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心好願轉好命(101)(殺氣、養氣的科學實驗)
我演講「素食」還有「心念」時候,常常提到《梅門》創辦人李鳳山師父。
這位氣功與功夫高手吃素,也希望弟子們都要茹素,很多人就是因為練氣功加上吃素,找回了健康,另外他的「特異功能」也被科學證實。
陳履安擔任國科會主委時,邀請前台大校長李嗣涔等人,用科學研究氣功,證實李鳳山師父可以發出「寒冰掌」與「赤焰掌」。
大約二十年前,我到國科會找到這篇論文,記得當時有影印但不知道放哪裡,現在找到《氣功的科學觀》一文,應該就是當時看到的論文。
從這個實驗讓我體會最深刻的就是,我們的念頭很重要,可以讓氣變殺氣也可以變養氣,這都在一念之間。
以下摘錄部份內容:
●
氣功的科學觀
作者/李嗣涔 台大電機系教授
中華民國八十年八月
科學發展月刊 第十九卷 第八期
四、外氣的性質
外氣也就是武俠小說中所說的掌風,到底外氣的性質是什麼?是氣功科學化所要面對的第二個課題,大陸上的研究人員用紅外線探測器來測量師父所發外氣中8到14微米波長之紅外線,由此測到了從掌心勞宮穴所發出有大低頻漲落的紅外信號。臺大電機系也用銦化銻紅外線偵測器來量外氣中所含3到5微米紅外線之強度。實驗結果顯示,當氣功師父發放「養氣」,也就是替人治病,助人練功之氣時,手掌溫度會上升,紅外線強度大增,而師父身體也處在「共振態」。但若改發「殺氣」,也就是傷人之氣時,則手掌溫度會下降,紅外線強度減弱,這與前面所說練氣時,可由大腦意識直接控制交感神經,放鬆或收緊血管,導致手掌溫度上升或下降的現象是一致的。
另外根據大陸研究人員所做實驗顯示,外氣中還有高能量的電磁波,包括微量的γ射線,X射線及紫外線等等。有時也含有一些大型分子的碎片,能在一米遠處打動懸掛的縫紉線,使垂直下落的粉塵向前飄動,甚至還量出了這些微粒流的速度在每秒13到104公分之間。凡此種種證據皆顯示了外氣中的確含有多種的能量型式,包括還沒有量出的部份,我們通稱為「生物能場」。
五、外氣的作用
在中國大陸所做的氣功實驗中,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研究的研究是在了解外氣對小分子,細胞,生物大分子,植物種子,動物及人體的免疫功能之影響,以及外氣用來治療病症的效果。其中比較重要的發現包括北京清華大學所做氣功外氣對液晶的作用,發現外氣可以推動液晶的長鍵分子,使其旋轉,也可以對雷射光的極化方向造成部份影響,顯示「氣」有著比目前人們所理解到的更為深刻的內涵。另外由氣功外氣對老鼠腹腔巨噬細胞,淋巴細胞,腫瘤細胞,心肌細胞的實驗中均觀察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應。在對大腸桿菌及葡萄球菌之實驗時,發現以「養氣」作用30分鐘可以大幅增加細菌之繁殖速率從1.5 到7倍,「殺氣」則可以殺傷細菌百分之五十到九十。陽明醫學院生化科也嚐試以「養氣」及「殺氣」來研究對癌細胞之影響,結果發現細胞呼吸速率,DNA合成率,蛋白質合成率及細胞生長數目雖無明顯變化,但RNA之合成量就出現了顯著的不同,實體腫瘤在接受十次「殺氣」,每次兩分鐘後,DNA有斷裂情形,顯示外氣的確與細胞內大型生物分子產生交互作用。
至於外氣對人體的效應,北京中醫學院研究了外氣對腦α波的影響發現,在外氣作用下,正常受試者腦電功率明顯增大,由於大腦是控制身體心理及生理的總樞紐,因此大腦生理發生改變,當然會影響到身體,由此可以證實外氣療法是有理論根據的。
六、氣功的保健原理
由前面所提的實驗證據顯示,練習氣功可以打通腦內意識中心與下視丘自主神經系統之障礙,因此可以控制血管通透性及末梢血流量增加及改善血液循環。再由氣到血到,把營養送到全身每一部份,讓本來因為血液循環不良,所獲營養不夠,即將致病的細胞得到充足的能量,排除累積的廢物,自然細胞活力增加,抵抗力也增加,消彌一場即將來臨的疾病。另外氣功鍛鍊能刺激到副交感神經,讓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加,從而增進了食慾,提高了消化功能。再加上練氣功要求放鬆,排除雜念,因而降低了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一旦外界刺激對大腦之干擾減少,身體自主神經系統將自動去調適,修復整個身體,促進了身體的健康。
總之,氣功鍛鍊可以幫助放鬆,消除緊張狀態;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能提高神經系統協調能力;能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的速率,將多出能量用作修補身體,抵抗疾病;能按摩內臟,改善消化及吸收功能,能增大肺活量,血管容積量,增加營養輸入及循環之能力,凡此種種都能達到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七、結論
氣功的鍛鍊,可以說是預防醫學的一部份,它所改善身體能量及協調不平衡而治療疾病的方法,正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精髓。可以說,中國醫學是把人體當成一個複雜的「系統」,而非個個器官獨立的零件組合體,系統中每一部份間都有密切的聯繫,因此如何達成系統物理能量分配的平衡,也就是陰陽的平衡,成為中醫治療的最高指導原則,而氣功的修練正是達成能量平衡的最有效方法。可以說「氣功」與中醫所處理的人體醫學,正是西方醫學界所欠缺的「系統」觀念,兩者正好可以互補互成,共同創造出一個嶄新的醫學領域,國科會將朝此目標努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