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銘均書摘(媒事來哈拉、別怕媒體)

 

讀研究所後,盡量看的書都和媒體還有學習方面有關。

最近看了兩本書《媒事來哈拉》作者是吳若權,《別怕媒體》作者是彭懷恩。

 

●媒事來哈拉

 

  1. 1.          有一場記者會,之後曝光的消息,多半圍繞在「施寄青以吃泡麵、喝汽水,減重十七公斤」這個話題,讓很多有志減重的婦女朋友看了新聞報導,既羨幕、又懷疑。
    即使「吃泡麵、喝汽水」真的能夠減重十七公斤,也未必適合每一個人的體質,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跟著媒體報導說的去做,恐怕還可能鬧出人命呢!
    我觀察某家媒體的電子報,完全沒有提到「吃泡麵、喝汽水」這個秘訣,倒是對施寄青老師因為養病之需隱居田園的生活深入採訪,並對比她在「婦運」「塑身」這兩個不同的範疇中,以「美化」與「物化」掙扎,詳細評述她「減重十七公斤」的過程與成果,算是比較面面俱到的完整報導。
  2. 2.          SARS疫情蔓延期間,幾位站在前線的醫療人員因為染煞而喪生。在他們性命垂危的時候,正面臨和死神搏鬥的關鍵,就有一家很大的報紙,以頭版標題刊出某位醫生已經殉職的消息,其實那時候他還沒有往生。事後,報紙以很小篇幅的版面,刊出更正的啟事。對醫生及家屬的歉意,並無太多著墨。
  3. 3.          一位在科學園區服務的工程師,路經一處建築工地,發現建設公司推出的房屋,正好是他夢寐以求的獨門獨院兩樓式別墅,因為怕買不到,所以親自攜帶一千萬元現金來交易。
    電視新聞畫面很誇張地拍到他從車上提著一大袋現金,到建設公司的賣場打開來,工作人員圍在他旁邊忙著數鈔票的情景。各電視台的主播,對這一則新聞似乎都津津樂道,不斷重播。
    有點社會經驗的觀眾,心中不免有三項質疑:(1)買房子,是一筆很大的交易,需要用現金去親自點交嗎?(2)一個人提著一千萬的現金去買房子,會不會有安全的顧慮呢?(3)難道所謂的「電子新貴」,都是這樣傻傻的人嗎?
    偏偏各電視台受過專業新聞訓練的製作人及主播,都不以為意,甚至當作新奇的事件,把這一則新聞播了又播。只有得過許多專業新聞獎項的主播方念華小姐,在這一則新聞之後補充了客觀的看法,她說:「這究竟是建商為了促銷房屋所做的噱頭,還是真正的實情,還需要近一步的觀察及了解。」她很有良知提醒觀眾其中可能的陷阱,也避免新聞媒體受到商業的利用。
  4. 4.          媒體界出現「專業」的導演,而新聞淪為「業餘」。
  5. 5.          一名自稱銀行行員的電腦高手,日前在網路上自導自演「伊拉克處決美國人質」的畫面,他自己扮演美國人質,用假造的道具,演出遭到砍頭的情節。事後,他表示此舉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新聞畫面很容易造假,即使是很有權威性的媒體,也會被愚弄。
  6. 6.          知名女記者在談話性節目中,疑似被「神鬼附身」,有了異常的行為。事後,她特別強調,並非配合製作單位演出,而是自己真的有奇妙的反應,像「起乩」那樣魂不附體。事件發生之後,各家媒體如預期般地,跟著翩翩起舞,在晚間新聞的報導中,用了極大的篇幅,報導這個事件。
  7. 7.          媒體在報導這個事件,只有兩個很偏狹的角度,其中一個是:正值農曆七月期間,冠上「神鬼附身」標題,增加新聞節目本身的收視率;另一個角度是:質疑女記者被「神鬼附身」的動機。我認為媒體應該給觀眾另一個思考的觀點,就是「神鬼附身」的現象,在醫學上、科學上、和宗教上的解釋,有什麼不同?例如:是不是可以請醫生提醒觀眾,所謂的「神鬼附身」現象,比較容易在身體及精神處於哪種狀況下發生,當你身邊的人有此症狀時,該如何處置?

 

●別怕媒體

  1. 1.          1987年美國股票大崩盤的企業調查顯示,十家形象最佳的公司股價反彈最快,遭到損失最少。相對的,十家名譽最差的公司卻遭受到超過平均值三倍以上的損失。
  2. 2.          英國學者克萊爾(John Clare)說:「如果一場火災摧毀妳的公司總部或重要工廠,你可以重新建設,然而,重建企業形象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少」
  3. 3.          美國公共關係專家佩吉(W. Page)說:「公眾對組織的看法,90%取決於該組織的做法,10/%來自說法」
  4. 4.          新聞學教授詹姆士分類新聞屬性:
    意外:關於事件本身超乎我們想像的。
    感動:新聞可以影響人的情緒,產生共鳴。
    結果:死亡的新聞、受傷、無家可歸、某人受到傷害等。
    ‧秘密:你若想要隱藏,新聞越想要挖掘,媒體就是想要知道全部的真相。
    ‧衝突:衝突的出現,新聞一定會有一兩個或更多的來源報導,從內部、外部、從反對組織呈現不一致的說法時。
    ‧引起記者興趣的:新聞如果剛好在家附近發生會更有價值。
    ‧錯誤:因為經濟或企業運作犯錯的時候
    ‧改變:有報導價值得重大改變時。
    編者的觀察:編者認為它是新聞,它就是新聞了。
  5. 5.          新聞學者說:任何能讓讀者意識到:可能會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都是新聞。
  6. 6.          新聞職業是一個向人們解釋他們所不知道的事情的職業。
  7. 7.          媒體專家克萊爾:永遠不要低估記者的智力,但也不可高估他們的理解力。
  8. 8.          傳播學者高斯伯格(LGrossberg)在《媒體原理與塑造》書中指出「談到現代大眾傳播媒體,就不能不和金錢、經濟和營利相提並論。媒體大多是由公司所生產與控制,這些公司一方面投資大量金錢在媒體營運,一方面也期望至少賺取合理利潤」
  9. 9.          麥魁爾(D McQuail)說「大眾媒體不只是文化產業,而且是商業」
  10. 10.      克萊爾(John Clare)說「電視是世界的窗口,你『看到』什麼,取決於你『看』什麼」
  11. 11.      面對記者一些無法立刻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說「你提出的問題很有趣有很重要,但很複雜,限於今天的時間,我還是想就原定主題繼續談下去,稍後如果有時間,我願意再就剛才的問題做回答」
  12. 12.      為一個媒體活動擬定訴求主題時,必須清楚的掌握目標,不要一次表達兩種訊息。例如在同一記者會中,又要主張公投廢核四,又要堆動新憲。這會使媒體不知道你的訴求重點。
  13. 13.      波士頓大學公關教授樂賓格(OLerbinger)在《危機管理》書中,將危機定義為「導致一企業組織陷入爭議,並危及其未來獲利、成長、甚至生存的事件」
  14. 14.      台灣在1980年代出現的亞洲信託擠兌危機,只緣於《工商時報》一篇報導,謂財政部對亞洲信託的財務狀況有意見,沒想到引發投資客戶的恐慌前往提款,結果使鄭周敏集團骨牌式的災難。
  15. 15.      喬登快閃事件:銳跑(Nike)公關部門處理不當,使原本立意良好的媒體活動,導致消費者的強烈不滿。
  16. 16.      新聞傳播學有一個規律:沒有你的聲音,就會有別人的聲音。
  17. 17.      孫秀蕙教授指出「危機處理雖然講求速度,但也要求『百分百謹慎』」。
  18. 18.      哈佛大學的公共事務主任亞力克斯‧胡沛說「基本上,法律顧問希望你講得越少越好;而公共事務人員則希望講得越多越好」
  19. 19.      美國公關學者史威資界定「倫理是我們認同的良好行為」
  20. 20.      CNN電視台駐華府製作人保羅‧凡瓦士(Paul Vamvas)說「社會運動人士常把他們的對手形容成一派胡言,其實你若做出客觀辯論,可信度更高」。
  21. 21.      KWGN電視台的主任編輯大衛‧布克威(Dave Blackwel)說「社運人士一開始都很有說服力,但是後來往往變成放羊的孩子,折損他們的信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