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飛飛往生,讓許多歌迷傷痛落淚,名人的死亡,特別引起大家的注意。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的王文茜師姐,編製一本《生死自在──慈濟人的生死觀》。
已經絕版,但還是有人向她索取,她希望在結緣版流通前,我能夠在部落格上分享。
您也可以參考: http://www2.tzuchi.org.tw/case/cu-2005/index.htm
證嚴上人的生死觀
勇敢面對及學習「死亡」
人一出生便須面對生死,如證嚴上人所開示的:「出生的那一天,我們就得面臨生離死別。死亡的境界全都呈現在我們的周圍,因為無常苦難在人間。」
既然死亡是每個人終將面對的,那麼,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呢?首先,上人認為:「有些人很煩惱死後的世界不知如何?其實,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曉得,就想追求做鬼的道理,不是庸人自擾嗎?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與其煩惱死後的事情,不如用心照顧好當下的人生--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也正是孔子之所以言:「未知生,焉知死?」的道理。
但是,上人強調的是不須對於死亡毋庸「煩惱」,卻並非不須學習;因為唯有學習並正確地認知,方能不懼死亡。故上人云:「有人說,什麼都可以學,就是死不要學;我則認為這種說法不對。死,才真正要用心學習。死亡是人生的終點,人最惶恐的就是這件事;若對死亡有透徹、正確的認知,知道死後靈魂脫體是非常安然的境界,就不會對死亡恐懼了。」
邁向清淨如來識
證嚴上人認為,學佛就在於能轉變心態,勇於面對現實:「心態的感受轉變得過來就叫解脫,即輕安自在,這也是學佛最重要的一環。學佛絕對不是學逃避,而是要學習「勇於面對」。既然是因緣果報現前,你逃避得了嗎?其實逃避不了。所以就要學習自在、學習輕安、學習勇於承擔,學習去面對現實!」
而死亡,便是人生最終的現實--但並非代表一切的結束。佛家講六道輪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唯有能徹底了知生死,方能生死自在。如上人所云:「生而死,死了又生,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開頭,生死不過是生命輪迴的起點與開頭而已。人人都會死,所愛的人會死,所憎的人也會死,生死是自然的過程,所以要看開生死。能夠生死自在的人,就是透徹了知生死的人。」
那麼,人要如何了脫生死呢?上人先從人的心識加以說明。
一般心理學都僅止於研究與分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在佛教來講,人還有第七識和第八識。
第六識和外境能相應,即使境界遷移之後,還會有繼續運作過去的境界,延續到未來,即使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仍能記得。
人類心靈平時的所思所想,會成習慣性的動作型態,這就是經過思考和習性熏染之後而造作出來的。上人將我們的心喻為「心田」,要耕耘心田,便要有種子;種子是從哪裡來的?便是從第八識,也就是一般所言的「業識」。至於第七識則是「我執」識,將前六識皆執著為我。
第八識為業識,仍沉淪於生死;須超越第八識,達至本性清淨的境界,方能了脫生死。故上人進一步言:「學佛目標是在超越第八識邁向第九識,第九識就是清淨的如來識;『如』是純真不動之心,不會被世間人我是非之煩惱所動搖;『來』就是來去自如,沒有任何障礙。我們若能真正透徹生死是自然也是必然,生是死的開頭,死是生的起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何好懼怕的呢?面對生死,心無掛礙、無煩惱;面對任何境界,都能歡喜接受、意無顛倒,如此來去自如,逍遙自在,這就是本性清淨的境界!」
把握當下,此生無憾
人又該怎麼做,才能安於生死,並且不轉生惡道呢?上人以為,除了坦然安於今生的生命外,還應立志於菩薩道。
上人開示云:「『究竟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佛教有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造者是。』人是從過去所造作的種子而來,也就是由過去所造作的業因導向未來的人生,此即因緣果報之理。過去造因,今生果成,所以我們要歡喜接受。生死是自然的循環,死時隨著業緣所化作之光而不由自主地跟著光去,或投胎到牛馬之畜牲道中。若能立定志願非菩薩道不去,亦即能發心發願以覺悟的有情救度迷茫的有情,那麼到生命的最後一天那道光化現時,心自然明白自己該不該跟著去。」
證嚴上人並曾將人的一生以一日為喻,死亡就像是夜晚的沉眠;想要安眠,便該盡本分為眾生付出,方能心無罣礙。上人云:「我常說,人每天睡覺就像『小死』;而死亡只像進入深沈的睡眠,所以又叫「長眠」,醒來時就是新的人生了。」「我們白天將該做的事都做好了,晚上才能安然入睡;如果白天曾說錯話得罪人或有事沒做好,心就會有牽掛,輾轉難眠。死亡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希望自己臨終時非常安詳,現在就要把握時間善盡本分,盡力為眾生服務,則此生的最後就能安安心心地離開。」「每天對自己負責,每天都毫無憾恨,如此就不會帶業往生。」
「往生淨土」是許多佛教徒期望的歸宿,但上人更強調「心靈」及「人間」淨土。上人云:「所謂『淨土』,是一種心靈境界,身處世間人群中,應當著重現實人生如何做人處事。若一味探討前世、今生、來生,恐將離開現實更遠,輕忽當下的因果造作,迷失於漫無邊際的思想深淵。」比起追求來世的彼岸淨土,把握今生當下,好好地惜福、造福,才是更踏實的做法。
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上人表示,我們應好好思考這句話,要邁步向前為眾生,而非原地踏步鑽研故紙。在我們接受死亡、學習死亡之時,更要把握此生,好好用功修行、濟度眾生,方能了脫生死,自在無礙。
- Feb 16 Thu 2012 23:32
證嚴上人的生死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