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話、讓人心淨化(16)(米開朗基羅、煮花生)

 

看劉墉和劉軒寫的書《創造雙贏的溝通》,裡面提到兩段故事:

 

●聰明的米開朗基羅

義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被公認為最偉大的作品,應該是他的大理石雕刻大衛像。

剛雕好時,主管官員竟然不滿意。

「有什麼地方不對嗎?」米開朗基羅問。

「鼻子太大了!」那位官員說。

「是嗎?」米開朗基羅站在雕像前看了看,大叫一聲:「可不是嗎?鼻子是大了一點,我馬上改。」

說著就拿起工具爬上架子修飾,掉下好多大理石粉。

隔一會兒,米開朗基羅爬下架子,請那位官員再去檢查:「您看,現在可以了吧!」

官員看了看,高興地說:「是啊!好極了!這樣才對啊!」 

其實他剛才只是偷偷抓了一小塊大理石和一把石粉,到上面做做樣子。

從頭到尾,他根本沒有改動原來的雕刻。

 

但是,各位想想:

如果米開朗基羅不這樣做,而跟那位官員爭,會有這麼好的結果嗎?

“感覺”在溝通中非常重要。常常當你主動讓一步,對方的感覺好了,問題也就得到解決。

 

我父親就曾經對我說過他的一個經驗

二十多年前,當他製作新聞節目「時事論壇」的時候,第一集才錄好,有關單位就來審查,說節目是批評當年的聯考,評得太辣,會影響考生情緒,必須修剪。

「是的,我馬上修剪。」我父親說。

怎麼辦?來賓上完節目都走了,播出的時間又已經排定,我父親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趕緊把問題節目的錄影帶調出來看了一遍。

注意喲!他只是看了一遍,一點也沒剪。因為他覺得實在沒有必要剪。

然後,跟米開朗基羅一樣,再請有關單位看,看完,居然沒有問題了。

不久之後,「時事論壇」還得了金鐘獎。

 

※※

再說一個我知道的故事。

慈濟志工紀陳月雲(很多人稱她紀媽咪),有一次煮花生,先生認為不夠軟爛。

原來她的婆婆,煮花生都煮得軟爛,所以先生覺得她煮得不夠好。

每次先生這樣說的時候,她就會先生吵架,還請自己的爸爸媽媽吃吃看來評理。

 

後來加入慈濟,她就改變了應變方式。

先生認為不夠軟爛,她就說「我再去煮」,端出來先生還是認為不夠爛,紀媽咪又說「沒關係,我再進去煮」,第三次端出來的時候,先生就說「可以了」。

 

其實紀媽咪只是把花生端到廚房並沒有真的煮,可是先生可以感受到她的誠意。

今天早上在關渡園區遇到紀媽咪,她說「心柔軟,花生就軟了」。

我自己覺得,嘴硬,花生再怎麼吃也是硬的。

在《無子西瓜》也有收錄這篇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