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銘均書摘(隱藏小我,成就大我)
看179期(2017年1月)的《科學人》雜誌,有一篇文章「隱藏小我,成就大我」。
看完有幾個想法。
- 1. 我們吃的魚,也有判斷力,牠們也會感受到懼怕與疼痛,牠們也貪生怕死。
- 2. 魚也是要群體活動才會變得大膽,部分網友可能仗著人多或是一面倒的言論而大加批評與謾罵,甚至加入這個群體後改變了個性,和真實生活中的人截然不同。
- 3. 行善有時候也需要同伴、需要一個好的團體,才能讓我們不用擔心別人可能投射的異樣眼光。
- 4. 文章提到,離開群體又恢復自己的個性,有點像華人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在慈濟,看到許多改變脾氣、改變個性、改變本性的例子,這是宗教的力量,在動物身上是沒有的。
●隱藏小我,成就大我
撰文 高德曼 (Jason G. Goldman)
動物為了配合群體活動,有可能調整原有性格,但本性終究不會改變。
研究人員捉了80條魚,每條魚都個別放在水槽的一角,上方蓋著保護罩,水槽另一邊放了食物。這些三棘刺魚若要穿越水槽覓食就顯得有點危險,因為開放水域通常讓牠們暴露在遭掠食的威脅之下。
幾天下來,每條魚的行為表現都一如往常,大膽的魚很快就離開安全的掩護、往食物游去,膽小的魚則需要較長時間才會現身並且小心翼翼游到對面。但是把10條魚放在一起時,每條魚各自的性格都變得不太鮮明,如同人類,大膽的個體成為團體領導者,不過行動還是非常小心。
尤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生物學家)說:「很快就有第一條魚展開行動,但牠似乎意識到其他魚沒有追隨,因此會等待其他魚同伴跟上。」之後,一旦又與群體分開,這些魚又恢復原來的性格。這項研究發表在2016年9月的《科學進展》。
這項新發現顯示,群體動態會壓抑個體的性格。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人們首次看到這種壓抑性明確涉及一個基本因素:當群體面臨有風險的決定時,需要彼此配合。
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動物行為研究人員韋布斯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認為,過去的動物性格研究多半注重個體,忽略了動物在群體中的行為模式,而集體行為研究則注重群體,不重視個體差異。他評論,「這項研究真正做到把這兩個研究流派合而為一」,並顯示動物的個體兼具彈性與一致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