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心好願轉好命(114)(臨床心理師的科學轉念法)

 

看了一本書《轉動內心的聚光燈,照亮人生更多可能:臨床心理師的科學轉念法,跳脫思考盲點、提升心理彈性》,摘錄內容:

 

  1. 英國詩人莎士比亞說:「事情本無好壞之分,只緣於觀點不同。」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2. 電影《神鬼奇航》裡的傑克史派羅船長說:「問題本身往往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往往源於你面對這個問題的態度。」(The problem is not the problem. The problem is your attitude about the problem.)
  3. 第一個,把你的思考、念頭好好說出來。像是先找其他同學,向他說你的想法。藉由「旁觀者」大腦,陪伴自己思考,退一步檢視自己的想法是否縝密、有沒有什麼環節沒有留意到。
    第二個方法是寫下來。「思考」和「書寫」本質不太一樣。思考是很私密的事,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其實我們大部分的思考與感覺都是很主觀的事。感覺雖然很「真實」但未必是「事實」。
  4. 「注意你的思想,它們會變為言語;注意你的言語,它們會變為行動。注意你的行動,它們會變為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它們會變為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會變為你的命運。」(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
  5. 我們此刻仍正使用的知識、判斷與準則,其實都是我們「小時候」學到的。而「小時候」這段期間,正是我們這輩子最缺乏「判斷力」的時間。我們只知道學習、吸收,但無法判斷學到的東西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6. 我曾看過一集日本節目,一群孩子好奇觀察著透明培養箱,他們喜孜孜看著這個在當地被稱為「都市傳說」的生物。有的孩子甚至好奇往盒子聞聞說「還真臭呢」。這就是蟑螂。
    蟑螂被日本孩子當作寶物,還說「真感動,沒想到能親眼見到蟑螂」,還請主持人幫自己和蟑螂拍照。
    為什麼這群孩子面對蟑螂的反應,與我們多數人如此不同?原因在於,蟑螂在 北海道是非常罕見的生物,對多數居民而言,「聽過」卻鮮少見過。
    我們對蟑螂的判斷,很大部分是從爸媽那邊學到的。
    在孩子還沒有學到任何與蟑螂有關的知識之前,蟑螂本身是一個「中性的存在」。但看到爸媽與蟑螂的互動後,他們就在大腦建立一個「蟑螂=討厭」、「蟑螂=噁心」的印象。
  7. 當我們能用更多角度去理解同一件事情,其實我們就是「有所選擇的」,也比較不會被特定的情緒綁架。
  8. 聚光燈不但影響「觀點」,也可能進一步影響我們的「看見」與「行動」。你會看見你所相信的。
  9. 看開一點的意思,把事情看得更全面、更宏觀。
  10. (1) 簡單描述你在擔心、害怕的事情。
    (2) 使用1-7替這一件事情的嚴重性打分數。
    (3) 想像一下,你擔心的情況如果演變為「最糟、最糟、最糟」的後果,可能會是什麼?
    (4) 想像一下,這個最糟的後果如果真的發生,以你手邊現有的資源,你可以做些什麼來應對嗎?完全沒辦法應對、束手無策,只能接受,還是有一些可以做的事?
    (5) 如果「最糟、最糟、最糟」的後果應該是7分,那你現在擔心的事,還會是你本來給的分數嗎?或者你想如何調整呢?
    (6) 想像一下,這件事情最好、最好、最好的後果會是什麼?
    (7) 根據剛剛往左邊(最好的結果)、往右邊最糟糕的結果)的思考後,你的視野現在應該「更全面了」。再重新評估一下,你覺得此刻正在煩惱的這件事情,「最有可能的結果」會是什麼?你覺得它的嚴重性分數需要再修正嗎?
  11. 1973年,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找來他們學校神學院的學生做了一項實驗。研究者一個個邀請這些神學院的學生,請他們從聖經中選擇一個主題,到學校附近的大樓講道(這對這些神學院的學生來說,是別具意義的事)
    不過,研究者安排一位衣衫襤褸的樁腳,在這些學生趕往另一棟大樓的路上待命。在學生通過他們時,樁腳會在這些學生面前跌倒、閉眼、咳嗽、呻吟著,看起來非常痛苦。研究者想知道的是,這些神學生是否會停下來幫助這個人呢?
    研究者安排了三種變數,學生會被隨機分配到不同變數之中做實驗。第一個變 數是,有些人在出發前會拿到研究者設計的問卷,上頭詢問他們走上神學之路的原因,是為了自己(把宗教當成充實、完善自我的方法)、還是為了他人(榮神世人);有些人不會填到這份問卷。
    第二個變數是,有些人在出發前被指定了等一下要短講的主題,其中一群人要 講的是「職業神職人員與宗教使命之間的關係」,而另一群人則被告知要分享的是「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故事」。
    好的撒瑪利亞人是源於基督教中,對助人者、好人心的稱呼。這個源於《聖經》的故事大意是,一個猶太人身負重傷躺在路邊,但祭祀和利末人看到他後卻沒有駐足相救,最後反而是一位與猶太人關係不好的撒瑪利亞人救助了他。
    第三個變數則是,在這些學生出發時,研究者會看著手錶,一邊說:「啊,你 要遲到了。你早該到現場了,我們快點出發吧!」另外一些學生出發時,研究者則說:「講道那邊還沒準備好,但我們現在慢慢出發也好,時間比較寬裕。」哪一個變數最能影響這些神學生的助人 行為呢?是「被提醒了念神學是為了助人」、「 被提醒了『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故 」,還是「發現自己不趕時間的學生」?
    這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非常有名,因為它跌破不少人眼鏡。多數人聽到這個研 究時,認為「被提醒了念神學是為了助人」,以及「被提醒了『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故事」這兩組,應該會有最多比例的學生停下來幫助跌倒的路人。
    但結果並非如此,實驗數據發現,唯一能預測神學生是否會停下來幫助路人的,是第三個變數:這些學生如果在匆忙趕路的話,只有10%的人會停下來助 人;而被告知時間充裕的,則有63%的學生停下來助人。
  12. 大衛‧凱斯樂在《意義的追尋》書裡提到,意義是由自己創造,只有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意義。
  13. 這個研究,想知道的是:大人唸給小朋友聽的童話故事,是否可以幫助小朋友學會道德觀念,並且真的實踐出來?實驗以「誠實」為主軸,研究者好奇,在討論誠實的童話故事中,哪種類型的故事會讓小朋友的行為變得更誠實?
    研究者找來200多位3-7歲的小朋友實驗。一開始研究者會和小朋友玩「猜猜看」遊戲。小朋友在沒看到玩具的狀況下,要根據玩具發出的聲音,來猜它是什麼玩具。
    進行到一半,研究者會藉故離開一分鐘,跟小朋友說他要去拿一本書。在離開 之前,研究者會特別交代小朋友「不要偷看放在桌下的玩具」
    研究人員在桌下擺放的玩具,是偶爾會發出奇怪、特別聲音的那種。有和小朋友相處過的人會知道,這種新奇、好玩的刺激,對小朋友來說真是太難抗拒 了。絕大多數小朋友在對抗誘惑的戰役中都失敗了,但這正合實驗者的意。
    後來,實驗者若無其事地回到研究室。和小朋友玩了一下之後,會唸一個童話 故事給小朋友聽。不同小朋友會被隨機分配到下面四個故事中的其中一個:《龜兔賽跑》、《放羊的孩子》、《皮諾丘》或《華盛頓砍倒櫻桃樹》。
    真正的實驗現在才要開始,在小朋友聽完故事之後,實驗者會友善地問小朋 友:「剛剛你有沒有偷看玩具呢?」
    讀者可以先猜猜看,哪一個故事唸完之後,小朋友更願意坦承自己有偷看玩具 呢?這邊也來幫讀者複習一下這四個故事的寓意:
    《龜兔賽跑》:烏龜、兔子比賽跑步,兔子因為偷懶而輸掉比賽。
    《放羊的孩子》:主角(牧童)因不斷撒謊,後來自己照顧的羊群真的被狼吃掉了。
    《皮諾丘》:故事重點在於小木偶只要說謊,鼻子就會變長。
    《華盛頓砍倒櫻桃樹》:描述華盛頓不小心砍倒櫻桃樹之後,和大人坦承,且他的坦誠得到了大人的肯定。
    在猜猜哪個故事比較有效,可讓孩子變得誠實之前,先評估一下這四個故事的 核心,是棍子、還是胡蘿蔔?
    很顯然,《放羊的孩子》、《皮諾丘》是跟棍子有關的故事,前者的棍子是「羊」 被吃掉了」,後者的棍子是「鼻子變長」。而《華盛頓砍倒櫻桃樹》是一個胡蘿蔔 的故事,華盛頓的誠實讓他「被讚賞」。
    《龜兔賽跑》在這個研究裡有點尷尬。對於烏龜,這是一個胡蘿蔔的故事,「勤 奮終能成功」;對於兔子,這是一個棍子的故事,告誡我們「懶惰導致失敗」。不過,這是一個其實與誠實無關的故事;在原本的實驗裡,是用來當作對照組的。
    答案揭曉,是《華盛頓砍倒櫻桃樹》。沒錯,就是唯一的「胡蘿蔔」故事。研 究數據顯示,分配到聆聽這個故事的小朋友,願意坦承自己偷看的比例,將近其他故事的3倍。
  14. 老年人常感受到的負面情緒,可能都源自於這種「自我關注」(self- focused),就是「你只想到自己」的傾向。
  15. 人類在面對宇宙、高山、大海等大自然現象時,内心出現的複雜感受,稱為「敬畏感」 ,相關研究證實,敬畏感這種情緒,其實對人類的心理健康是有幫助的。敬畏感可以帶我們「轉念」,在舞台上找到更多視角。
  16. 2020年知名期刊《情緒》(Emotion)刊載一篇由加州大學與全球腦健康研究所一起完成的研究。一共有60位健康的老人參與這個研究,他們每週必須散步15分鐘,並在散步前、散步時、散步後「自拍」,填寫相關心理問卷共計要完成八週的實驗。
    其中,一半的受試者會接受「敬畏介入」:研究者會先介紹「敬畏感」這種情 緒,並鼓勵他們在散步途中,多多去觀察山、樹、林,感受萬物與天地(藉此引發參與者的敬畏情緒);另一半受試者則沒有接受這樣的指示。
    研究結果發現,接受「敬畏介入」的參與者,如果在過程中體驗到愈多敬畏情 緒,就愈能欣賞、讚歎四周的風景。有趣的是,在他們自拍的照片中,「自己」在照片中所占的畫面比例也愈來愈小,更多空間留給了風景。儘管自己占比小了,但實驗者卻發現,他們自拍的笑容愈來愈明顯。對照組成員則沒有類似的現象發生。
  17. 納粹當政期間,曾被囚於集中營內,忍受種種非人道待遇的存在心理治療大師弗蘭克(Viktor E. Frank),在他以集中營經歷為基礎所寫的《活出意義來》書裡這段話。提醒我們,敬畏能幫助我們看見不一樣的角落:
    「內在生活一旦活絡起來,俘虜對藝術和自然的美也會有前所未有的體驗。在 美感的影響下,有時連自身的可怕遭遇都會忘得一乾二淨。從奧斯維辛轉往巴伐利亞集中營途中,我們就曾透過車窗上的窺孔,凝視薩爾茲堡附近山巒沐浴在落日餘暉的美景。當時,如果有人看到我們的臉容,一定不會相信我們是一 批已放棄一切生命和獲釋希望的俘虜。
  18. 13579 轉念法」
    在一件事情發生時(特別是帶著強烈情緒),我們當下的「第一個念頭」未必是最有幫助的。若草率地「照這個念頭的建議做」,後果往往不堪設想。
    這時,不妨透過13579 轉念法,簡單描述發生什麼事?
    「現在的我」是怎麼想這件事的?我當下很想做出什麼反應?
    「一分鐘之後的我」如果看到「現在的我」,照剛剛的反應行動會怎麼說?
    「三個小時後的我」又會怎麼看這件事?
    我贊成「現在的我」的反應嗎?
    「五天後的我」會如何思考這件事?那時所想的,有沒有哪些在五天後來看,其實不太正確的?
    「七個月後的我」若要給「現在的我」一些建議,可能會怎麼說?
    「九年之後的我」有沒有可能已經忘了這件事?還是仍會記得牢牢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