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捐六千,愛留人間
今天(2023.04.01)是愚人節,我們也可以把這天變成「娛人節」;行善,給別人快樂與希望。
政府普發六千元,今天起陸續發出,報紙投書剛好今天刊出。
和消費券、三倍券、五倍券一樣,我也會捐出六千元與稿費。
之前已經捐土耳其與敘利亞賑災,還有尼泊爾教育,這次我想捐給大愛台。
在大愛台服務25年,有關大愛台的演講與主持超過500場,知道許多支持大愛台的感人故事。
大愛台的經費部分來自環保志工,一張紙一個瓶罐,成就一秒又一秒的美善畫面。
還有很多人是「磨手皮」付出,包括做泥水的小工,或是打掃10年省吃儉用捐百萬。
大愛台是「善的活水源頭」,啟發大家的愛心,願意為社會奉獻。
新北市一位李嘉霖,看大愛台戒毒、挽回和女兒的感情;新加坡也有一位計程車司機李德福,在旅館無意間看到大愛台,從此戒毒、戒酒,不再打太太。
新住民阮清水,嫁來台灣當檳榔西施,和公婆、先生溝通不良,數度想輕生,因為看大愛台轉念轉命,幫公婆、父母捐款行善。
其他如改善婆媳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改變暴躁脾氣的故事太多了。
我覺得,大愛台是讓社會祥和的「捷徑」。
說一件真實故事。
納莉颱風當時,大愛台淹水,從南港搬到林口衛星站復播。
我太太當時在基隆長庚醫院服務,是醫療社工。
颱風天,一位婦人自殺送到急診室,在醫護治療後,我太太探往,看是否需要協助,聊天中知道這位婦人看過我播新聞。
隔天下班後,我就到醫院探望,這位婦人已經轉到普通病房,當時在場陪伴的還有黃秀燕師姊。
婦人說她不是第一次想要輕生,但是每次想要輕生就看大愛台,看到有人比他更苦、卻能夠走出來,就給她力量繼續往前。
只是,當時她繳不出高中小孩的學費,加上家裡附近淹水嚴重,萬念俱灰。
而且大愛台又因為淹水中斷訊號,她失去了精神依靠,因此輕生,還好被救回來,我也才知道這件事。
我常說,大愛台找不到手術刀,可是每天都在救人,救的人可能比許多醫院還要多,是一間沒有黑板的學校,是一間沒有手術刀的醫院。
所以,這六千元我要捐給大愛台,希望有更多人收看,讓人心淨化、社會祥和。
以下是今天、2年前和14年前,在《自由時報》與《聯合報》的投稿。歡迎轉貼與分享。
●捐六千 愛留人間
《自由時報》2023.04.01
大愛台新聞主播 倪銘均
政府普發現金六千元,您打算怎麼用呢?
吃喝玩樂?還是助人最樂?
大家一定知道陳樹菊,賣菜捐款三千萬。她從小家貧,母親甚至因為難產,拿不出保證金喪命;苦過更能將心比心,她成立獎學金和基金會,她說「錢,給需要的人才有用」、「空空來到世上,走了也是空空,錢是身外之物,有飯吃就好」。
南投慈善家陳綢阿媽,二○二二年辭世,享耆壽九十二歲。她三十九歲投身公益,辦義診、捐出養老土地,成立「陳綢青少年教育園地」;七度罹癌、化療電療超過兩百次,切除許多器官,卻心繫別人的病苦。
她們的付出讓人肅然起敬,您也可能心嚮往之,尊敬不如跟進。
社會上絕對有人,比我們更需要這六千元;捐出去給需要的人,當有一天我們需要的時候,可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回到我們身上。
大吃一頓,感受很短暫,拿來助人,感動很長久。
我們也可以讓捐款效益加乘,一加一大於二。
公司不妨鼓勵員工行善,例如員工捐一千公司捐一千,再認養孤兒院等機構。
每位學生百元、千元,班級集資認養貧童。
父母更可以機會教育,親子一起捐款、挹注待用餐等等,以善傳家。
胡適之曾經幫助散文家陳之藩,陳之藩急於還款,胡適之說「我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我知道借出的錢總是『一本萬利』、『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我們捐錢做公益「永遠有利息在人間」,也像一滴水滴到大海,永不乾涸、永不消失。
證嚴法師說「心富更勝財富!」這筆意外之財,不論部分或全捐,我們的荷包都不會縮水,卻讓社會累積更多愛心。
●捐五倍券 小確幸變大幸福
《自由時報》2021.09.22
大愛台新聞主播 倪銘均
行政院將發「五倍券」,各部會、縣市政府和店家,紛紛推出加碼優惠。
新冠疫情重創許多行業,有人失業有人減薪,而貧困家庭更辛苦,可能三餐不繼,甚至子女被迫休學賺錢。
我們可以拿「五倍券」大吃一頓、撐飽一下子,也可以讓弱勢家庭溫飽好一陣子;五倍券可以買更好的名牌慢跑鞋,也可以讓貧苦孩子更換磨底破洞的布鞋;五倍券可以更換新款手機,也可以讓只有一支手機的家庭添購電腦,幫助孩子線上學習。
「五倍券」捐給慈善團體,他們會購買物資轉贈,一樣可以復甦經濟,您的愛心會無限放大,可能變成「五百倍券」。
二○○九年的「消費券」,二○二○年的「三倍券」我都捐出;當時如果拿來買東西,說不定東西放在家裡「雲深不知處」,或是早就移到資源回收桶。捐出去,行善助人,就像一滴水滴進大海,這滴水「永不乾涸」。
當然,您可能有「需要」的東西要採購,那捐一部分也好,「家庭合資」也是一個方法;我認識一家化妝品公司,員工長期捐款,公司會再捐同樣的金額,讓善念加倍,公司行號不妨也號召員工響應,善盡企業責任,這是「投資社會安定」。
錢會花完,愛有漣漪!「五倍券」是難得的「小確幸」,我們可以讓它變成別人的「大幸福」。
●捨欲給希望 當心靈富翁
《聯合報》2009.01.19
大愛台新聞主播 倪銘均
三千六百元消費券發放。如果您經濟困難,這筆錢也許可以讓您暫度難關,建議按輕重緩急,先購買「必要」與「需要」的,最後再買「想要」的;如果您手頭尚稱寬裕,這筆錢或許可以做更好的利用。
一位禪師和徒弟,看到狐狸追兔子,師父表示兔子不會被抓到,徒弟則認為兔子會喪命,因為狐狸跑得比兔子快。但是師父還是認為兔子會逃掉,因為「狐狸是在追牠的晚餐,兔子是在逃命!」
三千六百元對一般人來說,可以增加消費;對貧苦人家而言,卻是救命錢。我們可以用這筆錢滿足自己的欲望,也可以捐出讓貧苦人家有活下去的希望,這筆錢不一定讓社會「朱門酒肉臭」,但絕對可以減少「路有凍死骨」。而且這些錢捐出去,慈善團體購買民生用品,幫助需要的家庭,同樣可以刺激景氣。
買一雙鞋子或一件衣服,可能穿個兩三年,之後也不記得是用消費券買的。但把消費券全部或是部分捐出來,幫助需要的家庭,我們可能三五年後還忘不了。
捨棄欲望,給人希望。在不影響生活的情形下,把首次發放的消費券,用來做一件幾年後想起來都會笑的事情,不是很有意義嗎?我們不會因為消費券變成有錢人,但只要善用它,我們可以成為心靈大富翁。
自由時報投稿(捐六千 愛留人間)(2023.04.0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