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演講與主持(22)(寶傑,你怎麼說)

看了一本書《寶傑,你怎麼說:讓人一聽就入戲的關鍵說話術》出版社是如何。
摘錄部份內容。

1. 如果你能把去巷口買醬油說得比《西遊記》還精采,讓你的話勾住人心,你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2. 說理只會激起防衛,說故事則能引發好奇。
3. 要說話說得讓人回味再三,最重要的就是「引人入戲」的技術。一張照片、一個道具、一個俚語,一個意想不到的段落,能創造驚奇,更能拉聽者跌入你創造的世界裡。那麼你的說話,就能遠遠甩開他人,製造出強烈的差異!
4. 講故事前,先將故事了然於心。說故事,像演一齣戲,要學會說學逗唱。不能背故事,用自己的話說。好的故事不能沒有好的畫面。有圖有真相。善用道具幫助別人理解故事內容。引述對話,讓你的表述更生動。
5. 捨去,才知道要放大什麼。
6. 《為人生健身—十二週取得身心優勢》,打開書頁,一個個肌肉下垂無力的普通人,經過三個月的訓練,竟然都把身體練得精實健美。每個案例都有訓練前後照片的對比,六十歲的波特.弗利曼老先生,形容自己的身體原本是「一攤爛泥、荒廢、鬆軟、肥胖」,卻能脫胎換骨,搖身一變成了擁有結實漂亮肌肉的硬漢。三十三歲的護士丹妮兒.卡丁頓經過三個月訓練,掉了二十一磅的肥肉,整個人充滿年輕活力。如果這些人都能透過訓練得到大的改變,為什麼我不可以?我也開始了我的重量訓練之旅,消除了鮪魚肚,身子變直了,雙腳也變得有力,本來連跑一百公尺都費力的我,居然也可以緩緩的跑了起來。
7. 住在墨西哥邊境「塔拉烏瑪拉」族人,一直過著遺世獨立的日子,好幾個世紀以來,他們就在崎嶇的山中奔跑,可以不用休息就跑個上百公里且面不改色,輕鬆就能跑贏山裡的野生動物,更不用說奧運的馬拉松選手。也因為擅長跑步,族人身體非常好,性格平靜,從不生病,現代各種的流行傳染病都不曾出現在他們身上。
8. 原來,人類的氧氣使用效率極佳。大部分動物都有「一步一呼吸」的限制,只有人類例外,人的演化就是適應長跑,多數動物在長時間跑步之後都會力竭而亡,像豹連續奔跑超過二分鐘就會死亡,只有人類不會因跑步無法散熱導致喪命。  任何人只要有辦法一口氣跑上九.七公里,就能成為動物界的致命殺手。書中特別介紹非洲僅存的原始部落布希曼族如何狩獵:四人先鎖定一頭羊,每當牠想衝入羊群時就阻擋去路,想休息時就把牠趕出樹叢,四人分頭進行、輪流衝刺,直到條紋羚羊像喝醉般搖搖晃晃,彎下前膝,伸直,跳了幾步,最終倒在地上,力竭身亡。羚羊的身上沒有傷痕,沒有血跡,拖回營地的一路上更不用擔心被禿鷹或是野狗攻擊或分食。把獵物累死,有時比使用武器更安全,更有效率。
9. 如果你要推銷一個概念、一個產品,與其說破嘴介紹,不如找一個故事。說好這個故事,就會產生相信的力量。相信之後,人們心中的那扇門才會打開,才會接受你想要表達的概念與想法,否則再多的形容詞,再多的說明,再誠懇的態度都沒有助益。
10. 張愛玲:「在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這就是緣分。」
11. 史丹利牧師說:「我得先讓上帝把聖經的真理在我生命中發生影響,否則我是無法誠實的告訴你如何接受聖經真理,並讓真理在你生命中產生影響。」他熟背經文,「你不斷看它並改動它⋯⋯在講道時間到之前,我只需要瞥一下它。時間到的時候,我的體內已經充滿了它。」
12. 他們講述故事,特別是在見證某些奇蹟時刻時,有如單口相聲般,一人分飾多角。
13. 蘋果電腦的創辦人賈伯斯在接受訪問時,曾引用畢卡索的名言:「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即使聰明如賈伯斯,創意源源不絕的賈伯斯,都承認蘋果電腦有些點子來自他人。只是賈伯斯是偉大的藝術家,他並非原封不動的複製別人成功的經驗,而是徹底把別人的點子占為己有,完全消化之後,轉化成自己創意的養分。
14. 美國共和黨名嘴格連.貝克(Glenn Beck),他在二○一○年八月二十八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號召舉行所謂「重振美國,恢復榮譽」大會,竟然吸引數十萬人參加。他之所以吸引人,在於他極懂得使用戲劇效果。有一次他大罵歐巴馬的赤字過高,竟然可以在地上畫一條紅線,然後走到另一個攝影棚,再登上裝置上升,拿著紅筆用力的往上標示,想強烈的凸顯美國的赤字已經破表。整個節目相當搶眼,引人入勝。
15. 俚語是老祖宗的智慧,善用俚語就是善用老祖宗的智慧,所以如果熟練俚語,就可以降低個人偏見的色彩。台語的俚語就是一種充滿著畫面感的語言,而且那個畫面,總會令人不自覺的會心一笑。俚語是老祖宗的智慧,善用俚語就是善用老祖宗的智慧。透過俚語批評事物,可以降低個人偏見的色彩,顯現出的不是個人的批評,而是用老祖宗的語言來臧否,如此更有說服力。
16. 根據奧美集團的統計顯示,在一場演講後,一個小時內,人們忘掉一半內容;一天之內忘掉百分之八十的內容;一週後,百分之九十五的內容被忘掉,人們唯一記得的,只有演講時所舉的故事、例子,或親身經歷。
17. 人們會記得雷根,很大的原因是雷根留下了許多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深植人心。雷根這種能力是天生的嗎?不,雷根的幕僚曾經回憶雷根花許多時間背誦故事,他在空閒時、搭飛機時,都在收集笑話與故事。他的寫作班子也會幫他準備笑話與故事,在雷根紀念圖書館中收藏了雷根的嘉言筆記本、雷根的小紙片裡,密密麻麻的寫著各種故事與典故。他利用空檔的時間背誦,久而久之,運用故事與笑話的能力就變成了本能,最後,他自己也變成了傳說。
18. 說話也是要刻意練習的,而練習的一個基本功就是大量背誦語文、詩詞、諺語、電影對白。你吸納的越多,越能夠游刃有餘的吐出令人感動的語句出來。你的詞彙越豐富,你的語言才會越有魅力!
19. 美國管理學大師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從A到A+》說。推動優秀公司邁向卓越的企業領導人,並非先找出巴士該往哪裡開,然後要員工把車子開過去。他們反而先找對人上車(要求不適合的人下車),接下來才弄清楚車子該往哪個方向開。
20. 李安在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時候,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研究故事發生的地點,劇本修改了將近四百次。還有誰能把這個故事說得比他好?
21. 小燕姊說,主持人就是要幫觀眾喊出那一聲「啊」,是觀眾與節目的中間人,幫觀眾理解和發洩情緒。
22. 說故事支初,必須學者去描繪事件背景,邀請聽話者踏入你設定的時空,然後你們就會開始一段完全不一樣的旅程。
23. 金庸《鹿鼎記》有一段描述韋小寶教人怎麼說謊,怎麼騙取人相信,他說「說謊不能全是假的,二分假要包八分真,在那真實的部分,要說得越細越好」。(銘均註:網路很多謠言就是二分假八分真,或是假的部分更多)
24. 被稱為「政治搖滾明星」的柯林頓,並非起初就有如此魅力,他擔任阿肯色州州長時,原本預計只有15分鐘的演講,他卻整整超過了半小時,到了第32分鐘,他一說出「最後的結論是……」台下的聽眾爆發如雷的掌聲。情況之尷尬,可見當時他演說技巧之貧弱。但在卸下總統後,他卻能以演講致富。美國《高速企業》雜誌歸納柯林頓演說的技巧為:掌握節奏,善用輔助工具,並善於表演。
25.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過:「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26. 一個好奇,就會帶來好故事。
27. 許多書籍談到「聽話的藝術」時,都強調要有耐心,不要搶話,不要打斷別人的發言,要有同理心等等。但我的經驗不完全是這樣,耐心與專注只是基本條件,如果你只是一味迎合別人的發言,耐心的聽別人把事情講完,你只能接受到對方要給你的訊息,而不是你想知道的資訊。
28. 許多人會覺得傾聽時要有禮貌,要很客氣。這些態度當然是對的,但更重要的是誠實,你要適時的表達「聽得懂」還是「聽不懂」,並誠實表達你的感覺。如果聆聽者基於禮貌,面對聽不懂的內容也一直點頭稱是,對話結束後,還是雞同鴨講沒有達成溝通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愛主播倪銘均 的頭像
    大愛主播倪銘均

    大愛主播倪銘均的部落格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