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銘均書摘(做最好的自己-李開復)
1. 一位中國家長問美國某大學校長,你們學校有多少好學生多少壞學生?這位校長說:我們這裡沒有差學生,只有個性特點不同的學生。
2. 許多測驗都證實,亞洲人的智商比較高,日本103、美國101-102、中國人110。
3. 但智商還不是智慧,如果封閉自我,看不到大局,那麼智商高一點也只是小聰明,反而做出許多蠢事、傻事和笨事。(宋健)
4. 真正的成功人士,不僅是靠知識和創意等外在素質,他們成功的關鍵在於具備某些最為根本、最有價值的素質或品格。
5. 《聖經》:誠信比財富更有價值。
6. 李嘉誠:做事先做人,一個人無論成就多大的事業,人品永遠是第一位,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誠信。
7. 美國德州儀器前總裁佛瑞德‧布希表示,徵選主管有十個標準,誠信名列第一。
8. 報紙頭條測試法:設想明天你做的事情被刊登在頭條新聞,你會不會因此感到羞愧。如果不會才是對得起自己的價值觀。
9. 彼得杜拉克: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的管理自己。
10. 心理學家統計,每個人每天大約會有五萬個想法,如果擁有積極的態度,那麼就能把這五萬個想法轉換成正面的能源和動力。
11. 被動就是棄權,不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12. 美國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沒有試過,怎麼知道自己不喜歡?
13. CEO最欣賞的就是那些主動要求做某項新工作的員工。
14. 換工作的意義:你一開始做的決定並不一定是你的終身決定,你仍然有機會去嘗試更多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找到真正的興趣。
15. 屠格涅夫:等待有兩種,一種是什麼也不做的空等,另外是一邊等,一邊把事情向前推動。
16. 同理心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是個人發展與成功的基石。
17. 給別人的,其實就是給自己的。
18. 一般來說,最成功的人都有這樣的特點,他們在自己眼中的形象,和他們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非常接近。
19. 當別人問你某個自己答不出來的問題時,最好的答案就是「我不知道,但是我會去查」
20. 求職時的面試,考的不是智力而是他的思維方式,還有他的自信和處變不驚的態度,過分謙虛可能會被認為能力不足。心理素質越突出,越有自信,越可能得到對方的欣賞。
21. 自信來源於成功的暗示,自卑來源於失敗的暗示。
22. 成功與否並不取決於我們是誰,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23. 天才的全部秘密只有六個字,不要小看自己。
24. 最快樂最成功的人的秘訣是「加強自己的優點並管理自己的缺點」
25. 自省拯救了微軟(網路搜尋):1995年,Internet浪潮方興未艾。面對Internet的誘惑與挑戰,微軟公司的一位董事曾就公司的Internet策略問題徵詢比爾•蓋茨的意見:“我們為什麼不多做一些與Internet相關的工作呢?”當時,比爾•蓋茨用近乎揶揄的口吻回答說:“這是一個多麼愚蠢的建議呀!Internet上的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沒有人能賺到錢。”許多員工提出了尖銳的反對意見。不少員工直接發信給比爾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當比爾•蓋茨意識到自己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大多數人支持後,他花了大量時間重新認識和理解Intenet產業,最終,他承認自己此前的決定是武斷和錯誤的。為了扭轉公司的方向,比爾•蓋茨親自撰寫了《網路浪潮》這篇著名的文章。同時,他把許多優秀員工調到Intenet部門,也因此取消和削減了許多與Intenet無關的產品。那些曾經直言勸諫的員工不但沒有受到處分,而且還被委以重任,逐漸成為公司重要部門的管理者。結果,微軟公司很快成為了Intenet領域的領跑者。
26. 比爾蓋茲每次演講都會請助理幫他分析有哪些不足之處,他認為:在這次演講中,我一定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請你們告訴我,讓我下一次改進。
27. 足夠好是不夠的。連卓越都不夠好。
28. 比爾蓋茲:客戶的批評比賺錢更重要,從客戶的評語中,我們可以更好的汲取失敗的教訓,將它轉化為成功的動力。
29. 對於一個畢業生來說,機會遠比安穩更重要,事業遠比金錢更重要,未來遠比今天更重要。
30. 在我嘗試的事情中,90%以上都是有收穫的,就算是失敗的10%,我在其中也學到很多教訓,它們讓我更珍惜那成功的90%。
31. 卡內基「人要懂得從失敗中培養成功,因為障礙與失敗,就是通往成功的兩塊最穩固的踏腳石」
32. 實現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礙,是今天的疑慮。
33. 做學問的境界最終取決於做人的境界。
34. 在所有“不能改變的事情”中,最不能改變的是父母,最應接受的也是父母。有不少學生說:“父母不理解我,不接受我,不體會我的想法,總要求我用他們的價值觀和理念來做事、讀書、求學。所以我總是避開他們,越來越孤獨。”對這些同學,我的回答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你應該接受你的父母,千萬不要因為感覺父母不理解你而自我封閉。父母的成長環境不同,思維方式不同,他們對成功的定義可能也不同,對你的期望與你對自己的期望就有較大的差異。但他們人生的路走得比你長,經驗比你豐富,你不能先入為主地排斥他們。另外,你必須理解,父母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他們也是唯一可以無條件為你付出的人,你應該無條件地接受你的父母。作子女的經常把父母親過度理想化,而疏忽了絕大多數的父母,在他們生長的環境中,比我們更為匱乏、不足,他們可能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當一個稱職的父母,但以他們的條件,也盡力了。如果我們鄙視、排斥父母,無異是對自己生命的來源不敬,那如何能快樂?第二,你可以試著去改變父母的想法,但你首先應反問,你理解和接受你的父母嗎?你能體會父母的想法嗎?當你抱怨父母總是期望你完美時,難道你不也是在期望父母完美嗎?淩志軍建議說:“父母對你們的期望沒有錯,只是你們應該讓父母瞭解,你們對他們的期望。”所以,在要求他們理解你之前,你應先去理解他們,這樣才能更成功地和他們溝通。相互瞭解後,也許你們仍有不同意見但能彼此諒解,也許你或他們會改變原來的看法而達到共識。為此,你首先應和父母建立一個坦誠的溝通關係。也許起初你們會覺得彆扭,但我相信你們很快就會體會到親情與溫馨。(網路搜尋)
35. 淩志軍說:如果我遇到「應該做的事情」和「喜歡做的事情」之間的衝突,我會給自己安排一個時間表,每天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應該做的事」這樣的規定能激勵你集中精力並提高效率,然後去做「喜歡做的事情」。這個建議非常好。人生是有限的,應該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喜歡做的事情」上,但為了追尋自己的興趣,首先要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好。
36. 一個四歲小女孩對他說「兔子最可愛了」,他說小貓更可愛,她點頭就走了。他就追問她「到底是你對?還是我對?」她說「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嘛」
37. 不是因為了不起,所以才有理想;而是因為有理想,才成為了不起的人。
38. 愛因斯坦「不要去嘗試做一個成功的人,要盡力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39. 大仲馬: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
40. 愛默生「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
41. 想要愛你做的事,就去做你愛的事。
42. 最重要的事要看自己喜歡什麼,其次要看自己的天賦是什麼。
43. 人生目標就像羅盤,興趣就像風帆,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它們可以讓你駛向成功的港灣。
44. 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
45. 有人舉比爾蓋茲和甲骨文總裁大學都沒有畢業,有人就認為讀大學沒有用。
46. 美國有25%的人大學畢業,而美國最成功的人裡90%是大學畢業的,所以讀過大學的25%的人在成功者中佔有90%的比例,而沒有讀大學的75%的人反而要去競爭那10%的成功機率。
47. 教育家斯金納:如果我們將學過的知識忘得一乾二淨,最後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
48. 微軟公司做過一個統計,在每一名微軟員工所掌握的知識內容裡,只有大約10%是員工在過去的學習和工作中積累得到的,其他知識都是在加入微軟後自學得到的。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一個缺乏自學能力的人,是難以在現在企業中立足的。
49. 我聽到的會忘記,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牆上的一句話)
50. 卡內基: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專業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
51. 如果你只是埋怨和感嘆世界的不公平,那就會失去更多的東西。如果你只是一昧的抱怨,那就會被別人越拋越遠。
52. 榮格:人可以從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從和他人的相處中得到能量,而內向的人可以從獨自的思考中得到能量。
53. 人生唯一的失敗就是不參與。
54. 有效溝通=有效傾聽+有效表達
55. 在1960年,美國一個跟蹤調查商學院畢業生畢業後狀況的組織開始了一項為期20年的調查,試圖找到下面這個問題的答案:理想和財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追求理想的人真的不容易得到財富的青睞嗎?研究人員首先對1,500名商學院學生進行了細緻的問卷調查,並根據問卷結果把這些人分為兩類,其中傾向於追求財富、為財富而讀書的人占大多數(1,245人,83%),傾向於追求理想、為理想而讀書的人所占比例較小(255人,17%)。20年後,研究人員對當年這1,500名被調查者進行了回訪。結果,研究人員發現,1,500名被調查者中有101人成為了百萬富翁,而在這101人中,竟有100人是當年選擇追求理想的人。這個故事說明,理想和財富並不衝突,一心追求財富多半會適得其反,而一心追求理想卻有可能讓財富離自己更近一些。(網路搜尋)
56. 「有建設性的不同意」,是管理大師派翠克‧倫喬尼提出的有關團隊進步的最好方法。
57. 當一個人辦事最順利的時候,也恰恰是他進步最小的時候;當一個人遇到不同意見最多的時候,也恰恰是他收穫最多的時候。
58. 先影響自己,在影響別人,最後才有可能影響環境。
59. 人在挫折中學到的東西,會遠遠多於在成功中學到的。
60. 美國前國務卿鮑爾,當你自估的成功概率達到40-70%,你就該去做這件事了,也許你會失敗,但拖延或等待的代價往往更大。
61. 旅途本身就是收穫。
62. 創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創新更重要。
63. 讓我的影響力最大化。
64. 在今天這個資訊化、全球化的時代裡,只有融會中西才能成為真正有價值的國際化人才。
65.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東西,或者固執的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
關於我的部落格,還有關於留言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5035
您可以更靠近倪銘均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70502
只要有時間,我很喜歡到學校的週會或是機關演講,分享美善與大愛,我把相關題目整理出來。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3332
***************************************************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07:00與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HINET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daaitvnews/blog
1. 一位中國家長問美國某大學校長,你們學校有多少好學生多少壞學生?這位校長說:我們這裡沒有差學生,只有個性特點不同的學生。
2. 許多測驗都證實,亞洲人的智商比較高,日本103、美國101-102、中國人110。
3. 但智商還不是智慧,如果封閉自我,看不到大局,那麼智商高一點也只是小聰明,反而做出許多蠢事、傻事和笨事。(宋健)
4. 真正的成功人士,不僅是靠知識和創意等外在素質,他們成功的關鍵在於具備某些最為根本、最有價值的素質或品格。
5. 《聖經》:誠信比財富更有價值。
6. 李嘉誠:做事先做人,一個人無論成就多大的事業,人品永遠是第一位,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誠信。
7. 美國德州儀器前總裁佛瑞德‧布希表示,徵選主管有十個標準,誠信名列第一。
8. 報紙頭條測試法:設想明天你做的事情被刊登在頭條新聞,你會不會因此感到羞愧。如果不會才是對得起自己的價值觀。
9. 彼得杜拉克: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的管理自己。
10. 心理學家統計,每個人每天大約會有五萬個想法,如果擁有積極的態度,那麼就能把這五萬個想法轉換成正面的能源和動力。
11. 被動就是棄權,不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12. 美國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沒有試過,怎麼知道自己不喜歡?
13. CEO最欣賞的就是那些主動要求做某項新工作的員工。
14. 換工作的意義:你一開始做的決定並不一定是你的終身決定,你仍然有機會去嘗試更多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找到真正的興趣。
15. 屠格涅夫:等待有兩種,一種是什麼也不做的空等,另外是一邊等,一邊把事情向前推動。
16. 同理心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是個人發展與成功的基石。
17. 給別人的,其實就是給自己的。
18. 一般來說,最成功的人都有這樣的特點,他們在自己眼中的形象,和他們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非常接近。
19. 當別人問你某個自己答不出來的問題時,最好的答案就是「我不知道,但是我會去查」
20. 求職時的面試,考的不是智力而是他的思維方式,還有他的自信和處變不驚的態度,過分謙虛可能會被認為能力不足。心理素質越突出,越有自信,越可能得到對方的欣賞。
21. 自信來源於成功的暗示,自卑來源於失敗的暗示。
22. 成功與否並不取決於我們是誰,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23. 天才的全部秘密只有六個字,不要小看自己。
24. 最快樂最成功的人的秘訣是「加強自己的優點並管理自己的缺點」
25. 自省拯救了微軟(網路搜尋):1995年,Internet浪潮方興未艾。面對Internet的誘惑與挑戰,微軟公司的一位董事曾就公司的Internet策略問題徵詢比爾•蓋茨的意見:“我們為什麼不多做一些與Internet相關的工作呢?”當時,比爾•蓋茨用近乎揶揄的口吻回答說:“這是一個多麼愚蠢的建議呀!Internet上的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沒有人能賺到錢。”許多員工提出了尖銳的反對意見。不少員工直接發信給比爾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當比爾•蓋茨意識到自己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大多數人支持後,他花了大量時間重新認識和理解Intenet產業,最終,他承認自己此前的決定是武斷和錯誤的。為了扭轉公司的方向,比爾•蓋茨親自撰寫了《網路浪潮》這篇著名的文章。同時,他把許多優秀員工調到Intenet部門,也因此取消和削減了許多與Intenet無關的產品。那些曾經直言勸諫的員工不但沒有受到處分,而且還被委以重任,逐漸成為公司重要部門的管理者。結果,微軟公司很快成為了Intenet領域的領跑者。
26. 比爾蓋茲每次演講都會請助理幫他分析有哪些不足之處,他認為:在這次演講中,我一定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請你們告訴我,讓我下一次改進。
27. 足夠好是不夠的。連卓越都不夠好。
28. 比爾蓋茲:客戶的批評比賺錢更重要,從客戶的評語中,我們可以更好的汲取失敗的教訓,將它轉化為成功的動力。
29. 對於一個畢業生來說,機會遠比安穩更重要,事業遠比金錢更重要,未來遠比今天更重要。
30. 在我嘗試的事情中,90%以上都是有收穫的,就算是失敗的10%,我在其中也學到很多教訓,它們讓我更珍惜那成功的90%。
31. 卡內基「人要懂得從失敗中培養成功,因為障礙與失敗,就是通往成功的兩塊最穩固的踏腳石」
32. 實現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礙,是今天的疑慮。
33. 做學問的境界最終取決於做人的境界。
34. 在所有“不能改變的事情”中,最不能改變的是父母,最應接受的也是父母。有不少學生說:“父母不理解我,不接受我,不體會我的想法,總要求我用他們的價值觀和理念來做事、讀書、求學。所以我總是避開他們,越來越孤獨。”對這些同學,我的回答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你應該接受你的父母,千萬不要因為感覺父母不理解你而自我封閉。父母的成長環境不同,思維方式不同,他們對成功的定義可能也不同,對你的期望與你對自己的期望就有較大的差異。但他們人生的路走得比你長,經驗比你豐富,你不能先入為主地排斥他們。另外,你必須理解,父母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他們也是唯一可以無條件為你付出的人,你應該無條件地接受你的父母。作子女的經常把父母親過度理想化,而疏忽了絕大多數的父母,在他們生長的環境中,比我們更為匱乏、不足,他們可能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當一個稱職的父母,但以他們的條件,也盡力了。如果我們鄙視、排斥父母,無異是對自己生命的來源不敬,那如何能快樂?第二,你可以試著去改變父母的想法,但你首先應反問,你理解和接受你的父母嗎?你能體會父母的想法嗎?當你抱怨父母總是期望你完美時,難道你不也是在期望父母完美嗎?淩志軍建議說:“父母對你們的期望沒有錯,只是你們應該讓父母瞭解,你們對他們的期望。”所以,在要求他們理解你之前,你應先去理解他們,這樣才能更成功地和他們溝通。相互瞭解後,也許你們仍有不同意見但能彼此諒解,也許你或他們會改變原來的看法而達到共識。為此,你首先應和父母建立一個坦誠的溝通關係。也許起初你們會覺得彆扭,但我相信你們很快就會體會到親情與溫馨。(網路搜尋)
35. 淩志軍說:如果我遇到「應該做的事情」和「喜歡做的事情」之間的衝突,我會給自己安排一個時間表,每天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應該做的事」這樣的規定能激勵你集中精力並提高效率,然後去做「喜歡做的事情」。這個建議非常好。人生是有限的,應該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喜歡做的事情」上,但為了追尋自己的興趣,首先要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好。
36. 一個四歲小女孩對他說「兔子最可愛了」,他說小貓更可愛,她點頭就走了。他就追問她「到底是你對?還是我對?」她說「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嘛」
37. 不是因為了不起,所以才有理想;而是因為有理想,才成為了不起的人。
38. 愛因斯坦「不要去嘗試做一個成功的人,要盡力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39. 大仲馬: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
40. 愛默生「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
41. 想要愛你做的事,就去做你愛的事。
42. 最重要的事要看自己喜歡什麼,其次要看自己的天賦是什麼。
43. 人生目標就像羅盤,興趣就像風帆,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它們可以讓你駛向成功的港灣。
44. 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
45. 有人舉比爾蓋茲和甲骨文總裁大學都沒有畢業,有人就認為讀大學沒有用。
46. 美國有25%的人大學畢業,而美國最成功的人裡90%是大學畢業的,所以讀過大學的25%的人在成功者中佔有90%的比例,而沒有讀大學的75%的人反而要去競爭那10%的成功機率。
47. 教育家斯金納:如果我們將學過的知識忘得一乾二淨,最後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
48. 微軟公司做過一個統計,在每一名微軟員工所掌握的知識內容裡,只有大約10%是員工在過去的學習和工作中積累得到的,其他知識都是在加入微軟後自學得到的。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一個缺乏自學能力的人,是難以在現在企業中立足的。
49. 我聽到的會忘記,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牆上的一句話)
50. 卡內基: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專業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
51. 如果你只是埋怨和感嘆世界的不公平,那就會失去更多的東西。如果你只是一昧的抱怨,那就會被別人越拋越遠。
52. 榮格:人可以從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從和他人的相處中得到能量,而內向的人可以從獨自的思考中得到能量。
53. 人生唯一的失敗就是不參與。
54. 有效溝通=有效傾聽+有效表達
55. 在1960年,美國一個跟蹤調查商學院畢業生畢業後狀況的組織開始了一項為期20年的調查,試圖找到下面這個問題的答案:理想和財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追求理想的人真的不容易得到財富的青睞嗎?研究人員首先對1,500名商學院學生進行了細緻的問卷調查,並根據問卷結果把這些人分為兩類,其中傾向於追求財富、為財富而讀書的人占大多數(1,245人,83%),傾向於追求理想、為理想而讀書的人所占比例較小(255人,17%)。20年後,研究人員對當年這1,500名被調查者進行了回訪。結果,研究人員發現,1,500名被調查者中有101人成為了百萬富翁,而在這101人中,竟有100人是當年選擇追求理想的人。這個故事說明,理想和財富並不衝突,一心追求財富多半會適得其反,而一心追求理想卻有可能讓財富離自己更近一些。(網路搜尋)
56. 「有建設性的不同意」,是管理大師派翠克‧倫喬尼提出的有關團隊進步的最好方法。
57. 當一個人辦事最順利的時候,也恰恰是他進步最小的時候;當一個人遇到不同意見最多的時候,也恰恰是他收穫最多的時候。
58. 先影響自己,在影響別人,最後才有可能影響環境。
59. 人在挫折中學到的東西,會遠遠多於在成功中學到的。
60. 美國前國務卿鮑爾,當你自估的成功概率達到40-70%,你就該去做這件事了,也許你會失敗,但拖延或等待的代價往往更大。
61. 旅途本身就是收穫。
62. 創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創新更重要。
63. 讓我的影響力最大化。
64. 在今天這個資訊化、全球化的時代裡,只有融會中西才能成為真正有價值的國際化人才。
65.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東西,或者固執的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
關於我的部落格,還有關於留言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5035
您可以更靠近倪銘均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70502
只要有時間,我很喜歡到學校的週會或是機關演講,分享美善與大愛,我把相關題目整理出來。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3332
***************************************************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07:00與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HINET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daaitvnews/blog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