原始部落的仇恨,怎麼會發生在快要進入21世紀的當下,怎麼會發生在最以文明和文化自豪的歐洲?
54. 我的感覺是,20世紀發生過12年納粹和10年“文革”這兩個文明大倒退之後,波士尼亞的族群相迫害,已經不能讓我驚奇了。我只是在想,當戰爭過去之後,普普通通的太陽堂堂升起的時候,同樣的人還得生活在同樣一塊土地上——他們的成人怎麼再抬起眼睛注視對方,他們的孩子又怎麼再在一個學校裡上課、唱歌、遊戲?
55. 我的疑問,後來就“揭曉”了。1995年,你10歲那一年,和平協議簽下了,可是莫斯塔這個城,裂為兩半。原來的少數塞維爾族被趕跑了,信天主教的克洛艾西亞族住在城西,信伊斯蘭教的波士尼亞族住在城東,中間隔著一個廣場。不同族群的人早上分別到不同的市場買菜,把孩子送到族群隔離的學校去上學,彼此避開路途相遇,晚上坐在家裡看各自的電視頻道。一個廣場隔開兩個世界,準備老死不相聞問。
56. 所以我看到下面這條新聞的時候,確實很驚奇:莫斯塔人在他們的中心廣場上為李小龍的雕像揭幕。波士尼亞跟李小龍怎麼會有關係?原來,當地有個作家,苦苦思索要怎麼才能打破僵局,讓廣場東西的人們重新開始對話,讓這個城市重新得回它正常的生活。他的主意是這樣的:找一個人物,這個人物是天主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同樣熱愛又尊敬的,然後讓莫斯塔的藝術家為他塑一個銅像,放在廣場的中心。這個人物所喚起的集體記憶和情感,可以使城東和城西的人心為之軟,情為之動,逐漸願意握手。這個人物,就是李小龍。
57. 原來,在一兩代波士尼亞人的成長過程裡,不管是天主教還是伊斯蘭教徒,李小龍都是童年記憶所系,在波士尼亞人的心目中代表了“忠誠、友愛、正義”等等美好的價值。藝術家們在揭幕時說,他們盼望波士尼亞人會因為對李小龍的共同的熱愛而言和,也希望此後別人一提到莫斯塔這個城市的名字,不會馬上聯想到可怕的屠殺和萬人塚,而會想到:他們的廣場上站著世界上第一個李小龍的塑像。
58. 去年我們一起去看Sound of Music音樂劇?它在香港被翻譯做“仙樂飄飄處處聞”,在臺灣是“真善美”,風靡了全世界之後又迷住了整個亞洲。“Do-Re-Mi”的曲子人人上口,“小白花”(Edelweiss)的歌人人能哼。在英國,它流行到什麼程度你知道嗎?據說在冷戰期間,英國政府的緊急戰時措施手冊裡甚至說,如果發生核戰,BBC就廣播Sound of Music的音樂來“安定人心”。我一直以為它風靡了“全世界”,到了歐洲以後才發現,這個以奧地利為場景,以德國歷史為背景的音樂劇或電影,德語世界的人們根本不太知道,大部分的人們,沒聽說過;大家以為是正典奧地利“民歌”的“小白花”,奧地利人沒聽過,它純粹是為劇本而寫的百老匯創作歌。哈,我所以為的“全世界”,只是“英語世界”罷了。
59. 你們三個小傢夥對Sound of Music的反應,讓我吃驚,也使我明白了為什麼美國音樂劇這個表演形式在歐陸一直流行不起來,用你的話來說,它放了太多的“糖”,太“甜”。但是我在想,可能太“甜”只是原因之一,更裡一層是不是還有文化“簡化”的反作用?譬如,身為東方人,我從來就不能真正喜歡普契尼的圖蘭朵公主或蝴蝶夫人。並非“過甜”的問題,而是,它無可避免地把東方文化徹底“簡化”了,對生活在東方文化內的人來說,這種“簡化”令人難受。
60. 哈伯瑪斯的學生,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曾經說,Kitsch就是緊緊抓住一個假的感覺,把真的感覺稀釋掉。昆德拉的說法更絕:Kitsch讓兩顆眼淚快速出場。第一顆眼淚說: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動了!第二顆眼淚說,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動的感覺實在太棒了,跟全人類一起被感動,尤其棒! 使Kitsch成為Kitsch的,是那第二顆眼淚。《不可承受之輕》
61. 老英雄,九十歲了,在紀念會上演講,人們要知道他當年在叢林裡作戰的勇敢事蹟。他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拿著麥克風的手有點抖,他說,「老,有三個特徵,第一 個特徵是健忘,第二個跟第三個──我忘了。」 他的幽默贏來哄堂大笑。
62. 菲力浦和我在香港生活了兩年,從他的十四歲到十六歲。有一天,一群朋友剛離開,他說,“媽,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你的華人朋友的特徵?”我說沒有。他說,“就是,當他們要問我什麼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是看著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卻用第三人稱‘他’來稱呼我。 ”
63. 觀察下一次朋友來的時候所做的舉動。結果是這樣的:教授甲進來,我介紹:“這是中文系甲教授,這是我的兒子菲力浦。”他們握手。然後,甲教授對著我問:“好俊的孩子。他會說中文嗎?”我說,“會,說得不錯。”甲教授問,“他幾歲?”眼睛看著我。我說,“十五”。甲教授說,“他讀幾年級呢?”眼睛看著我。我說,“你問他吧。”甲教授這才轉過去看菲力浦。但是沒說幾句,又轉回來了,“他懂幾國語言啊?”菲力浦在一旁用偷笑的眼神瞅著我。
64. 這個實驗發生了之後,我也變敏感了。記不記得,你剛到香港時生病了,我陪你去看醫生。我們兩人一起進去,你坐在醫生對面,我一旁站著。醫生看了你一眼,然後抬頭問我:“他哪裡不舒服?”我趕忙說,“請你問他。” 那時,你二十歲。
65. 十六歲的菲力浦,在我們做過多次的實驗後,曾經下過這樣的觀察歸納,他說:“媽,我覺得,差別在於,歐洲人是看年齡的,譬如在德國學校裡,你只要滿十四歲了,老師便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人看的不是年齡,而是輩分,不管你幾歲,只要你站在你媽或爸身邊,你就是‘小孩’,你就沒有身分,沒有聲音,不是他講話的對象。所以,他才會眼睛盯著你的媽或爸發問,由‘大人’來為你代言。”菲力浦做這歸納的時候,安德列,我這有名的社會觀察家,真的傻了。
66. 此後,即使站在朋友身邊的孩子只有醬油瓶子那麼高,我也會彎下腰去和他說話。
67. 你和菲力浦到上海來做暑期實習,我也興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來。一個做母親的快樂想像:母子三人共處一室,在上海生活一個月,多幸福。讓我來引導你們認識中國大陸,多愉快。我怎麼會想到,你們的快樂想像和我的剛好相反。你說,“我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為何又要和媽住一起?而且,難道以後我到某一個城市去工作了,做媽的都要跟著嗎?”十八歲的菲力浦,剛從德國降落,天真的眼睛長在一百八十四公分的身軀上,認真地說,“我不要你牽著我的手去認識中國大陸——因為你什麼都知道,什麼都安排得好好的,但是,真正的世界哪裡能這樣。我要自己去發現中國大陸。”
68. 我聽見自己可憐巴巴的聲音說,“難道,連一個週末都不肯跟我去玩?青島?蘇州?杭州?”你們眼睛都不眨一下,異口同聲說,“媽,你能不能理解:我們要自己出去,自己探索?”
69. 安德列,我在面對你們的“歐洲價值”,心裡覺得徹底的失落。可是,轉念想想,你們倆,是否也在努力抵抗你們母親身上的某些“亞洲價值”而覺得“有點累”呢?
70. 一位讀者小魚寫給龍應台的回應,寫得很棒(摘錄):我問過我先生一個問題,如果有一種機器把孩子放進去他就一直睡,也一直成長他的智力、體能、性情都不會受影響,除非你打開機器,否則他就一直待在裡面,你願意每天讓他出來多久 ?他真的仔細思量一下半小時,他說。需要補充的是,我先生是堅持不參與家事的人,他那時一天的睡眠是十小時,其他的時間他上班和追求知性上的成長。……想想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為什麼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巴不得孩子能多睡一會兒,多自己玩一會兒多到小朋友家待一會兒,上學時間長一點兒............. ?因為那時的我們正值生命的顛峰我們是成人,我們對世界有了一些瞭解同時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我們想闖,甚至想飛,更想試試自己的斤兩,世界在邀請我們我們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有幾個人這時願意把世界關在外面,降低了自己的高度抱起膩在身邊不斷發出各種需求的幼兒,一整天只是不斷餵食,不斷清洗 ?但人生的弔詭就在這兒當時急於想逃脫的,往往是現在追憶或追悔的。我從不跟我先生算帳怪他當年沒有把屎把尿,因為那是他自己的損失。父母親面對孩子一輩子都有任務,孩子小時是餵食清洗,是全程陪伴,他們大了那個功課就是放手,任何一個階段都精采絕倫,但都不可逆轉。我們不能霸道或無知地以為我們有權決定孩子出現在我們身邊的時段,我們要事業,要讓自己發光發亮的時候,就希望他們離遠一點,或乾脆離他們遠一點,我們打併累了,煩了就要求他們回到身邊,承歡膝下。事實上,做父母的本來就應該配合孩子的成長大計。如果錯過了他們童年或青少年期的任何一段,何不謙卑的感恩,幸好還有下一段。在他還沒有家累,沒有繁重的社會責任,沒有慢性病的侵擾,甚至沒有戀情的纏繞時,能不能讓他一無顧慮,豪情萬丈地衝鋒上陣,而你只是安分地做啦啦隊員。欣賞,鼓勵,支持,中場時獻上節制的歡呼,但絕不跳下去幹預、指揮,甚至抗議他沒有注意到你 ?
***************************************************
以下這篇文章,請您幫忙轉寄:
慈濟模式釋疑(國際賑災)。提振台灣人的國際地位,大愛是唯一答案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1589526
關於我的部落格,還有關於留言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5035
您可以更靠近倪銘均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70502
只要有時間,我很喜歡到學校的週會或是機關演講,分享美善與大愛,我把相關題目整理出來。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3332
***************************************************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07:00與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中國大陸博客(網易): http://daai003695.blog.163.com/
●中國大陸博客(QQ)
http://user.qzone.qq.com/1632347201
●倪銘均無名小站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HINET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daaitvnews/blog
- Feb 19 Sat 2011 15:41
銘均書摘(親愛的安德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