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慈濟內湖園區釋疑(12)(常見問題)

以下是內湖環境教育促進會網站上的資料,我直接貼上。
http://blog.newnh.org/index.php

Q1:「保護區」是劃定來做為保護之用,可以申請變更使用嗎?

A1:依政府法令都會區的保護區,本著公共利益為目的可以進行利用。按91年訂定及99年修訂的「台北市政府土地使用分區附條件允許使用核准標準」之規定,保護區可以申請進行公共利益之使用,但不以商業利益為目的。在台北市核准保護區可供使用的18組及60多種項目中,保護區可以作為「社會福利設施」之使用。除此之外,另包括學前教育設施、殯葬業、屠宰場、停車場等都可以在保護區利用。


其中,類別第8組「社會福利設施」明白指出,保護區可做為:「兒童、少年、殘障、老人福利機構、托兒所、兒童托育中心、產後護理機構、獨立型態護理之家、精神復健機構,以及其他公益性社會福利機構。」慈濟也是依照這個類別,申請社會福利與環境教育使用,促進內湖地區愛心拓展與生態維護並重的福利園區。

全台北市的各保護區是從民國50年間由台北市政府劃定,當時的時空環境比起現在差距很大。另依據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台北市1/5000土地利用潛力圖」顯示本計畫區土地幾乎為「很高土地利用潛力區」及「高土地利用潛力區」。

根據以上資料顯示,保護區是可以依法變更使用。


Q2:慈濟申請保護區變更使用通過,會不會讓更多開發業者援用慈濟獲准通過的案例,申請保護區變更使用?

A2:過去十年間,台北地區已有38個保護區獲准使用,93年,包括文化大學、陽明大學、光武技術學院等幾所學校的臨近保護區土地,也獲准做為文教區或學校用地,至於其他保護區做為公共建設的案例也被不斷獲准,包括一些商業用途的變更案,如北投溫泉保護區變更案等紛紛通過。

根據過去近十年間的資料顯示,保護區的變更已有諸多案例可循。


Q3:聽聞慈濟內湖基地為環境敏感地帶?

A3:不是。根據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環境地質資訊系統(查詢網址http://gisweb.ed.taipei.gov.tw/gisweb/map/index.htm)圖層資料檢核及專業技師實地調查,依實際鑽探結果並未發現任何斷層或礦坑經過本基地,且基隆斷層係屬推論死斷層,並非屬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之活動斷層;市政府都委會於近期之審查會(99年12月6日)中,已釐清基地非位處於斷層地帶,不存在潛在順向坡的問題,也並未發現任何地下礦坑。


Q4:聽聞慈濟園區內有斷層、礦坑與順向坡等等問題,是否會造成如蘇花公路一樣的坍塌危險?

A4:慈濟內湖園區是一個非常平坦的地形,與蘇花公路開山闢隧道,截然不同。
根據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環境地質資訊系統(http://gisweb.ed.taipei.gov.tw/gisweb/map/index.htm)圖層資料檢核及本案所委託專業技師實地調查並簽證負責所示,實際鑽探結果並未發現任何斷層或礦坑經過本基地,園區範圍內沒有順向坡,亦無斷層與礦坑之虞。此地與蘇花公路的破碎地質完全不同,而且這裡有東湖聯外道路、文湖線捷運等,如果此區域地質如此脆弱,大型的公共建設怎會不斷進行。


Q5:過去內湖淹水讓居民很擔心,未來慈濟對於排水的規劃如何?

A5:台北市本次都委會釐清(99年12月6日),大湖山莊街與慈濟園區分屬不同水系。大湖山莊街一帶的淹水,係屬於大溝溪、米粉坑溪集水區,與慈濟內湖基地的水系不同。參照98年10月24日臺灣大學工程地質實驗室「內湖大溝溪野外調查報告」(http://www.geotech.org.tw/uploads/Forum/Subject/58/333/2009-10-24-%E5%85%A7%E6%B9%96%E5%A4%A7%E6%BA%9D%E6%BA%AA%E9%87%8E%E5%A4%96NEW.pdf)86年溫妮颱風大湖山莊街淹水原因:『1.大溝溪整治不良。2.中下游排水系統規劃不當、排水功能維護不當。後因政府陸續改善相關排水設施,淹水情形逐漸改善。』顯見淹水問題與慈濟沒有關係,而慈濟自購入內湖基地後至今,從沒有進行任何的興建與回填工程。

慈濟社會福利與環境教育園區規劃於內湖基地,設置具有生態的滯洪沉沙池,並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再配合台北市政府意見,額外負擔區外之排水,有利協助改善地區淹水問題,承擔大湖地區的部分集水量,以有效降低大湖水位,幫助大湖排水功能,共同為改善大湖地區淹水問題而努力。


Q6:慈濟園區的計劃案,對於內湖地區排水的影響是什麼?

A6:內湖園區的地表面是30年前公車站業者所鋪設的柏油路,並沒有任何滲水、保水之功能。慈濟計劃將改善現有環境破落的面貌,將柏油路挖除及設置滯洪沉沙池、生態景觀池等,對於內湖的排水與生態教育將有很大的貢獻。園區中規劃採原生種生態綠化,建築規劃中必定會大量植栽草樹,讓雨水滲透入土壤中,讓大地呼吸,並在基地內種植多種誘鳥、誘蝶植物,增加生物多樣性,讓生態生生不息。以生態設計之滯洪沉砂設施,採多功能(綠化、滯洪、消防、滲透等),設計砌石護岸、生態廊道、草溝排水路排水,增加生物多樣性,讓週邊生態循環不息。


Q7:慈濟為何不挖成湖 ?

A7:50年前這裡是水耕的稻田與菜園,不是湖,也不是溼地,這項地理環境情況,已在都委會獲得釐清(99年12月6日)。

慈濟園區對面就是大湖,耗費鉅額慈善的愛心捐款,挖一個不符合居民需求的湖,並不妥當。

依據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台北市1/5000土地利用潛力圖」顯示本計畫區土地幾乎為「很高土地利用潛力區」及「高土地利用潛力區」。現場已不具任何形式之保護區條件,且現況均為不透水層之水泥鋪面,30年來極待改善,亦非位於相關政府公告之環境敏感地區所在。業經專業技師,實地鑽探調查,園區內並無斷層及順向坡。

本基地計劃將增設滯洪沉砂設施,協助吸納本身及週邊地區之排水,開闢完成可改善地區淹水問題,滯洪沉砂設施,將兼具生態景觀功能,助益現有生態環境。而本基地培訓之大量志工,將有助於促進生態維護及大地之關懷。


Q8:慈濟是不是要在保護區上蓋大樓?

A8:對於內湖園區的計劃案,慈濟堅持以生態建築與環境共生為原則,35%的建蔽率外,其餘的空間均規劃為公園綠地及景觀生態池,全區開放,為內湖地區及大湖公園第二觀光景點。

慈濟內湖園區從購買到現在,只有作簡單的修繕,並利用園區現有空間來作為環保教育及救難物資的儲備所。志工們把原本垃圾滿地、骯髒不堪的地面清理乾淨,利用回收的寶特瓶及環保回收物,佈置的清雅美觀,可謂化腐朽為神奇,不僅沒有大興土木之嫌,更積極地維護自然生態,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榮。


Q9:慈濟是否利用現有空間就好?

A9:現況的使用建物皆為民國69年所建,其中許多建物長年以來,漏水失修,慈濟人僅能以小規模的工程修復,但是建築物安全狀況是需要注意的。慈濟自購入內湖基地後,至今從未進行任何的興建,現有老舊破損建築物,對應於默默在為社區付出的志工安全,已構成實質上影響。


Q10:慈濟在現有基地已經做了什麼?

A10:慈濟在園區進行環保教育與社會福利已經十多年,志工利用現有簡陋空間,進行環保回收與教育之工作已經卓然有成。從民國84年至98年於內湖園區紙類回收量也逾17,071,575公斤;民國84年至98年於內湖園區其它各類的資源回收總重量也逾585,953,947公斤。每年更有上百個國內外的環保團體,包括歐洲多國國會議員都前來參訪,學習慈濟的環保資源回收,對促進台北的環境教育與國際形象有很大助益,未來如有安全並足夠的環境與空間,將能持續地推動環保教育,造福公益。


Q11:台灣的社會福利不是已經做得很好了嗎?

A11:內湖居民在申請國際認證的安全社區時發現,內湖的自殺率比起其他區還要高,因此社區需要的是人與人之間友善的互動與對生命價值正向肯定的機會。公園只是休憩的地方,隔鄰即是大湖公園,內湖需要的是可以讓人人做志工、服務他人的地方,肯定自我價值與用實際的行動關心他人。

慈濟未來計劃在內湖基地營造「環境教育與社會福利」兼具的園區,包含「緊急救難中心」、「社會福利中心」、「環保教育中心」、「生態教育園區」等使用,計劃將有助於提升台北市及其內湖地區之社會福利、慈善服務、環保教育、急難救助等功能,並助益改善在地弱勢民眾之生活,讓老人家可以做環保、讓親子可以參與服務性的活動,加上環保教育之功能,打造一個結合生態與人文、適合全家活動的社教空間,提高內湖居民兼顧環境與人文精神的空間,讓內湖成為科技、人文、和諧、愛心與自然生態並重的好家園。


Q12:慈濟的計劃申請,是否符合環評規定?

A12:本案依環境影響評估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等相關規定,皆未達需辦理環評之規模,依法不需環評。


Q13:肯定慈濟為社會所做的貢獻,但一定還要在這裡做計劃嗎?

A13:慈濟落實社區化,在地志工於當地付出,慈濟動員快速正是社區化的成果,左右鄰里互相關懷,互相提升愛的力量。其實,內湖是台北市自殺率最高的地方,雖然擁有高科技的發展成就,但在人性面對生命的未來上卻灰暗的令人沮喪,內湖雖有好山、好水、好發展,但內湖人實際上最需要的是愛與生命的正向力量。

歷年來,風災水災的發生多集中在基隆、汐止、南港等地區,因此從救災角度來看,慈濟內湖園區馳援災區有地利之便;同時園區近高速公路及快速道路系統,也方便大台北各地志工動員。每逢災難慈濟志工聚集於此,如象神颱風與納莉颱風侵襲台北之際,志工就集中至此地發放了80萬個熱便當,並提供各種救災應急的工作,以歷次經驗證實,內湖園區的確發揮了極大的功能,具體展現民間團體配合政府救災濟災,並補足公部門有限資源的最佳範例。

慈濟志工走入內湖社區,推廣環境教育、落實社區慈善工作已經超過14年。志工們藉由舉辦健康諮詢活動,如同家人般關心住民的健康,傾聽他們心理的愁苦,撫平內心對於愛的渴望。幾次大型災難中,慈濟人以內湖園區做為救災中心,帶領民眾親幫親、鄰幫鄰,製作便當、發放物資、清掃家園,發揮互助合作的團體力量,讓愛與善得以循環。這是內湖社區在高科技發展後,這是人與人之間聯繫情感的機會。

慈濟的環保站是身體與心靈的復健場域,中央研究院的博士藉由回收工作,抒解心理壓力,提高職場工作效率;年逾七十歲的老菩薩原本始終彎腰90度,做環保讓身體站直了;精神疾病患者因為注意力轉移,不再胡思亂想,回歸正常的生活;看似賦閒在家的長輩,因為垃圾分類的成就感,自我肯定「老有所用」的生命價值。自民國84年至98年內湖園區的紙類回收,已挽救逾227,000棵20年生的大樹,許多國內外團體如德國國會議員也都前來參訪學習。

慈濟長期以來關懷社區老人、年幼孩子,許多白天獨居的老人到慈濟園區做環保、和人聊天,心情輕鬆許多。未來若慈濟園區增設社會福利中心,除了老人家能夠持續做環保;年輕人利用假日,做志工,體會付出的快樂;父母則帶著孩子參加親子活動,放鬆緊張一週的人際關係。透過付出與良善的人際互動,才是內湖人心靈的需要。愛自然,愛人,愛社區,慈濟正在內湖打造一個充滿大愛的園區。


Q14:慈濟內湖園區的願景是什麼?

A14:慈濟長期以來受大台北數十萬志工及數百萬市民的護持,一直期盼有機會回饋社會大眾。大湖景色優美,但當時本案基地環境雜亂,公車轉運不但污染空氣,更有礙居民健康。慈濟為提昇當地居民身心之健康,並期望改善當地的景觀及善用土地之價值,因此計劃在此建立社福及生態共融的園區。

慈濟從事環保與慈善的推動已經45年,對於環境的理念一向是順應自然,志工們投注大量愛與善在內湖,所期望的是盡力修補過去種種人為之破壞,也帶動起人與人之間的和善,推動一個兼具環境保護與社會福利的計畫案,讓生態、科技、社會福利合而兼之,成為台北市的典範社區。

結合社會福利團體,推動發展社會福利設施,為台北市政府既定發展之政策。本案係是規劃作為「緊急救難中心」、「社會福利中心」、「環保教育中心」、「生態教育園區」等使用,計劃將有助於提升台北市及其內湖地區之社會福利、慈善服務、環保教育、急難救助等功能,並助益改善在地弱勢民眾之生活,讓內湖成為科技、人文、和諧、愛心與自然生態並重的好家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