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永慶的啟示(孝順、節儉、用心、感恩、尊重、大愛、刻苦耐勞)
王永慶病逝美國,享年92歲。
他對員工很照顧,整個台塑相關集團的員工,通通都拿到免治馬桶,當時太太在長庚醫院上班也不例外。太太到慈濟的前一年,還領到長庚六個月的年終獎金。
我沒有見過他本人,不過太太之前在長庚,得到優良服務人員,也和他合照過。
我從各家報紙、網路,還有天下雜誌、商業週刊,收集一些關於他的報導。
分成幾個部分,包括孝順、節儉、尊重、感恩等等。
●名言
賺一塊錢不是賺,省一塊錢才是賺一塊錢。
省一塊錢,等於淨賺一塊錢。
我們輸給人家的地方是生活以及工作的觀念和態度。
先天環境的好壞,並不足奇,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一己之努力。
管理不分中國式、日本式、美國式、,都必須合理化。
不賺錢的公司是不道德的
一根火柴棒價值不到一毛錢,一棟房子價值數百萬元,但是一根火柴棒卻可以摧毀一棟房子,可見微不足道的潛在破壞力,一旦發作起來,其攻堅滅頂的力量,無物能禦。
要疊一百萬張骨牌,需費時一個月,但倒骨牌卻只消十幾秒鐘。
要累積成功的實業,需耗時數十載,但要倒閉,卻只需一個錯誤決策。
要修養被尊敬的人格,需經過長時間的被信任,但要人格破產卻只需要做錯一件事。
●孝順
王永慶對父母很孝順,早年買三輪車,負責帶父母到處遊玩。
王永慶考察返回台灣,立刻向母親問安,還在企業大樓頂樓,打造一座菜園給母親。
至於長庚醫院更是以父親的名字來命名。長庚醫院,是台灣第一個不收紅包,平民化的大型醫院,更改變台灣醫療生態,影響健保制度。
他對自己的生活很儉樸,但是對父母親卻是很捨得花。
王永慶曾赴美長住兩年,他託人錄製影帶,帶回台灣避免母親掛念。
●對子女教育(也談「行孝要及時」)
王永慶么子王文祥表示,早年父親把時間給了工作,他曾為此不諒解父親,長大後才了解到父親的苦心,「因為父親有個很不自私的心,為了社會犧牲。他每天都在做事、都在工作、都在努力,為的都是造福社會。」
至於長子王文洋則表示:「我很高興我的父親這樣對我。」
他84年因為呂安妮與王永慶決裂,離開台塑,自行創立宏仁集團。
「出走」多年,在王永慶辭世後,他以長子身分捧著父親牌位,哭紅了眼、傷心欲絕。
去年,王文洋的兒子王泉仁與女明星傳出緋聞,王文洋極力反對這段感情,因此還登上報紙娛樂版頭條。那天,王文洋似乎有感而發,一方面用「父親」的角色,談他對兒子緋聞的看法,另一方面,他以「兒子」的身分,詮釋他與父親王永慶的關係。
王文洋表示,從小到大,念書到出社會工作,父親待他很嚴,沒有特權,他的祖父曾出資幫父親買米廠當老闆,他卻從來沒有從父親那邊得到相同待遇。
外界都說王文洋是含金湯匙長大的人,王文洋語氣平和的說:「我有幾個妹妹是,但我不是,大家誤解了。」但他說,非常高興,也很感激父親這樣對他,所以他現在講話才敢這麼大聲。
王文洋創立宏仁集團,去年第三勢力一度有意推舉王文洋獨立參選總統,證明王文洋少了台塑這棟大樹的庇蔭,依舊有實力茂盛壯大,但王文洋「歸功」父親對他的嚴格訓練。
●感恩
王永慶曾在嘉義市與友人合開米店,他的勤奮及念舊情懷,讓鄉親懷念。
當初米店的合夥葉紅嬰雖已作古,但葉的媳婦仍難忘王永慶重情義的往事,當年為資助他們,竟寄來存摺和空白支票,說「要借多少自己填」。
即使公公已過世,王永慶對其家人還是相當照顧。
王永慶當年曾受資助赴日學習塑膠技術,王家發跡後一直回饋照顧資助者家庭。
林双雨說,從小聽父親與祖父說兩家的故事,父親林騰雲與王永在是崇文國小同學,祖父每次去台北,王永慶一定全程陪同;民國六十七年祖父往生時,王永慶還從台北搭包機到嘉義弔唁。
他說,祖父資助王永慶一事,祖父生前從不提及,都是外界在談;而王永慶在塑膠事業有成後,不僅將嘉義磚廠讓渡給林家,王永慶只要投資什麼,也會算祖父一份。
新店市直潭國小校長許德田表示,王永慶從小出身直潭地區,他事業有成後,民國四十七年捐一百萬元給直潭國小前身新店國小直潭分校蓋一層樓校舍,也就是現在學校的「人文樓」,直潭國小也順利在民國五十年獨立。
●用心、貼心
王永慶經營米店時,都會與弟妹把雜物剔除再賣給顧客,站在顧客的立場著想,送米到客戶家時,先把舊米倒出來,把新米放底層,舊米放在上面,這樣米才可以放久一點,米快吃完前,還主動送米到家。
如果顧客手頭不方便,也會讓他們賒欠,細水長流地做生意。
●刻苦耐勞
他對自我要求則十分嚴格,不斷努力學習,他曾說:「像我這樣一個身無專長的人,永遠覺得只有刻苦耐勞,才能彌補自己的不足。」他認為,「今天能在事業上有一點成就,主要是對認定的目標全力以赴,認真學習,絕對不以任何理由退縮和遲疑」。
王永慶熱愛工作,一生奉行「勤勞樸實」的精神,從未離開過工作。這次在美國辭世,就是擔心次貸風暴對美國子公司影響,親自赴美視察。
王永慶一直到出生第87年,才第一次放自己的假,當時是93年,陪著王加二、三代小孩前往峇里島度假。創業以來,年年是從頭做到尾365天。
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表示,有一次他在電話當中跟王永慶聊到,永豐餘可以把一公噸造紙用水,從150噸降至八、九噸,王永慶嚇一跳,馬上接話「黑白講,怎麼可能?」那次談話是在吃過中飯不久的時候。如果是一般人可能講話就算了,但是他不是啊。他說「壽川我告訴你啊,我可不可以派人去看?」結果兩點多,王永慶就立刻派人去瞭解。劍及履及。
王永慶為了看懂報告,60歲以後勤學英文。甚至用英文開記者會。小學畢業的他,從來沒有放棄讓自己進步。儘管早已經過了學習黃金期加上事業忙碌,仍願意花時間學英文。
何壽川表示,「他永遠永遠不會疲勞,他不是精力旺盛,他是在工作當中享受了這個樂趣。」
剛開始,有一家日本人的米店生意很好,王永慶表示「他的碾米場下午六點休息,我做到晚上十點半;他洗熱水澡,我只在屋外的水龍頭旁洗冷水澡,即使冬天也不例外。這樣我每天可以省下三分錢,相當於販賣三斗米的利潤,刻苦努力追求下,我終於能夠克服條件上的差異,業績勝過那位日本人」
●大愛(社會服務)
台塑企業一向非常重視為社會創造財富的責任,如果經營企業而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充其量,不過是運用社會原有的財富,來達成企業一己之目的,意義就非常有限了。透過成本管制,減輕消費者的負擔,無形中就增加了財富。
●對人尊重
你知道他(王永慶)國語講得不好,只要座裡頭有一個人不講台語,他絕對不會用台語說話。「雖然(講國語)聽起來,還會有一點辛苦,但他告訴我,這是對人的尊重」
●吃苦當吃補
許多人對王永慶的成功十分好奇,面對外界的讚美,王永慶就會提到,感謝童年困苦生活。
他曾說:「直到今天,我還常常想到,由於生活中受過煎熬,才產生我克服困難的精神與勇氣。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許是上帝對我的賜福。」
●節儉
樹姍姊告訴我,她以前採訪王永慶的時候,王永慶還親自包潤餅請她。
另外他喝豆漿加蛋,都是先喝幾口豆漿以後,再請老闆加蛋,這樣子豆漿就會多一點。(如果一開始就加蛋,豆漿就會比較少)
以下是各媒體的一些報導:
王永慶把奶精倒入咖啡後,一定會再倒入些許咖啡到奶球,將殘留奶精涮出來再倒入咖啡,一滴也不浪費。
他辦公室的沙發破了,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換?他說,「你如果看我不起,你就不會到我辦公廳來,這個根本沒有面子問題」
有一次中央銀行發行新的紙鈔,王永在喃喃自語「很久沒看過錢了。」他接著補充「阿兄(王永慶)也都沒有在用錢」
「勤勞樸實,不是小氣,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儆覺、一種良好的習慣」王永慶曾經如此說。人越功成名就,通常越希望犒賞自己。但是王永慶對於享受的思考跟人很不一樣,他認為,慾望降低才可以拒絕誘惑。「有了成就就放鬆,一放鬆什麼都會忘了。」
再回頭看王永慶當初對銀行敬鬼神而遠知的態度。他並不是「先知」,他只是寧願賺財米油鹽的錢,一塊錢一塊錢的賺,也不賺虛幻的機會財。他的經營目標是永遠不會消失的民生需求,他認為量大壓低價格,就永遠能打敗景氣衰退。
王永慶人生第一次舉辦大型慶生活動是在去年,他竟然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年才有人替他過了一次熱鬧的生日宴會。
王永慶小舅子,從香港帶了兩條領帶,要送給王永慶當禮物,一條一千兩百元,小舅子怕被王永慶罵,硬是把價錢少報一個零,騙王永慶只要一百二十元。沒想到隔天一早,王永慶還是把小舅子叫進辦公室質問,「南亞做的領帶一條才四十元,為什麼要從香港買一條一百二十元的?」。
即使是最受王永慶信任的三夫人李寶珠,要和女兒出國前,她都會先告知女兒,是搭經濟艙喔!或是有朋友要送名牌給王永慶女兒,她們會客氣婉拒說:「對不起,我們家不可以穿名牌」。
一位身價2200億的企業家,竟然連用來做毛巾操的毛巾都捨不得換,用到都已經破破爛爛,座車更是一用18年。
今年,王永慶住劍湖山王子飯店,捨總統套房改住一般貴賓套房,表面上是說房間太大,晚上尿尿麻煩,其實是顯露王永慶節儉習性。
飯店安排要送餐至王永慶房間,也是被他婉拒。因為他卻覺得人好好的,走到餐廳用餐即可。
幾年前他到六輕管理部視察,陪同幹部引導他上二樓的董事長辦公室,一開門的第一句話竟然是: 「這麼大,太浪費啦!。」
他做善事卻一擲億萬,毫無吝色。
王永慶利用紙張背面、甚至四邊留白處寫作。
王永慶說,企業經營理念是要體認人性「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勤勞、節儉、務實」也是台塑集團從上到下一致的精神指標。
王永慶和王永在兄弟都在同一家理髮店剪頭髮,剪一次約兩百元。理髮師羅四珍說,王永慶的髮型很簡單,不麻煩,每個月來修整一次,「只剪不洗」,連王永在的兩個兒子也在同一家理髮店剪頭髮。
王永慶早年曾上電視接受訪問,親自講他節省的小秘方,例如家中肥皂用到最後時、只要加水融合還可貼在新肥皂上一起使用,完全不浪費。
樹姍姊還表示,他有時候則是把這些肥皂丟到水裡面,當成肥皂水繼續使用。
這種小處節約資源的要求,讓台塑集團追求用「較低成本提供更好服務」。例如早年洗腎很貴,一次約六千五百元,王永慶認為四千元是合理價位,為了符合董事長要求,長庚醫院自行研發洗腎的透析液,在材料供應上四處比較,能夠自行開發的就自己做,降低洗腎病人的成本,終於達成目標。
雜誌分享一段話,雖然不是王永慶的話,不過我覺得很有道理。
前摩根大通副總裁何佩玲從這次連動債事件領悟到「其實,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希望讓別人過得好的時候,自然自己的慾望就可以降低。」(何佩玲現在也是慈濟志工)
● 瘦鵝理論
二次大戰期間,台灣人民都吃不飽了,更遑論自家養的雞鴨鵝,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永慶發現鄉下每戶人家養的雞、鴨、鵝,因糧食短缺沒有足夠的食物,都骨瘦如柴,沒人願意收購,也注意到農民在收割高麗菜後,都將菜根、粗葉留在田地,任其腐爛,王永慶就試著結合菜根和粗葉,加上碾米廠買來的碎米和稻殼,磨碎了混在一起餵鵝,結果成功的養出肥肥的大白鵝。
於是王永慶大量向農戶收購瘦鵝,集中飼養兩個月後,等成了有七、八斤重的肥鵝再出售,結果發了一筆小財。
王永慶認為,當時在日本殖民統治又遭遇戰爭下,台灣百姓實在無法完全施展拳腳,隔絕於自我期望與理想之外,如同瘦鵝般,一旦重獲溫飽,很快就會恢生長與體態,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只要有機會,就能找到發展契機。
「貧寒的家境,以及在惡劣條件下的創業經驗,使我年輕時就深刻體會到,先天環境的好壞不足喜,亦不足憂,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一己的努力」,王永慶如此自況,並還曾與大陸領導鄧小平分享這個心得。
************************************************
您可以更靠近倪銘均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70502
有關演講題目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3332
***************************************************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台灣時間周一至周五
22:30與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HINET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daaitvnews/blog
王永慶病逝美國,享年92歲。
他對員工很照顧,整個台塑相關集團的員工,通通都拿到免治馬桶,當時太太在長庚醫院上班也不例外。太太到慈濟的前一年,還領到長庚六個月的年終獎金。
我沒有見過他本人,不過太太之前在長庚,得到優良服務人員,也和他合照過。
我從各家報紙、網路,還有天下雜誌、商業週刊,收集一些關於他的報導。
分成幾個部分,包括孝順、節儉、尊重、感恩等等。
●名言
賺一塊錢不是賺,省一塊錢才是賺一塊錢。
省一塊錢,等於淨賺一塊錢。
我們輸給人家的地方是生活以及工作的觀念和態度。
先天環境的好壞,並不足奇,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一己之努力。
管理不分中國式、日本式、美國式、,都必須合理化。
不賺錢的公司是不道德的
一根火柴棒價值不到一毛錢,一棟房子價值數百萬元,但是一根火柴棒卻可以摧毀一棟房子,可見微不足道的潛在破壞力,一旦發作起來,其攻堅滅頂的力量,無物能禦。
要疊一百萬張骨牌,需費時一個月,但倒骨牌卻只消十幾秒鐘。
要累積成功的實業,需耗時數十載,但要倒閉,卻只需一個錯誤決策。
要修養被尊敬的人格,需經過長時間的被信任,但要人格破產卻只需要做錯一件事。
●孝順
王永慶對父母很孝順,早年買三輪車,負責帶父母到處遊玩。
王永慶考察返回台灣,立刻向母親問安,還在企業大樓頂樓,打造一座菜園給母親。
至於長庚醫院更是以父親的名字來命名。長庚醫院,是台灣第一個不收紅包,平民化的大型醫院,更改變台灣醫療生態,影響健保制度。
他對自己的生活很儉樸,但是對父母親卻是很捨得花。
王永慶曾赴美長住兩年,他託人錄製影帶,帶回台灣避免母親掛念。
●對子女教育(也談「行孝要及時」)
王永慶么子王文祥表示,早年父親把時間給了工作,他曾為此不諒解父親,長大後才了解到父親的苦心,「因為父親有個很不自私的心,為了社會犧牲。他每天都在做事、都在工作、都在努力,為的都是造福社會。」
至於長子王文洋則表示:「我很高興我的父親這樣對我。」
他84年因為呂安妮與王永慶決裂,離開台塑,自行創立宏仁集團。
「出走」多年,在王永慶辭世後,他以長子身分捧著父親牌位,哭紅了眼、傷心欲絕。
去年,王文洋的兒子王泉仁與女明星傳出緋聞,王文洋極力反對這段感情,因此還登上報紙娛樂版頭條。那天,王文洋似乎有感而發,一方面用「父親」的角色,談他對兒子緋聞的看法,另一方面,他以「兒子」的身分,詮釋他與父親王永慶的關係。
王文洋表示,從小到大,念書到出社會工作,父親待他很嚴,沒有特權,他的祖父曾出資幫父親買米廠當老闆,他卻從來沒有從父親那邊得到相同待遇。
外界都說王文洋是含金湯匙長大的人,王文洋語氣平和的說:「我有幾個妹妹是,但我不是,大家誤解了。」但他說,非常高興,也很感激父親這樣對他,所以他現在講話才敢這麼大聲。
王文洋創立宏仁集團,去年第三勢力一度有意推舉王文洋獨立參選總統,證明王文洋少了台塑這棟大樹的庇蔭,依舊有實力茂盛壯大,但王文洋「歸功」父親對他的嚴格訓練。
●感恩
王永慶曾在嘉義市與友人合開米店,他的勤奮及念舊情懷,讓鄉親懷念。
當初米店的合夥葉紅嬰雖已作古,但葉的媳婦仍難忘王永慶重情義的往事,當年為資助他們,竟寄來存摺和空白支票,說「要借多少自己填」。
即使公公已過世,王永慶對其家人還是相當照顧。
王永慶當年曾受資助赴日學習塑膠技術,王家發跡後一直回饋照顧資助者家庭。
林双雨說,從小聽父親與祖父說兩家的故事,父親林騰雲與王永在是崇文國小同學,祖父每次去台北,王永慶一定全程陪同;民國六十七年祖父往生時,王永慶還從台北搭包機到嘉義弔唁。
他說,祖父資助王永慶一事,祖父生前從不提及,都是外界在談;而王永慶在塑膠事業有成後,不僅將嘉義磚廠讓渡給林家,王永慶只要投資什麼,也會算祖父一份。
新店市直潭國小校長許德田表示,王永慶從小出身直潭地區,他事業有成後,民國四十七年捐一百萬元給直潭國小前身新店國小直潭分校蓋一層樓校舍,也就是現在學校的「人文樓」,直潭國小也順利在民國五十年獨立。
●用心、貼心
王永慶經營米店時,都會與弟妹把雜物剔除再賣給顧客,站在顧客的立場著想,送米到客戶家時,先把舊米倒出來,把新米放底層,舊米放在上面,這樣米才可以放久一點,米快吃完前,還主動送米到家。
如果顧客手頭不方便,也會讓他們賒欠,細水長流地做生意。
●刻苦耐勞
他對自我要求則十分嚴格,不斷努力學習,他曾說:「像我這樣一個身無專長的人,永遠覺得只有刻苦耐勞,才能彌補自己的不足。」他認為,「今天能在事業上有一點成就,主要是對認定的目標全力以赴,認真學習,絕對不以任何理由退縮和遲疑」。
王永慶熱愛工作,一生奉行「勤勞樸實」的精神,從未離開過工作。這次在美國辭世,就是擔心次貸風暴對美國子公司影響,親自赴美視察。
王永慶一直到出生第87年,才第一次放自己的假,當時是93年,陪著王加二、三代小孩前往峇里島度假。創業以來,年年是從頭做到尾365天。
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表示,有一次他在電話當中跟王永慶聊到,永豐餘可以把一公噸造紙用水,從150噸降至八、九噸,王永慶嚇一跳,馬上接話「黑白講,怎麼可能?」那次談話是在吃過中飯不久的時候。如果是一般人可能講話就算了,但是他不是啊。他說「壽川我告訴你啊,我可不可以派人去看?」結果兩點多,王永慶就立刻派人去瞭解。劍及履及。
王永慶為了看懂報告,60歲以後勤學英文。甚至用英文開記者會。小學畢業的他,從來沒有放棄讓自己進步。儘管早已經過了學習黃金期加上事業忙碌,仍願意花時間學英文。
何壽川表示,「他永遠永遠不會疲勞,他不是精力旺盛,他是在工作當中享受了這個樂趣。」
剛開始,有一家日本人的米店生意很好,王永慶表示「他的碾米場下午六點休息,我做到晚上十點半;他洗熱水澡,我只在屋外的水龍頭旁洗冷水澡,即使冬天也不例外。這樣我每天可以省下三分錢,相當於販賣三斗米的利潤,刻苦努力追求下,我終於能夠克服條件上的差異,業績勝過那位日本人」
●大愛(社會服務)
台塑企業一向非常重視為社會創造財富的責任,如果經營企業而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充其量,不過是運用社會原有的財富,來達成企業一己之目的,意義就非常有限了。透過成本管制,減輕消費者的負擔,無形中就增加了財富。
●對人尊重
你知道他(王永慶)國語講得不好,只要座裡頭有一個人不講台語,他絕對不會用台語說話。「雖然(講國語)聽起來,還會有一點辛苦,但他告訴我,這是對人的尊重」
●吃苦當吃補
許多人對王永慶的成功十分好奇,面對外界的讚美,王永慶就會提到,感謝童年困苦生活。
他曾說:「直到今天,我還常常想到,由於生活中受過煎熬,才產生我克服困難的精神與勇氣。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許是上帝對我的賜福。」
●節儉
樹姍姊告訴我,她以前採訪王永慶的時候,王永慶還親自包潤餅請她。
另外他喝豆漿加蛋,都是先喝幾口豆漿以後,再請老闆加蛋,這樣子豆漿就會多一點。(如果一開始就加蛋,豆漿就會比較少)
以下是各媒體的一些報導:
王永慶把奶精倒入咖啡後,一定會再倒入些許咖啡到奶球,將殘留奶精涮出來再倒入咖啡,一滴也不浪費。
他辦公室的沙發破了,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換?他說,「你如果看我不起,你就不會到我辦公廳來,這個根本沒有面子問題」
有一次中央銀行發行新的紙鈔,王永在喃喃自語「很久沒看過錢了。」他接著補充「阿兄(王永慶)也都沒有在用錢」
「勤勞樸實,不是小氣,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儆覺、一種良好的習慣」王永慶曾經如此說。人越功成名就,通常越希望犒賞自己。但是王永慶對於享受的思考跟人很不一樣,他認為,慾望降低才可以拒絕誘惑。「有了成就就放鬆,一放鬆什麼都會忘了。」
再回頭看王永慶當初對銀行敬鬼神而遠知的態度。他並不是「先知」,他只是寧願賺財米油鹽的錢,一塊錢一塊錢的賺,也不賺虛幻的機會財。他的經營目標是永遠不會消失的民生需求,他認為量大壓低價格,就永遠能打敗景氣衰退。
王永慶人生第一次舉辦大型慶生活動是在去年,他竟然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年才有人替他過了一次熱鬧的生日宴會。
王永慶小舅子,從香港帶了兩條領帶,要送給王永慶當禮物,一條一千兩百元,小舅子怕被王永慶罵,硬是把價錢少報一個零,騙王永慶只要一百二十元。沒想到隔天一早,王永慶還是把小舅子叫進辦公室質問,「南亞做的領帶一條才四十元,為什麼要從香港買一條一百二十元的?」。
即使是最受王永慶信任的三夫人李寶珠,要和女兒出國前,她都會先告知女兒,是搭經濟艙喔!或是有朋友要送名牌給王永慶女兒,她們會客氣婉拒說:「對不起,我們家不可以穿名牌」。
一位身價2200億的企業家,竟然連用來做毛巾操的毛巾都捨不得換,用到都已經破破爛爛,座車更是一用18年。
今年,王永慶住劍湖山王子飯店,捨總統套房改住一般貴賓套房,表面上是說房間太大,晚上尿尿麻煩,其實是顯露王永慶節儉習性。
飯店安排要送餐至王永慶房間,也是被他婉拒。因為他卻覺得人好好的,走到餐廳用餐即可。
幾年前他到六輕管理部視察,陪同幹部引導他上二樓的董事長辦公室,一開門的第一句話竟然是: 「這麼大,太浪費啦!。」
他做善事卻一擲億萬,毫無吝色。
王永慶利用紙張背面、甚至四邊留白處寫作。
王永慶說,企業經營理念是要體認人性「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勤勞、節儉、務實」也是台塑集團從上到下一致的精神指標。
王永慶和王永在兄弟都在同一家理髮店剪頭髮,剪一次約兩百元。理髮師羅四珍說,王永慶的髮型很簡單,不麻煩,每個月來修整一次,「只剪不洗」,連王永在的兩個兒子也在同一家理髮店剪頭髮。
王永慶早年曾上電視接受訪問,親自講他節省的小秘方,例如家中肥皂用到最後時、只要加水融合還可貼在新肥皂上一起使用,完全不浪費。
樹姍姊還表示,他有時候則是把這些肥皂丟到水裡面,當成肥皂水繼續使用。
這種小處節約資源的要求,讓台塑集團追求用「較低成本提供更好服務」。例如早年洗腎很貴,一次約六千五百元,王永慶認為四千元是合理價位,為了符合董事長要求,長庚醫院自行研發洗腎的透析液,在材料供應上四處比較,能夠自行開發的就自己做,降低洗腎病人的成本,終於達成目標。
雜誌分享一段話,雖然不是王永慶的話,不過我覺得很有道理。
前摩根大通副總裁何佩玲從這次連動債事件領悟到「其實,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希望讓別人過得好的時候,自然自己的慾望就可以降低。」(何佩玲現在也是慈濟志工)
● 瘦鵝理論
二次大戰期間,台灣人民都吃不飽了,更遑論自家養的雞鴨鵝,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永慶發現鄉下每戶人家養的雞、鴨、鵝,因糧食短缺沒有足夠的食物,都骨瘦如柴,沒人願意收購,也注意到農民在收割高麗菜後,都將菜根、粗葉留在田地,任其腐爛,王永慶就試著結合菜根和粗葉,加上碾米廠買來的碎米和稻殼,磨碎了混在一起餵鵝,結果成功的養出肥肥的大白鵝。
於是王永慶大量向農戶收購瘦鵝,集中飼養兩個月後,等成了有七、八斤重的肥鵝再出售,結果發了一筆小財。
王永慶認為,當時在日本殖民統治又遭遇戰爭下,台灣百姓實在無法完全施展拳腳,隔絕於自我期望與理想之外,如同瘦鵝般,一旦重獲溫飽,很快就會恢生長與體態,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只要有機會,就能找到發展契機。
「貧寒的家境,以及在惡劣條件下的創業經驗,使我年輕時就深刻體會到,先天環境的好壞不足喜,亦不足憂,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一己的努力」,王永慶如此自況,並還曾與大陸領導鄧小平分享這個心得。
************************************************
您可以更靠近倪銘均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70502
有關演講題目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3332
***************************************************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台灣時間周一至周五
22:30與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HINET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daaitvnews/blog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