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素食救地球(180)(那些醫學背後的黑幕)

 

蘋果日報昨天有一篇投書「那些醫學背後的黑幕」,作者是陶昌文醫師,他從史哲維主播的自殺,談到醫學背後的黑幕。

 

我吃素後,開始了解許多素食的好處,也會更注意吃肉造成疾病的新聞。

我漸漸發現,吃肉才有營養的說法,可能都是藥廠和畜牧業在推波助瀾。

 

《救命飲食》作者柯林.坎貝爾,被稱為營養學業的愛因斯坦。他的團隊在中國大陸65個縣,針對6500名成人進行問卷調查與驗血,證實吃肉會短命、造成許多疾病,素食才是最健康的飲食。

可是這份可以說是營養學界最大規模的科學研究,卻不見容於其他營養學家,為什麼?

如果吃素就會健康,那藥廠和畜牧業賺什麼,這些營養學家的經費哪裡來?

 

摘錄書上的內容:

‧科學界都知道國家科學院「食品和營養委員」受到肉品、乳製品和蛋品企業的影響頗深,而委員會的兩大領導人鮑伯‧歐森(Bob Olson)和艾爾菲‧哈波(Alf Harper)都和這些業界的關係斐淺。其中歐森是受雇於蛋品業的顧問,待遇優渥,而哈波則知道自己10%的收入都來自他在食品公司,包括大型乳製品公司的工作。

‧國家科學院內部的「消費者連絡小組」主席詹姆斯‧透納(James S. Turner)一向就對食品營養委員會很有意見,他寫道「我們只能說,這個委員會是由一批抗拒改變的科學家所主導,他們對於飲食和疾病的看法自成一格」。

‧「公共營養資訊委員會」的十八名委員會成員中,只有我一個人跟食品公司和藥廠等商業公司沒有瓜葛。

‧這個委員會就像動了手腳的紙牌,每個會員都擁權自重。他們所屬的專業機構、 朋友、親信都是親企業人士;他們享受美國人的動物性食品文化,不願去想他們的觀點可能有誤。還有些會員對於優渥的酬勞感到樂在其中,包括享受頭等艙的頂級待遇,以及由動物性食品公司提供的高額顧問費。雖然他們的所作所為並未涉及不法,但卻曝露出嚴重的利益衝突。也就是大部分的會員利益,和公眾利益明顯不一致。

‧當首次有科學護據顯示抽菸有害健康,一大票健康專家開始熱烈為抽菸辯護。比方說,《美國醫學會期刊》仍刊登香菸產品廣告,而其他期刊也堅守悍衛使用菸草的立場。在許多情況下,這些科學家是因為這些警告是在可能理解的範圍內,但也有許多科學家的動機帶有個人偏見和貪婪目的,尤其是在證據對菸草不利時。

 

這就是這位頂尖營養學家被排斥的原因。

之前我就提過,很多人都認為醫師說的對,但是醫師真的懂營養學嗎?

不管在台灣或在美國,醫學院的營養學分少得可憐,甚至可能完全被忽略。

如果這些醫師接觸的營養學教科書或論文,是這些拿了藥廠和畜牧業大筆金錢的營養學家所寫,那不是以訛傳訛、錯上加錯?

 

陶昌文醫師說「正統的西方醫學並沒有所有醫學的答案」,可是很多人卻以西醫馬首是瞻。

如果西醫萬能,為何許多疾病無法治療,為什麼生病的人越來越多?

 

鼓勵吃素的人,沒有甚麼利益,頂多是餐廳和相關業者可以賺些蠅頭小利;但有一些鼓勵肉食的專家,利益可就非常驚人了。

因為吃肉,藥廠才有生意;吃肉,畜牧業才有錢賺。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肉食會危害健康,造成癌症和心臟病等等,其實只要吃健康的素食,很多疾病就會不藥而癒,但是藥廠會希望這樣的結果嗎?

醫師說「藥廠會花錢教育大眾不要吃藥嗎?」

所以當然要告訴你多吃肉才會營養,然後你就會多吃藥。

 

以下是陶昌文醫師投書的部分內容:

 

許多的「病」,西醫不能確定其原因,只能把它稱為「症」,或是「症候群」。可是一般大眾並不了解「病」與「症」的差別,這些「症」,透過媒體的宣傳或其他行銷手法,很容易「教育」(誤導)大眾把症狀當成疾病,需要看醫生、吃藥。例如睡不好、焦慮、憂鬱,還有更年期現象、老人的骨質疏鬆等等,但是這些「症狀」其實只是人們生活中的種種經歷。

 

這種「病」「症」難分的手法,最常為一般西醫所使用,他們是這種手法的受益人。而另一方的受益者是藥廠。兩者結合則成為「發明疾病的人」(這也是個書名,作者為德國資深醫療記者)。

   

行銷這些「病」需要大把的銀子。錢從哪裡來?曾聽說最賺錢的三大產業是甚麼嗎?石油、軍火、製藥!藥廠是最賺錢的產業之一。

   

藥廠也會捐款給知名大學的醫生或是教授做研究。教授升等需要研究報告,藥廠也需研究報告證明藥物有效。當然,這些經費不會直接由藥廠開立支票留下痕跡。經費來源可能是政府單位或是私人的基金會等等。魚幫水,水幫魚,再自然不過。然而,有無可能「有心人士」會要求研究的結果要朝特定方向發展呢?

 

一九六八年,哈佛醫學院的病理學助教麥庫利醫師,研究且證實了「同半胱胺酸」是造成心臟血管阻塞的原因,但是他卻被逼離哈佛醫學院,到鄉下的一家小醫院做病理科醫師,沒有辦法申請到任何研究經費。原因在於當時許多經費都已投注在研究膽固醇上,想證實膽固醇是造成心血管阻塞的原因。就在那些密集研究之後,治療膽固醇過高的藥物立即上市,至今這種藥每年仍然為藥廠帶來不少進帳。不但如此,西醫界還降低膽固醇需要吃藥的標準值,也就是說更多的人需要吃藥。

若要降低同半胱胺酸指數,只要服用維他命即可。藥廠無法靠維他命申請專利,醫生用維他命治病會被其他的醫生攻擊。所以患者的利益就不列入考慮了。

   

在醫學地位崇高的期刊上,許多的研究論文、報告,其實是由藥廠的研究人員所寫,寫完後掛上某大學醫學教授或是某知名醫療中心的醫師為作者。

這類事情不勝枚舉,已經導致《美國醫學會期刊》的主編之一憤而辭職,寫下《藥廠黑幕》一書。

 

 

●素食救地球(65)(藥廠的陽謀?)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13170538

 

●素食救地球(43)(醫師說吃素不健康)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13169332

 

●銘均書摘(我不是教你詐5--醫療真實面)

http://abc8207.pixnet.net/blog/post/131747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愛主播倪銘均 的頭像
    大愛主播倪銘均

    大愛主播倪銘均的部落格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