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開示(2015.11.18)
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今年總共有兩千位海外志工回來受證。
因為人數眾多,分三梯次舉辦。
第一和第二梯次,在三重和板橋兩個地方同時舉辦,一共四場,第三梯次在台中。
今天下午,工作人員和證嚴上人溫馨座談,新聞部也在竹琪經理的帶領下,呈獻新聞部最近得到的一些獎項。
這天包括施振榮賢伉儷、邵玉銘局長也來參加。
以下上人開示,我把相同主題歸類一起。
《海外志工受證》
慈濟發祥地在台灣,全球回來(受證的志工)有的很遠。
這一梯次在三重,六個國家。
面對六個國家都不懂華語,他們竟然也可以聞法,我用台語講也可以通。
他們聽台語、用英文寫筆記,這麼多國家,有柬埔寨、緬甸、越南等等,語言都不通,都是在薰法,筆記寫得很工整。
各位菩薩你們的身上都是一部經,不需要用語言說,在你們的身上、你們的動作。
他們看在眼裡一定是感動,這就是典範。
還有茶花道,四天也動員四百多人(?)在茶花道,讓他們滿載而歸、很有人文。
而且在每個人的身上,香積組、生活組、課務組、真善美也好,你們的組分得這麼細膩,做得那麼好,這都是他們可以學回去的,感恩各位。
我相信你們所做,看在他們的眼裡,深入他們的心坎裡,不用我說他們也知道,滿懷感恩。
剛剛聽到每一組對話都是感恩、感恩,那怕工作再繁重,到處都是感恩的聲音,相信大家做得很開心。
也有身體不好的也是要投入,也有忍著痛也要投入,也有跟婆婆請假當作去外面旅行,這樣的投入讓我非常感恩。
明天我就要離開(台北),因為台中國家更多,(需要)一、二十個人現場翻譯的,美國、非洲、法語、葡萄牙語。
明天往南行,台中過後就從彰化開始歲末祝福,屏東南迴到花蓮,這次出門33天。
聽說(海外志工)有人要去健檢、做志工,還是要我們來陪伴,他們還在台灣我們就要照顧好他。
《溫馨醫病感動企業家》
你們跟師父蓋醫院,一把沙一塊磚。
那天我到新店(台北慈濟醫院),讓某一個企業家感動。
平常要這位企業家講話很難,院長後來邀請他說話,沒想到他就站起來。
他說很開心聽到慈院的醫療品質,和護士的充滿感恩,在其他醫院都是聽到埋怨的聲音,真的很開心。
醫院一路過來,(各位)現在也是在醫院,照顧醫師、照顧護士(當慈誠爸爸、懿德媽媽),這樣的成就大家也很開心。
《慈濟培養的人才》
剛剛我們的新聞和經典來分享,大家聽了應該很開心。
聽到我們的孩子、慈大的孩子,也是你們的孩子,因為(你們是)慈誠爸爸懿德媽媽,這都是帶過的孩子,投入志業體而且得獎,很多都是我們栽培出來的。
國際間,看到、聽到的,都是不少慈大的學生有成,看了真歡喜,學校也是大家跟著師父、愛的累積。
看到後代,後面的孩子一直出來,你們陪伴的學生孩子,第二代又出來了,很多志工說「我又做阿嬤、又做阿公了」。
那時候沒有幾個人,現在得到這麼多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在我們志業體發揮良好的良能,感恩大家。
《提拔人才》
期待大家新的架構下,人才如何提拔,早上提的我們要如何選人。
(志工有)優點,也有一點點的缺點,合心組多去親近他、了解他。
做人沒有沒缺點的,不然就成佛了,我們看他優點多於缺點。
你們對師父這麼多年,假如他是人才,我們總是要提拔。
他有心要走入慈濟也沒有那麼簡單,經過見習、培訓,經過考核才能受證,表示已經很不錯。
既然這樣子,我們現在要傳承,合心走入協力陪伴他,新人也是要提拔,不管在哪一組。
開始歲末祝福,等於再來就是五十一年。
總而言之,我們現在真正開始,我們要不斷提拔。
早上跟宗教處說,好的要檢起來,取優存菁、文字化。
《師徒對答‧舊法新知》
那時候(以前)人少,打佛七少一個人沒有進來我都知道,還叫他們去找人,靜暘就說「我去默默耕耘」。
你們最近分享過去和師父(的聊天),都很有教育。
師徒對答,應該一篇一篇一句一句,這也是教育,舊法新知。
現在的人不知道如何克難,(以前)鋪著紙箱就睡了,可以給年輕人知道,希望大家可以傳承,大家都是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