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年前的今天(納莉颱風涉水進入大愛台)

納莉颱風發生八年了。
八年前的9月11號,美國遭遇911恐怖攻擊,當大家還忙著這則新聞的時候,9月16號,納莉颱風登陸,隔天早上我上班途中,涉水進入大愛台,當時水達到我的胸部。
如果晚一個小時,我就可能滅頂了。

當時的姚仁祿總監,看著我「游泳」進入大愛台。’
當時他不知道是我(因為我頭上頂了一個背包),還在猜想「這個人的家裡一定有緊急狀況,不然別人都是往外走,這個人卻是往水深的地方衝」。
姚師兄說「沒想到這個人是我們家的人」。
後來我和記者黃寧浩,坐船離開大愛台,轉到林口播報新聞。

分享八年前,慈濟月刊的幾篇報導。

※※※

危機總動員
◎撰文/倪銘均(大愛全球新聞主播)
大愛台沒有因為水災而停頓,反而更有活力地動了起來。

從來沒想到有一天,大愛電視台竟然也受災,並成了災難畫面中的主角。而我,也見證了大愛台從受災到站起來的過程。

「游」進大愛台
九月十七日清晨四點多,台北風強雨驟。黑夜中,父親和妹妹開車送我到大愛台上班,到了南港路三段,因為淹水實施交通管制,只好下車涉水步行。
起初水淹及腳踝,尚不至難行,但隨著水勢上漲,逐漸感到舉步維艱。那時馬路兩旁的房子一片漆黑死寂,很難想像這是我熟悉的台北市。
「游」走到南港警察分局,水已深及胸部,隨著天色漸亮,看到有冰箱漂移、家具流過。此時遇到救難的橡皮艇,我大喊要到大愛台,但他們說要趕著去救人,就開走了。我只好繼續涉水,當時水深幾達頸部,平靜的水面上,偶見幾處「湧泉」噴出,險象環生。
繼續逆流前行,每個路口就像河口一般,水從缺口處沖出來,水流不小,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挪移。說完全不怕是騙人的,只不過當時心想,颱風天新聞最忙,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抵達大愛台,否則台內沒有主播怎麼辦?
就是這念心壓住了當時的恐懼。
由於水深過胸,只好把裝了襯衫、西裝褲和皮鞋等主播服裝的背包頂在頭上,上面再加蓋黃色簡便型雨衣,防止被水淋濕。
花了將近五十分鐘,好不容易才「游」到大愛台,不過到了也沒用;因為大愛台整個斷電、完全停擺。幸運地是,我及時到達,否則遲了二十分鐘,就進不來了;因為水勢上漲太快了,最高時約有兩公尺多,比我站著將手伸直還要高。
到了大愛台,看到大水順著台階流下,或從扶手旁傾洩,好像瀑布一般,一面牆還破了個大洞,水毫不留情地灌進來,看了實在心痛。走到三樓,看到成堆的資料帶,才知道這些都是姚總監和成音師唐裕璋兩人,奮力搶救出來的,當然這些只佔兩萬支帶子的一小部分。
負責大愛台清潔工作的秦老闆,颱風當晚還把自己的車子,堵在通往地下室的閘門,減緩淹水的速度、延長搶救帶子的時間,不然會有更多帶子泡水,但是自己的車卻壞了。開採訪車的司機,風雨中開著採訪車和記者在外採訪,也因此救了大愛台的財產,但自己停在一樓的車卻泡湯了。
大愛台不僅沒電,通訊也中斷,姚總監和幾位工作同仁靠著窗外的光線,用手機聯絡復播事宜。
姚總監從未放棄以任何方式進行復播,只因為上人叮嚀:大愛台的訊號不能斷,一定要讓善的訊息傳播到世界各地。
所有大愛台同仁也都共赴台難,花蓮、大林、八德路、慈濟台北分會和林口台亞衛星站,同時好幾個點,都在積極進行復播的工作;大愛台沒有因為水災而停頓,反而更有活力地動了起來。

危機總動員
在大愛台的那幾個小時,姚總監一直想辦法把我送出去,要我到林口播新聞。可是橡皮艇都忙著救人,只好一等再等,最後是在中華搜救總隊的協助下,才順利出去。
那時,我和一位攝影記者,搬了兩台攝影機、一台剪接機、三個小行李箱(裏面裝了攝影機的電池、充電器和錄影帶),好像搬了一個超迷你的新聞部。
怎麼樣也不會想到,有一天離開大愛台的時候,竟然是坐救生艇離開的。看著泡在水中的大愛台,心情很複雜。
船行在「重陽大河」,沿途盡是慘不忍睹的畫面。船只能開到成功橋,那裏擠滿了好幾艘救生艇,似乎成了碼頭。馬路變水路、橋頭成碼頭的畫面,一生難忘。
下船後巧遇殷正洋和李文媛夫婦,便順道搭乘他們的車到林口台亞衛星站。為了不讓西裝、襯衫弄髒,所以離開大愛台時,只好再換上被淋濕的衣褲,當抵達林口時已狼狽不堪。
晚上七點,我和李文媛一起主持大愛台復播後的第一節新聞。一切都很克難,主播台只有一張桌子和兩張椅子,不要說讀稿機沒有,連燈光也很陽春,聽說畫面播出去的時候,我和李文媛的臉是一陣青一陣紅。
由於導播和主播溝通用的耳機也沒有,因此一切的播出都回到最原始的方式,主播前面有人把指令一一寫下,譬如說這一則新聞剩幾秒結束,下一則新聞是什麼,要插播什麼新訊息……一個小時新聞下來,地上堆滿將近一百張的紙。
新聞呈現的方式也很特別。由於台北到林口有一大段距離,加上剪接機不夠,因此採變通方式,邀請記者還有影視志工直接上現場訪問,看著畫面說明新聞的內容。結果發現這種方式還不錯,一方面可以更完整地呈現新聞;另一方面,記者也可以分享採訪的感受。
還好這次有影視志工的全力幫忙,否則廣闊的災區,實在很難只靠新聞部的記者來完整記錄。當然,新聞記者衝鋒陷陣採訪也功不可沒,像記者許淑媚和歐宏瑜到汐止採訪時,就在深達胸部的髒水裏拍攝畫面。
另外,新聞部經理何建明家住汐止,十七天沒回家,都在為新聞的播出做努力;主播陳竹琪汐止的家裏也淹水,每天仍從災區進出,到林口繼續播報的工作……而其他同事不是汽車泡水就是機車泡水,雖然有人難過地哭了,但擦乾眼淚後還是繼續做該做的事。
看到大家危機總動員,為大愛新聞的復播而努力,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我相信,合心協力、重新出發的大愛電視台,一定會愈做愈好!

感恩「帶子的醫師」
每天播報新聞,看到志工投入救災的種種畫面,都覺得很感動;可是這分感動遠不及我到現場的震撼,尤其在清洗泡水資料帶的慈濟關渡園區。
在關渡園區,我遇到屏東的志工,她們包兩輛遊覽車北上清帶子;當她們回去時,另外還有四輛遊覽車也正在北上。聞言,我眼淚差一點掉下來。
對大部分住在屏東的婆婆媽媽而言,到台北等於是出遠門,一年、兩年甚至更久,都不見得有機會來一趟;但是,為了清理資料帶,她們驅車北上,埋身在關渡園區,連台北的空氣還沒有真正呼吸到,就又在黑夜中坐車回屏東。
而慈濟援建希望工程的集集國中和集集國小,也由兩位校長帶著老師、學生和家長,凌晨四點出發,到關渡幫忙洗帶子,幫助大愛台重建。
這些專業拍攝帶他們可能從來沒有摸過,但是就憑著一念心,他們當起了帶子的醫師;有些志工原本是做粗工的,但即使彎著腰、掛起老花眼鏡,也來投入這個精細的工作。
證嚴上人就說,慈濟人粗手做幼工,幼手做粗工,真的是萬能雙手,雙手萬能。
電視作業非常耗時費力,每個節目背後都有十多個工作人員,幾秒的畫面有時要花上幾十分鐘甚至更久才能完成,所以每段畫面成本都很高,價值也都非常珍貴。但是在這些外行人手中,一一都被救了回來。
我知道,對所有志工來說,這些不僅是資料帶而已,更是台灣愛的歷史、現代的大藏經,裏面的內容曾讓要自殺的人打消念頭、讓離家十多年的女兒回家、讓失和的家庭再現天倫、讓失意的人找到希望……
如果沒有搶救成功,慈濟委員靜暘也做了一個有趣的比喻。她說,即使如此也沒關係,至少感謝它對社會的貢獻,讓它在淨身之後安然而去。影視志工陳美玲也說,能救一段是一段,說不定其中的一句話,又可以救一個人。
志工搶救愛的歷史的同時,也寫下了更動人的一頁。透過這些搶救成功的
資料帶,後代人將可以知道,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不是只有天災
戰亂,而是充滿了愛與溫馨。



大愛電視,浴「水」重生
◎撰文/歐君萍
九月十七日凌晨納莉颱風在北台灣發威,正值風雨最強的時刻,四點十三分二十三秒大愛電視台的畫面「咻」地從螢光幕中消失了。
位於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緊鄰基隆河的大愛電視台,這天遭逢開台以來的巨創──地下四層樓包括片庫、挑高兩層樓的攝影棚以及停車場,全被大水淹沒,供電系統中斷,節目播送斷訊……

花蓮緊急開棚,訊號重現!
大愛電視台總監姚仁祿說,午夜十二點,大量的雨水沖破通往地下樓的擋土牆,接著雨水又從地下一樓電信機房的通風口灌進來,約凌晨三點,四層地下樓面就全被大水淹沒了!
「十六日星期天晚上,因為颱風讓同仁們提早回家。午夜過後,我與幾位同事、警衛、清潔人員約十個人,見狀況不對趕緊到地下一樓片庫搶救帶子……不過水很快就淹到小腿高,我們只能宣告放棄。」姚仁祿無奈地表示,以當時台內有限的人力而言,搶救工作根本是無計可施。
大水淹沒了整棟大樓的供電系統,主控播映室無法正常運作,大愛台也因此斷訊。
儘管如此,大愛台同仁卻沒有氣餒,漏夜涉水奔走積極尋覓復播的管道;幸好台亞衛星通訊公司緊急出借位於林口的一處會議室作為臨時攝影棚,加上啟用剛完工的花蓮攝影棚以及嘉義大林攝影棚,組成「克難」電視台,才得以在斷訊八小時後,迅速於十七日中午十二點三十分復播。
「當接到新聞部何經理告知花蓮要緊急『開棚』時,我們真的是手足無措!因為新聞部的記者群,對攝影棚的工作可以說是門外漢……不過台北的大本營有難
,加上復播任務迫在眉睫,大家也顧不得會不會了,只能動員新聞中心僅有的十幾位同仁,硬著頭皮邊做邊學囉!」大愛台東部新聞中心特派員陳湘霏說。
當時花蓮攝影棚因為才剛完工,燈光、音響(AUDIO)、副控等設備都還沒就緒,棚內除了一張主播台,幾乎什麼都沒有。
陳湘霏說:「一個上午的準備時間,我們就像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師──慈濟大學茶道教室的和室門被拆了當布景,所有會亮的燈也全都派上用場。總之『窮則變、變則通』,整個棚雖然很克難,不過我們依然不負眾望在十二點三十分發出訊號,讓大愛電視台及時復播。」

轉戰林口,克難播報
當然,原本二十四小時都在播放節目的頻道,一下子將播出重任轉到只有十幾位工作人員的東部新聞中心,人力顯然不足。因此除了花蓮緊急開棚,台北同仁也一直在找場地進行復播。
製作及工程部主控衛星組組長詹秋亮說,原先預定就近在台亞八德站運作,可是那裏不久也淹水了,台亞總經理見情勢不妙,要大家轉戰林口。在一切從簡的情形下,新聞部和工程部合力將台亞的會議室布置成簡單的攝影棚和副控室,並採用現場直播方式,終於在九月十七日晚間七點接續花蓮攝影棚的播出。
攝影棚克難「誕生」了,大家卻開始擔心「菜色」從何而來?受災後的大愛台完全停擺,在總監姚仁祿的指示下,原先所有節目均告暫停,改以在林口、花蓮、嘉義三地攝影棚播出的現場節目應急。
新聞部分,因面臨器材與人力吃緊的窘境,已無法按照以往由主播播報的方式呈現,採訪記者和影視志工都得上主播台,配合現場畫面解說與心得分享。
「因為林口棚剪接機不夠用,我們從災區拍回來的畫面無法剪成一則則的新聞,所以只好『看圖說故事』,帶著電視機前的觀眾去了解我們當天採訪的新聞,同時分享我們的採訪心得。」新聞部文字記者王詩雅說。
遍布全省的影視志工是大愛台最大的資產,在這次納莉重創大愛台時,他們更是發揮了強大「救火隊」的功能。不僅白天要深入災區採訪、拍攝,晚上收工後還必須上節目分享採訪心得。
新聞部志工小組葉秀品說,從十七日開始兩週內,志工們至少提供了一百五十支帶子,製作出四十多則新聞。她說,打電話給志工,從沒有人說No,全部都是Yes。
像基隆的影視志工陳金發胃出血住院,搭檔的文字志工柯德桂向他請益如何使用攝影機,他二話不說,就向醫院請了六個小時假,扛起機器進災區拍攝;黃巳龍的腳在災區被鐵釘貫穿,照樣執行工作;林宜龍因為太累,開車開到一半睡著……由於他家也淹水,每每到家總要撥去污泥才能入房門,但還是以任務為重。
新聞部同仁說:「每次看到影視志工的『賣命』表現,就會讓大家忘記一天的疲憊,真的非常謝謝他們的幫忙。」
「在林口播新聞什麼都很克難,不僅要手寫RUNDOWN(新聞播出順序),更因為記者來稿經常無法照RUNDOWN交帶,往往播完一則卻不知下一則何時會到,因此必須很早就開始消化資料,做非常多的筆記,才能應付。往往一節新聞播下來,整個地板已被一張張的稿紙覆蓋。」大愛全球新聞晚間主播任家珍說。

從水中撈出兩萬多卷資料帶
除了新聞部回歸「古早」的方式播新聞外,一向以電腦控制大愛節目播序的主控播映組也必須轉移陣地,在林口靠「人力手動」的方式來維持節目的「正常」播出。
「台亞借給我們一間小小的機房,然後從台內搬來幾部可以播帶的機器,就是我們的主控室了!因為人手不夠,在林口上班的兩個星期,還曾有同仁連續上二十個小時班的經驗。」詹秋亮相當感恩同仁能在大愛遇到重創時,相互體諒、彼此包容,同時更感恩台亞衛星通訊公司所有工作人員的鼎力協助。
然而維持節目播出不中斷,其實只是大愛電視台「復台」的第一項任務而已。十七日下午,大水陸續消退,搶救片庫資料帶的工作於是成了當務之急。
從十八日開始,在軍方及中華搜救總隊協助下,多部重型抽水機和三十多部各地志工提供的小型抽水機,開始進行地下樓的抽水工作;整整抽了一天一夜,直到十九日下午四點半,地下一樓的水抽到約在腰部左右,同仁為爭取時效,就冒水進片庫搶救資料帶。
「水的威力實在非常大,片庫的兩扇鐵門被水沖得變形!好不容易進去以後,觸目所及都是一支支飄在水面上的資料帶……身為大愛台的員工,乍見如此慘狀,只有一種心痛的感覺!」
動畫室劉忠萍是第一批下去片庫救資料帶的員工之一。在慈濟服務五年多的他,因心疼那些製作人、攝影師的心血結晶被水淹沒,從下午五點多開始搶救帶子,徹夜未眠,直到二十日凌晨四點多才返家休息。
片庫受創慘重,負責管理片庫的資料組同仁最是心痛。「去年象神颱風來襲時,我們就曾將資料帶搬到三樓『避難』;這次我們卻什麼都還來不及做,片庫就毀了!」翁盈一度哽咽地說,當她們第一眼見到那些泡了泥水的帶子時,眼淚就不聽使喚地滑落在沾滿污泥的臉龐。
「淹水之前,我們老是催促各個製作單位趕緊將帶子繳交片庫保管;不過遇到這次的災難,我們反而要感謝那些遲交帶子的製作單位,替所有慈濟人保住了那些珍貴的歷史。」金沁潔說。
製作中心攝影師林宗明,在大愛台復原期間,主動扛起拍攝「搶救大愛台」紀錄片的任務。他說:「我心中難過的不是自己多年來的心血全泡了湯,而是影帶中記錄的都是慈濟人行善的足跡,就像上人所說的是慈濟的『大藏經』,那是慈濟人的慧命!」
從十九日下午至二十日凌晨,大愛台員工和慈濟志工搶救了一整夜,終於將片庫中兩萬多支珍貴的資料帶全數從水中撈出來,並在第一時間送往慈濟關渡園區進行後續的清洗工作。

節目翻新,強化互動
大愛台在林口克難運作了兩個星期之後,十月一日起,暫借台視二棚與六、七樓走廊製作節目與辦公。
儘管硬體還未回到常軌,軟體卻能在此時創新──轉型成「互動」電視台。
「納莉風災,將原本計畫在明年轉型成互動電視的大愛台,提早三個月執行。目前,大愛台一天十八小時的節目,觀眾都可以透過傳真、電話,與大愛主持人進行CALL-IN、CALL-OUT的互動。」姚仁祿說。
新節目區段主要分為上午的「早安慈濟人」和「日安大愛」;下午的「午安大愛」和「大愛親子堡」;及晚間的「大愛CALL-IN」和「殷媛小聚」,這些節目一律以現場直播方式播出。
下午時段「大愛親子堡」規畫兩個學習型態新節目「大愛ABC」、「大愛才藝班」,以兒童、親子觀眾為訴求;推陳出新的「現代新素派」,則向觀眾介紹各國風味素菜。
臨危受命的「大愛親子堡」主持人黃添明,是慈青學長會的成員。在中央廣播電台擔任主持工作的他,目前正接受慈濟委員的培訓。他說:「第一次主持電視節目就是現場的,壓力很大,不過身為慈濟人,本來就應該『勇於承擔、樂於配合』。能夠有機會和主持前輩譚艾珍搭檔學習,收穫相當大。」
「大愛台受災之初,我一直很想回台內幫忙復台的工作,不過身為慈濟委員,必須在社區裏承擔煮熱食的任務;現在能夠回大愛台主持節目,算是圓滿了自己的心願。」「午安大愛」節目主持人洪翔郁,與另一位主持人吳建良,都是第一次主持現場節目,他們希望藉由與觀眾的直接互動,進一步推廣志工精神。
「從得知節目要改版到轉型開播,製作群只有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前置作業很趕但又必須相當嚴謹。下午兩個時段的節目,我們希望能吸引各個不同階層的觀眾來觀賞。」製作人陳芝安表示,未來的節目走向將更廣泛使用SNG連線方式,向全球觀眾傳達各地慈濟人每日行善的足跡。



最明亮的一盞燈
◎撰文/曾慶方(大愛電視台節目企畫)
當車逐漸駛離,我從後照鏡中,望見照亮大愛台的純白光線,是整條漆黑的重陽路上,最明亮的一盞燈。

結束了兩天一夜的「慈濟委員培訓尋根之旅」,應該是道別的時候了,但是納莉颱風卻將大家留在花蓮,因為宜蘭與台北正下著傾盆大雨,東部陸空交通全告中斷。

大愛台淹水?
大愛電視台這次有三位同仁參與培訓活動,除了我之外,另兩位是新聞主播何美妮和梳妝老師陳美珍。
九月十七日清晨,花蓮開始有了時急時歇的風雨。吃完早餐不久,美珍匆匆而來拉著我說:「大愛台淹水了!銘均游泳進去,富元的車在半路就滅頂了,幸好他看見情形不對,棄車逃走了……」
彷彿在夢中,大愛台淹水?我聽不太懂?大愛台怎麼可能淹水?不可能!車子?車子泡水了?
一回頭,瞥見美妮正與人在竹軒旁的小水池邊談心,顧不得禮貌,我打斷了她們的談話。「美妮,大愛台淹水了,美珍和我的車都泡在B4,妳的車呢?家人平安嗎?」
「我的車在家裏,沒事,奶奶與妹妹也都沒事。慶方,妳還好吧?」美妮還是一貫用緩緩甜美的音調回答。
「車子淹掉就算了!只要大家平安就好。啊……不對,」我彷彿大夢初醒:「片庫在B1,美珍說水淹到一樓腰部,那片庫豈不淹掉了嗎?」
天呀!醫療拓荒者、志為人醫……還有其他的節目帶,我們的心血、慈濟的歷史資料帶,一吋一吋全泡在水裏。
想到片庫,美妮與我忍不住悲傷,抱在一塊兒哭了!車子壞了,可以再買;但是帶子泡壞了,千金萬金也挽不回!

接下復播任務
擦乾眼淚,我決定開始從手機中搜尋所有同事的電話。住在汐止與東湖的淑伶、欣元、淑芳完全失去聯絡。
好不容易打通了芝安的電話,接電話的卻是她先生──大愛台工程部經理楊廷益:「我的手機不通,現在大愛台斷訊,我們正涉水通過光復南路,要到八德路設一個點,設法復播。」
光復南路要涉水而過?顧不得心中的疑惑,我知道眼前該做些什麼了;拿起手機與通訊錄,身在花蓮的我,擔負起聯絡同仁暫時不要進大愛台、隨時待命的工作。
每一通電話,都聽見同仁不可置信的驚叫聲。聯絡差不多了,向楊廷益回報時,他說:「八德路也淹水了,水很急,太危險了。告訴同仁我們要撤到台亞公司位在林口的衛星轉播站,今天一定要儘快復播。」
聽說要在林口復播,美珍急著調動台北可以負責梳妝的人手,但電訊中斷一直聯絡不上,後來手機沒電,她又買了電話卡,衝向公用電話繼續聯繫;美妮與我則是一直詢問可否由南迴線繞回台北,趕到林口支援。
這時突然有人匆匆忙忙前來通知我們:「大愛台有幾位培訓委員在這裏?請趕快到東部新聞中心報到,有急事!」
我們三人在志工的引導下,由靜思堂奔向慈濟大學。
大愛台東部新聞中心剛遷到慈濟大學的人文教室旁,設置了一個攝影棚,才剛完工我們都還沒去過。當一腳踏進攝影棚,映入眼簾的是有著與大愛台五樓攝影棚一模一樣的三角形淺綠玻璃桌……
上人端坐在進門的一角,對大家慈示:「大愛台淹水又停電,片庫也淹了,我很心痛,但是也沒有辦法。現在大家要合心,不要讓良善的訊息中斷,你們三個人各有專長,要讓自己的功能好好發揮,與東部的新聞同仁一起讓大愛台儘快復播。」

人才傾巢而出
九月十七日中午十二點半,大愛台在東部重新站了起來!這其實有賴花蓮志業體同仁全力支援,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復播。
能擔任主持人的,麥克風一別上就侃侃而談;邀請的來賓絕對準時報到;需要器材,馬上就送到攝影棚;電腦繪圖與表格的專才,也自動現身豐富畫面;而來自精舍常住師父的愛,更是天天餵飽我們的胃、溫暖我們的心。
在硬體部分,慈濟大學支援我們影印機、印表機、電話;而棚內美美的場景,是德普與德寰師父的巧思;營建處同仁則用梯子綁著燈具,讓場景更具有生命力。
宗教處精銳盡出,黃思賢主任、謝景貴副主任及同仁廖怡敏片刻不離地陪著我們敲來賓通告、統合救災新聞、提供各種需求。沒有他們,花蓮現場內容不可能如此豐富。
當然最辛苦的是東部新聞中心的同仁們,因為人手不足,記者們必須放下採訪工作,全力支援節目的播出。為了接收最新的風災畫面,湘霏徹夜未眠守在副控室,側錄台北的重播節目;工程人員更是絞盡腦汁,隨時應付各種突發難解的狀況。
不久後,在花蓮的我們,終於透過畫面,看見大愛台浸在水中的災況。含著眼淚,雖然不捨與不忍,但我們相互扶持鼓勵,發揮我們的專業,用心重建大愛台。

黑夜中的一盞燈
十天後,九月二十六日深夜十一點,利奇馬颱風登陸前夕,我與欣元在大愛台的門口,看見眼睛布滿血絲、頭髮凌亂的總監姚仁祿,依然身著藍天白雲,站在堆在門口的層層沙包上。心中真的很不捨,問他需不需要吃些什麼?
姚總監笑著說:「剛剛開始有熱水可以吃泡麵了,我沒關係,現在還有許多志工在樓上呢!妳們趕快回家,時間太晚了!別忘了要一起祈禱,別再下雨了!」
發電機轟隆隆地供著臨時電,工作燈刺眼的白光,映照著忽大忽小的雨絲,外牆上「大愛電視台」的字樣在深夜中依稀可辨,而警衛人員無視雨點的灑落,泥著一雙雨鞋,堅守在門外的沙包邊。
「警衛大哥,辛苦了!」
「大家都辛苦了,妳們放心回去吧!」
「我們姚總監就拜託您多照顧了!」
「沒問題,放心吧,拜拜!」警衛人員瀟灑地揮揮手。
當車逐漸駛離,我從後照鏡中,望見深夜裏照亮大愛台的純白光線,是整
條漆黑的重陽路上,最明亮的一盞燈。

更多關於納莉颱風救災動員的文章,請點選以下的超連結:

關於納莉颱風慈濟人的動員http://taipei.tzuchi.org.tw/monthly/419/mag419.htm


***************************************************

關於我的部落格,還有關於留言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5035

您可以更靠近倪銘均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170502

只要有時間,我很喜歡到學校的週會或是機關演講,分享美善與大愛,我把相關題目整理出來。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9573332

***************************************************
大愛新聞主播 倪銘均
台灣時間周一至周五
07:00與您一起用愛看世界

倪銘均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DaaiTV
HINET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daaitvnews/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愛主播倪銘均 的頭像
    大愛主播倪銘均

    大愛主播倪銘均的部落格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