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銘均書摘(國際觀的第一本書-劉必榮)

劉老師之前有在大愛台開節目,和他有數面之緣,之後也在忠孝東路金石堂巧遇。
他這本書很好看,原來有這麼多看世界的方法。很值得看的一本書。
由於內容非常豐富,我只摘錄幾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也好打字出來的部分。
前半部分內容來自網路。

1. 台灣人其實是很矛盾的。從地理位置、國際處境,以及自然資源來看,我們應該是要很有國際觀的。因為作為一個小國,我們一定要比大國對國際情勢有更高的敏感度。可是在實際上,台灣人又非常沒有國際觀。我們的注意力往往被內部的口水與八卦所占據,對於台灣以外的事務,既沒有能力關注,也不感興趣。這其實是很可怕,也很可悲的。
2. 可是要加強國際觀,我們應該從哪裡開始呢?學外文很重要,對國際事務與國際文化有相當的敏感度、相當的興趣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分析國際情勢的架構。
3. 二○○七年十一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到中國大陸訪問。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接待的時候說,他四月到日本訪問時碰到下雨,那是「好雨知時節」。今天福田訪華正好碰上一場瑞雪,那是「瑞雪兆豐年」。用好雨和瑞雪,為中日關係緩和了氣氛。福田也是有備而來。他在北大演講時,用中國的傳統幽了自己一默。他說:「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福田來了,也就是『福』到了。」接著又說:「中國有句詩說得好,『梅花櫻花常相伴』,我認為與中國領導人和兩國國民一起,促使梅花綻放,共用春天爛漫盛開的櫻花,就是我要完成的任務。」一路「傳統文化牌」打下來,讓他這個高峰外交成果豐碩。
4. 「外交」(diplomacy)工具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不一樣。外交是透過和平的方法(談判協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基本上它是「工具」,不是「目的」。「外交政策」則不同,它有更長程、更全面的考量,也不是每一次都要用和平的方法去解決衝突,因為有時甚至得靠戰爭或引爆衝突的方式,去達成政策目標。所以外交政策和外交,有本末、主從的關係。過去,美國有媒體批評柯林頓的外交,說他「只有外交,沒有外交政策」,意思就是他只重視工具,卻沒有藍圖;太注意每一步都要討好人,結果弄得只有短線考量,沒有長程規畫。
5. 當時美國的媒體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你跟巷口那個老頭子買鞋帶,買完就走了嘛,為什麼還要那老頭子喜歡你呢?外交和外交政策不一樣,外交上的「工作關係」,和個人的「人際關係」也不一樣。
6. 柯林頓當總統時,有一次準備在白宮會見達賴喇嘛,結果受到中共強烈的抗議。為了兩全起見,最後是由高爾副總統邀請達賴喇嘛以宗教領袖身分訪問白宮,然後柯林頓剛好有事去找高爾,所以在高爾辦公室與達賴喇嘛「巧遇」。就這樣,你說達賴喇嘛見了美國總統沒?見了,但又不是正式會見美國總統,這樣才做到兩全。這就是外交藝術,但也是因為美國有種種外交會見層級與規格,才玩得出這樣的藝術。
7. 在亞洲,外交一向有很濃厚的個人色彩。過去李光耀在新加坡長期執政,他也經常施展個人外交,在各國之間穿梭。印尼也是一樣。一九五五年,印尼總統蘇卡諾在印尼的萬隆召開亞非高峰會議,北韓的金日成帶著兒子金正日與會。蘇卡諾帶女兒梅嘉娃蒂在機場迎接,還叫梅嘉娃蒂表演跳舞給金氏父子看。後來,梅嘉娃蒂和金正日在兩國各自當政,當北韓核武問題引起國際關切,梅嘉娃蒂曾想運用這層舊識的老關係,親赴北韓擔任調人,希望能說服金正日放棄核武計畫。後來當然是無功而返。不過梅嘉娃蒂跑北韓一趟,也可看出「個人外交」在亞洲扮演的角色。
8. 兩韓的峰會則更是一場秀。二○○七年盧武鉉訪問平壤時,帶了南韓的茶葉,還帶了全套李英愛演的《大長今》DVD,因為金正日非常喜歡看電影和電視劇。
9. 高峰會議既然是一場秀,當然也會暗中較勁。二○○六年十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中國大陸。根據日本《產經新聞》的報導,當時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紙條上寫了三個重點給安倍,提醒安倍到中國時:「一、不要用雙手握手;二、不要鞠躬;三、下飛機時要與夫人比肩步下階梯。」安倍會心微笑點頭,將字條收入胸前的口袋裡。安倍和麻生擔心像過去歷屆政府一樣,訪中時美其名為「日中友好」,後來卻讓中方導演成「朝貢外交」,所以這次安倍與中方領導握手微笑答禮時,視線始終注目對方,一刻也不離。
10. 出訪的外國元首帶著自己的防彈車一起走,會令有些地主國覺得很不是滋味。例如中共曾在外國元首座車離機前,派人上去把車子的四個輪子換了,這樣一來雖是外國的防彈車,但是仍沒接觸中國領土(因為是中國的輪子,在中國的領土上行走),以保持民族的尊嚴。
11. 正因為元首的安全問題會引起這樣的小摩擦,也就成為一個可以用來作文章的機會。一九八七年,日本首相竹下登出訪菲律賓,刻意只帶十二名隨扈,其他一切由菲律賓警方負責。當時的菲律賓情勢不安,連東協領導人到馬尼拉開會,都有軍艦在馬尼拉外海警戒。竹下登並非東協的會員,居然對菲國這麼信任,讓菲律賓大感受用,也反映在當時菲人的民調,認為日本是最值得信任的國家。
  

1. 國際觀,決定你的世界有多大!
2. 看世界的方法,是21世紀人才必修的通識學分。
3. 2005年,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就坦承,在華的日資直接或間接吸納920萬就業人口。2004年日資企業在中國繳的稅,高達490億人民幣。
4. 外交和政治講的是妥協,是灰色的,司法則是黑白的。外交和政治講的是秩序,司法講的是正義。在許多時候,必須對這兩者作一取捨。
5. 攻擊對方是要「用」武器,嚇阻對方是希望「不用」武器。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
6. 曾經有學者以大象形容大國,描述大國對小國的影響。兩國大象不管是打架還是做愛,身邊的小草都一樣遭殃。
7. 英國已故政治大師布爾說;大國只要把彼此之間的關係經營好,就是對國際秩序最大的貢獻。
8. 「國際宣傳」和「軍事」「經濟」「外交」並列,是一個國家達成外交政策目標的四個工具之一。
9. 媒體的確影響到政策。尤其像CNN這樣二十四小時播出的新聞網出現後,各國官員很多都是看了新聞才上班的。因為這將幫助他們了解,民眾以及國會議員都先接收甚麼訊息,然後才好決定自己的政策走向。所以要說很多政策都是被媒體牽著鼻子走,一點都不誇張。
10. 一九八零年代末期,老布希總統在任時,中東恐怖分子綁架美國人做為人質,當時白宮的政策是不與恐怖分子談判,結果CNN每天播出人質家屬愁眉苦臉的畫面,讓政府承受極大壓力,後來終於逼著政府與恐怖分子談判。不過白宮當然還是要圓一下,說這不是「談判」,而是「談有關談判的事」,但終究立場有所鬆動。
11. 有外交學者就感嘆,美國的外交政策其實已經變成「人質的人質」,恐怖分子綁架人質,人質綁架外交政策。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媒體的角色。
12. 當資訊充斥時,人們的「注意力」就變成「稀有資源」,因此現在必須爭取這個稀有資源,大家怎麼爭取?只有在訊息以及焦點閱聽大眾的選取上推陳出新。


***************************************************

以下這篇文章,請您幫忙轉寄:
慈濟模式釋疑(國際賑災)。提振台灣人的國際地位,大愛是唯一答案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1589526

關於我的部落格,還有關於留言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5035

您可以更靠近倪銘均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70502

只要有時間,我很喜歡到學校的週會或是機關演講,分享美善與大愛,我把相關題目整理出來。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3332

***************************************************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07:00與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中國大陸博客(網易): http://daai003695.blog.163.com/
●中國大陸博客(QQ)
http://user.qzone.qq.com/1632347201
●倪銘均無名小站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HINET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daaitvnews/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