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報告(容易誤解的颱風資訊與預報極限)
生日前一天、七月三十號,在志工早會報告,竹琪希望我分享和颱風有關的內容。
※※
目前是颱風季節,我要分享的和颱風有關。
之前我到氣象局上過研習課,新聞部也邀請預報員來演講,因此對颱風有多一些認識,才知道我們可能誤解一些颱風資訊,另外也知道,颱風預報有極限。
先看一個數據:台灣天氣損失,颱風占了75%,梅雨占了20%。
颱風一年平均造成175億損失。
有人可能說那颱風不要來好了!
但是颱風如果不來,台灣的水會少掉一半。
所以希望颱風帶來雨水,不要帶來災情。
在台灣,預報颱風很不容易,其中一個原因是台灣的地理位置與地形的關係。因為台灣位在全球最大的陸地「歐亞大陸」,還有最大海洋「太平洋」的中間;同時台灣也在溫帶和熱帶的中間。
再以台灣本身來看,台灣有中央山脈,讓天氣預測更加困難。
有時候,颱風上端已經通過中央山脈,下半部分還留在宜蘭、花蓮或台東。
另外一個影響颱風預報的是測站。
氣象測站絕大部分都在陸地,在海上的測站很少,而颱風從海面上來,也因此相關資料比較少。
而颱風整個範圍(包括外圍雲系等等),半徑可能達到1500公里,直徑3000公里。
一張紙從空中丟下來,即使最厲害的颱風,大概也很難算出最後會掉在哪裡。
要預測颱風這麼大的氣團,當然很困難。
以盧碧颱風來說,台灣預測往北、日本預測往西、美國預測往西南,最後颱風往北移動,台灣的預測最準確。
以24小時路徑預報誤差來說,在2004年,台灣、日本和美國,預測颱風的誤差路徑都在120公里以上,到2013年,誤差都在90公里以下,台灣的預測甚至比日本還要好。
接下來兩張圖很多人會搞錯。
一個是路徑潛勢圖,從這張圖來看,颱風好像會從屏東一帶登陸,但其實這個圖代表的是颱風中心,有70%的機會出現在這個圓圈當中,也就是說,颱風可能從呂宋島登陸,也可能從台灣北方海面掠過。
另外一張是颱風半徑侵襲機率圖。
紅色部分代表颱風的七級風,有80%機率可能侵襲這個地區,最外色深綠色部分,代表有20%機率會侵襲這裡。
為何用七級風?包括颱風半徑也用七級風?
因為這是影響人行走的分界(七級風以上就可能行走困難)。
但隨著颱風的接近,預報就會更準。
例如可以知道今天幾點颱風在哪裡,明天颱風會在哪裡。
說到颱風預報,以這次的昌鴻颱風來說,CNN的預報說「昌鴻颱風是真正的怪獸」,最後並不是如此。
因為在美國,下個五百毫米的雨量是非常驚人的,可是台灣最很平常,因此造成這種認知上的差距。
台灣媒體也常常用「穿心颱」等名詞嚇大家。
彭啟明博士曾經投書報紙「恐怖的是……不專業的氣象新聞」,希望大家「別把天氣預報搞成綜藝節目」。
台灣媒體也常常拿颱風來比較,但是類似的位置也有完全不同的降雨。
例如卡枚基和薔蜜颱風,登陸地點差不多,但是卡枚基的降雨,主要在南部,薔蜜則是在中部和北部。
再從這張圖來看,賀伯颱風的總雨量1890毫米、納莉颱風1462毫米,當時很多專家說「這是百年都很難遇到的大颱風」,沒想到才過了八年,莫拉克颱風來襲,降雨量3000毫米,比兩個納莉颱風的雨量還要多。
颱風好像越來越強。
根據統計,2000年以前,發生極端強降雨颱風的頻率,大約三到四年一次;可是2000年以後,平均每年發生一次。
像是象神颱風、納莉颱風還有莫拉克颱風等等。
薔蜜颱風把宜蘭整排電線桿吹倒,另外也在新竹,把風力發電機吹斷。
剛剛提到的是強颱,但是不能因為颱風威力比較小而輕忽。
例如,2001年的潭美颱風,只是輕度颱風,卻造成高雄大淹水。
另外,即使颱風解除警報也不能輕忽,像2004年的敏督利颱風,帶來兩千公里的西南氣流,造成嚴重的七二水災。
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當時連颱風都不是,只是熱帶性低氣壓就造成很嚴重的災情。
再來看到美國警報與防災哲學。當颶風要侵襲美國,美國會撤離三個颶風範圍的民眾,有時候是兩百多萬人,可是在台灣,如果撤離三個颱風距離的民眾,等於要撤掉整個宜蘭、花蓮和台東的民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後談到颱風假。
以2007年的韋帕颱風來說,強度增強而且朝著北台灣而來,北部很多縣市停班停課,後來颱風稍微偏北,強度也減弱一點,應該是好事,結果氣象局卻被罵。
另外一個柯羅莎颱風,在台灣造成淹水、土石流、道路中斷的災情,最多有233萬戶停電,九個人死亡,結果大家都沒被罵。
這真的很錯亂。
有些人颱風要來的時候就期待放颱風假,但是我和日本志工聊天,基本上日本是沒有颱風假的。
一位氣象人員說「我們無法改變大自然,但是我們可以改變面對大自然的態度」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戒慎虔誠」。
感恩。
●證嚴上人回應:
假如颱風變輕或是沒有登陸,要時時用感恩心才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