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勇氣」
今天到慈濟大學,與三百多位學生演講,包括醫學系、大傳系、東方語文等六系。
從松山坐上火車後,隔著走道有一位男乘客,不斷講手機,聲音又很大,本來想忍一下即可,但是兩通、三通皆是如此,好像怕別人不知道他的事業做很大。
後來我實在忍不住了,等他講完電話後,我就請他再講手機的時候,講小聲一點,他有些不悅的說:「對不起」,也沒有正面看我。
後來他再講手機的時候,就小聲很多,事後我還向他謝謝,換他很靦腆的說:「不好意思,有時候講手機,一不小心就會講太大聲了。」
看到他的轉變我很高興,一方面我不用忍耐,二方面我也幫其他乘客討了清靜,三方面讓對方知道,他這樣子是不對的,以後他就會注意,不然哪一天碰到壞人,惹來殺身之禍也不一定。
這件事情也讓我有一些思考。
第一個,華人實在很會忍,當這位男士講手機的時候,大部分乘客都在休息,但是每個人都忍耐再忍耐,沒有吭聲,甚至也有外國乘客,難怪南京大屠殺的時候,上千人乖乖被十幾個(?)日本人砍頭,竟然沒有一個人反抗,最後全被殺光。當時如果有人帶頭反抗,絕對不至於全被殺光。
可是話說回來,台灣街頭現在卻充斥許多抗爭的亂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覺得,這兩者並不矛盾,中國人比較被動,不敢做「第一個人」,害怕當帶頭者,但是你要他跟著別人做,他可能就願意。
同樣的,飆車族一定都是一群人在飆車,街頭上大概看不到一個人的飆車族,為什麼?因為他不敢。
他只敢跟著一群人飆車,逞兇鬥狠,但是只有他一個人的時候,說不定他就變成膽小如鼠。
相反的,行善也是如此,我常說,台灣並不冷漠,只是大家不敢作第一個人,只要我們願意做「第一個人」,絕對會有第二個人、第三個人,跟著我們行善。(我在「感恩美國行(3)---下大雪、華埠聯絡點、做第一個人」這篇文章中,有提到一些,如果您有興趣可以參考右側「感恩美國行」的分類)
第二個,人都會改變,也都願意改變,你認為別人不會改變,可能是因為你自己害怕去嘗試,像這位先生我告訴他後,雖然剛開始他有些不悅,但馬上就改善,而且我向他說謝謝後,他還跟我說對不起。
記得國中的時候,我擤玩鼻涕後,衛生紙都會隨意亂扔,心中當然知道這樣不對,但是照做不誤,後來有一個婦人就當場指責我,讓我很難堪,我也向他說對不起,馬上把衛生紙撿起來,以後我就沒有再亂丟垃圾。
這位婦人的一句話,改變了我,我非常感謝她,事隔20年,今天換我指正這位男士,也許我也改變了他,讓他以後在公眾場合,講手機都會比較小聲,說不定下次他也會指正別人,好的循環不就開始了嗎?好的社會風氣,就在這樣的小事中慢慢改變,如果悶不吭聲,任由社會風氣敗壞,最後大難還是會降臨我們頭上的。
證嚴上人常說,我們要有道德,更要有「勇氣」。
我個人認為,現在社會價值觀扭曲,做對的事反而會被人嘲笑,做錯的事才是流行。
就像慈清學長王慧芝曾經說過,為什麼對的事情我們反而畏畏縮縮,反而不敢堅持?這是什麼道理?
我們應該要有正確的認知,錯的就是錯的,對的就是對的,當然你知道不對,卻不敢糾正,那跟不知道還不是一樣。
明辨是非更要有道德勇氣,才能對社會造成影響。
不過勇氣也要有智慧,如果今天這個人帶刀,或是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我建議你要「識時務者為俊傑」,最好不要當面向他們糾正,這絕對不是懦弱。
試想,如果因為你的話激怒他們,他給你捅一刀,或是圍毆你,你受傷了,甚至死掉了,他們會不會因此改變,從此聽從你對他們的「忠言」?我想絕對不會。
但是如果你也憑一時的血氣之勇,硬碰硬,失掉自己的性命,或是失去再出發的勇氣和對社會的信任,那其實很對不起,以後可能會被你改變的人。
有一個故事,一位學和氣道的美國人,有一次在電車上,看到一位醉漢,在車上出言不遜,甚至粗魯對待老弱婦孺,這位美國人看不過去,決定施展他不輕易出手的和氣道,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老人家出現了,他把醉漢叫過來,問他喝什麼酒,醉漢說清酒,老人家說他也最喜歡喝清酒,然後老人又問醉漢,你住在哪裡,慢慢聊了起來,最後老人家問醉漢,你的太太呢?醉漢就放聲大哭,因為他的太太剛剛往生,他非常難過,所以喝酒麻醉自己,最後這位醉漢哭倒在老人家的懷裡。
這位美國人看得目瞪口呆,他學了十幾年的和氣道,卻比不上這位老人家。
原來要改變一個人、軟化一個人,有的時候不用暴力、不用拳頭,而是要將心比心。
我們要有道德勇氣,更要學習語言的和氣道。
「武」這個字,拆開來看是止戈為武。
一但動武,發生衝突,雙方都是輸家,唯有讓戰爭和衝突不要發生,消弭於無形,這才是中國武術的最高境界。

(如果您是第一次瀏覽我的網站,建議您先看看右側「關於銘均」當中的「您可以更靠近倪銘均」以及「寫在最先」)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早上6:30與10:00
和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