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銘均小品(給越多,讓你擁有越多)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爸爸說「肚子餓,什麼都好吃,吃飽以後,即使鮑魚、魚翅也難以下嚥」
什麼最好吃?
「餓」最好吃。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我也知道。
但聽到後,腦海開始出現一些想法,讓我聯想到「行善」還有「憂鬱症」。
很多人認為,「有」才是幸福,但是美國人和日本人,擁有很多,但自殺的人更多;非洲人,什麼都缺,卻很少聽說有人自殺。
美國人和日本人,每天都可以吃飽,卻想不開;非洲人,難得吃飽,卻很少想不開。
一個人,如果天天吃鮑魚、魚翅、龍蝦,一定會吃膩,說不定哪天,吃到番薯籤稀飯,還會認為這才是人間美味。
一個人天天吃番薯籤稀飯,哪一天吃到一顆雞蛋,都會覺得這是上天的恩寵。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從醋與蜂蜜談人生與付出」,裡面有一句話「好喝的水果醋,是酸甜兩種滋味在舌尖上流轉;真正的幸福,是甘苦在生命裡交錯上演。」
有時候一些挫折,如果你能夠樂觀面對,能夠超越,你就能夠把膩到不行的蜂蜜,難以下嚥的酸,變成好喝的水果醋。
吃到飽、吃到撐,很難品嘗食物原味。
吃的剛好、吃得巧,才能體會菜根香。
後來我又思考,難道每餐都吃很飽的人,一定會喪失對美味的期待嗎?
好像也不是如此。
又有一種思考。
這麼講好了。
譬如一位富人面對一桌的菜,他可以狼吞虎嚥,吃到最後全部吐出來。
但是他也可以每道菜吃一點,把多餘的菜拿去給遊民,貧困人家。
或者,直接邀請遊民、貧困人家一起同桌用餐。
看到遊民、貧困人家,期待的眼神、幸福的表情,那麼,這位富人一定覺得這頓飯,好比國宴般的珍貴。
甚至富人餓肚子,寧可讓他們多吃一口。肚子不飽足,心靈卻滿足。
所以,好不好吃的關鍵,不在於能不能夠吃飽、吃好,而在於你能不能夠分享。
有錢沒有錢也不是關鍵,關鍵也在於你是否能夠佈施。
有錢人,如果懂得佈施,一樣會很快樂,不易得到憂鬱症;沒錢的人,如果鏗貪,一樣會過得很辛苦,甚至可能得到憂鬱症。
所以,會不會得到憂鬱症,不在於你擁有很多,或是有所缺乏,而在於你能不能夠「分享」。
憂鬱症,會不會是一種「給不出去」的症狀呢?
憂鬱症,會不會就是一種「缺愛症」呢?
爲什麼許多人加入慈濟以後,憂鬱症就不藥而癒了呢?
因為他的「缺愛症」先康復了。
如果你富可敵國,卻一毛不拔,那你就是心靈上的三級貧戶。
即使你一貧如洗,但你還能夠繼續「分享」,你就是心靈大富翁。
這個「分享」,除了物質上的,還有心靈上的部分。
當然,把「分享」具體化,就是行善、當志工。
給越多,你擁有的越多。
行善,就是讓自己的人生,從「缺乏」變成「富裕」。
***************************************************
靜思語
要生活健康、心靈富有,一定要有愛心。
****************************************************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台灣時間周一至周五
22:30與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HINET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daaitvnews/blog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爸爸說「肚子餓,什麼都好吃,吃飽以後,即使鮑魚、魚翅也難以下嚥」
什麼最好吃?
「餓」最好吃。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我也知道。
但聽到後,腦海開始出現一些想法,讓我聯想到「行善」還有「憂鬱症」。
很多人認為,「有」才是幸福,但是美國人和日本人,擁有很多,但自殺的人更多;非洲人,什麼都缺,卻很少聽說有人自殺。
美國人和日本人,每天都可以吃飽,卻想不開;非洲人,難得吃飽,卻很少想不開。
一個人,如果天天吃鮑魚、魚翅、龍蝦,一定會吃膩,說不定哪天,吃到番薯籤稀飯,還會認為這才是人間美味。
一個人天天吃番薯籤稀飯,哪一天吃到一顆雞蛋,都會覺得這是上天的恩寵。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從醋與蜂蜜談人生與付出」,裡面有一句話「好喝的水果醋,是酸甜兩種滋味在舌尖上流轉;真正的幸福,是甘苦在生命裡交錯上演。」
有時候一些挫折,如果你能夠樂觀面對,能夠超越,你就能夠把膩到不行的蜂蜜,難以下嚥的酸,變成好喝的水果醋。
吃到飽、吃到撐,很難品嘗食物原味。
吃的剛好、吃得巧,才能體會菜根香。
後來我又思考,難道每餐都吃很飽的人,一定會喪失對美味的期待嗎?
好像也不是如此。
又有一種思考。
這麼講好了。
譬如一位富人面對一桌的菜,他可以狼吞虎嚥,吃到最後全部吐出來。
但是他也可以每道菜吃一點,把多餘的菜拿去給遊民,貧困人家。
或者,直接邀請遊民、貧困人家一起同桌用餐。
看到遊民、貧困人家,期待的眼神、幸福的表情,那麼,這位富人一定覺得這頓飯,好比國宴般的珍貴。
甚至富人餓肚子,寧可讓他們多吃一口。肚子不飽足,心靈卻滿足。
所以,好不好吃的關鍵,不在於能不能夠吃飽、吃好,而在於你能不能夠分享。
有錢沒有錢也不是關鍵,關鍵也在於你是否能夠佈施。
有錢人,如果懂得佈施,一樣會很快樂,不易得到憂鬱症;沒錢的人,如果鏗貪,一樣會過得很辛苦,甚至可能得到憂鬱症。
所以,會不會得到憂鬱症,不在於你擁有很多,或是有所缺乏,而在於你能不能夠「分享」。
憂鬱症,會不會是一種「給不出去」的症狀呢?
憂鬱症,會不會就是一種「缺愛症」呢?
爲什麼許多人加入慈濟以後,憂鬱症就不藥而癒了呢?
因為他的「缺愛症」先康復了。
如果你富可敵國,卻一毛不拔,那你就是心靈上的三級貧戶。
即使你一貧如洗,但你還能夠繼續「分享」,你就是心靈大富翁。
這個「分享」,除了物質上的,還有心靈上的部分。
當然,把「分享」具體化,就是行善、當志工。
給越多,你擁有的越多。
行善,就是讓自己的人生,從「缺乏」變成「富裕」。
***************************************************
靜思語
要生活健康、心靈富有,一定要有愛心。
****************************************************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台灣時間周一至周五
22:30與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HINET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daaitvnews/blog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