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君一席話(慈悲醫療心 賑災大願力)
2015年慈濟宗門營,第二天下午是慈濟醫療志業的分享。由張聖原策略長主持。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高瑞和:
目前我們是全台灣,唯一可以縫製壓力衣的醫療院所。
(兩個個案)
鄭大耿: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964983
塵爆慶生: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965314
●玉里慈濟醫院院長張玉麟
和人結善緣,對方會說「我會記住你」。
但如果結惡緣,對方會說「你給我記住」。
一個企業家說:「從我來到這個世界,到我離開這個世界,我為這個世界做了什麼?」
●關山慈濟醫院院長潘永謙
巡迴醫療到偏鄉(包括利稻等),一個星期去四天。
八八水災當時,很多道路中斷。
我們到偏遠山區提供醫療服務,必須透過直升機把藥品載送上山,很多醫護不敢坐直升機,只好我坐直昇機上去。
太太不放心,我就說保險三千萬再去。
後來保險公司說,搭直升機是不理賠的。
其他同仁當時要上山,必須坐流籠、或是徒步上去。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
第一次和上人用餐,不知天高地厚。
我問上人「以前的醫療是台大獨大,後來長庚和榮總加入,變成二分天下、三分天下,請問慈濟可以四分天下嗎?」
這是很不恭敬的問題。
上人說「我們應該是幫助在地的醫療」。
這句話讓我非常震撼。
我們在大林,醫療是很難經營的,別人不做的我們要做。
到大林慈濟醫院第二年、第三年,南亞大海嘯,我們在街頭募款。
當時我穿藍天白雲,執行長說要穿白袍。
當時我想「白袍是我職業的尊嚴」,怎麼能走進魚市場、菜市場募款呢?
後來我才慢慢想到「我必須要放下」,如果還執著這套衣服,是做不出醫療的本位。
全台灣最窮的縣市,是雲林和嘉義,教育水準最低的也是雲林和嘉義,五十歲以
上,有國中以上學歷的人不到50%。
加上當地單親教養、隔代教養、外籍配偶比例非常高,所以我們無法做智慧醫療。
我們努力營造一個很溫馨的地方,醫護人員在病房辦音樂會,還有母親節浴足活動,以前我最反對儀式,現在卻能感受到儀軌之美。
慈濟醫院幫社會解決一些問題,不是只有醫療。
●台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
(尼泊爾)
四月二十六號,在台南和岳父母幫女兒過生日,接到簡院長簡訊,說要到尼泊爾。飯前我就跟大家宣布要去尼泊爾。
到機場後,有一女子看到我們就過來捐錢,一萬元泰幣,她的先生在泰國經商,她是泰國籍女士。
當時很多人質疑慈濟,拿到善款有種被人相信的感覺。
後來又有一對母女捐款。
(蘇迪勒颱風過後到烏來清掃)
志工請我們不要貪心,泥土(水)不要裝太滿,但我們還是提斷兩個桶子。
在地下室很悶熱,出了一身汗,覺得做了很多,出來喝水看錶發現才過了一個小時。
八八水災當時,執行長也是帶醫療隊到屏東支援。
台灣現在又有災難,上人準備急難救助金和慰問信,很多人看到慰問信都流淚。
(八仙塵爆)
後來發生八仙塵爆意外,十四位傷患來到台北,最後留下的有十二位。
我們送一位病患從加護病房到手術房,旁邊有十四位醫護人員,非常慎重。
行政團隊每天早上八點會議,有一位醫師表示一位病患裝了葉克膜、兩邊的肺也白了,我說「不可以」,意思就是「不可以放棄」。
工務為了塵爆傷患修改動線,也請資訊部門,透過視訊讓家屬把愛心傳給小孩而不會造成感染。
傷患全程素食,也都非常健康。
醫療和總務方面,都有其他醫院支援,花蓮還去門諾醫院調器材,藥師也是到處去調物資。
●台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
尼泊爾是你儂我儂,你「尼」中有我,我「尼」中有你。
在尼泊爾,醫院在樓下接生雙胞胎,上樓看到卻是旁邊燒遺體後產生的輕煙。
我們追求的是甚麼?人生最後不就只是輕煙嗎?
而在在巴基斯坦震災當時(十年前),我們協助蓋帳棚,其中一間是祈禱室,我們志工是佛教徒,還趴在地上拿著羅盤,幫忙確認麥加的方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