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心好願轉好命(65)(潛意識左右人心的潛在力量)

 

《科學人》雜誌2014年第1442月號,有一篇很棒的報導「潛意識左右人心的潛在力量」。

 

撰文/巴夫(John Bargh

翻譯/謝伯讓

 

1.  潛意識思維不僅只於幫助我們注意四周環境,潛藏其中、無法從意識中察覺的心態,也形塑我們對其他事物的各種態度。

2.  實驗者讓受試者在極短時間內檢視一些非自己選區的美國州長及參議員候選人照片,接著要求他們做出評斷。沒想到,這樣的模擬投票竟然和稍後開出來的正式結果十分接近。根據比眨眼更短的瞬間看到的候選人臉孔來做出能力評量,像這樣的判斷過程,竟然符合三個州之中兩個州的選舉結果。

3.  各種行為(例如交友、快速適應新工作或克服酗酒問題)的調控能力,除了受到基因、性格和社會支持網絡的影響之外,也取決於我們是否能辨識並克制各種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自發衝動和情緒。

4.  當我們遇到陌生人時,對他的第一印象甚至在對話開始前就已經產生了。我們可能會觀察對方的種族、性別或年齡,一旦察覺到這些特徵就會自動聯結到已經內化的刻板印象,並讓我們認為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模式。這些對於某些社群的預期心態,例如懷有敵意、懶散、討喜、機智等,其實很多時候都無法套用在我們眼前這位來自此族群的陌生人,而他通常也沒做過什麼來讓你產生這些好或壞的印象。

5.  訪談當天的天氣會影響受訪者對自己人生的整體評估。如果當天是好天氣,受訪者較會認為自己的一生過得不錯。此外,若受訪者察覺到這項效應,他們的反應也會立即不同。當受訪者被要求注意當天的天氣時,天氣對他們造成的情緒影響便不復存在。

6.  有一些潛意識知覺的研究探討環境如何影響人們的心理狀態。現在任職於德國烏茲堡大學的施卓克(Fritz Strack),在1980年代和同事進行一連串的實驗發現,受試者的臉部表情(微笑或皺眉)會影響他們對眼前物品的評價。要求受試者用牙齒咬住鉛筆(此動作使用的肌肉與微笑時相同)或用嘴唇抿住鉛筆(使用的肌肉與皺眉時相同),結果顯示如此操弄臉部肌肉會促發相應的心理狀態。

7.  這類型的「體驗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研究發現,有許多生理動作和知覺感受都會誘發出具有象徵性或隱喻內涵的心理狀態。例如,想起過去曾經傷害別人的情感,會讓你比較想要友善地幫助別人並和他人合作,這是一種對過去惡行的補償心態。另一項廣為人知的研究也顯示,提醒受試者回想起某件感到罪惡的行為之後,如果受試者有洗手(研究人員佯稱實驗室中容易傳染感冒而要他們去洗手),則洗手行為似乎可以「洗去」他們的罪惡感;和沒有洗手的受試者相比,有洗手的受試者所有的友善或幫助傾向都會在洗手之後消失。這個現象稱做「馬克白效應」,取名來自於莎士比亞劇作角色馬克白夫人的強迫性洗手儀式。

8.  對抗疾病似乎也會產生社會與政治效應。一項研究顯示,一些政治傾向較為保守的受試者接種H1N1流感病毒疫苗之後,和沒有接種疫苗的受試者相比,對新移民的態度會比較友善。流感疫苗對他們的保護似乎也延伸到他們對新移民的觀感,讓他們覺得新移民比較安全、沒有侵略性也不會剝奪自己現有的文化。

9.  研究顯示,短暫握住一杯熱咖啡的受試者,與握住冰咖啡的受試者相比,容易覺得眼前的人較「溫暖」、友善且大方。一些相關的研究也探討其他生理經驗如何透過比喻的方式,不知不覺地影響人們的決策和行為。研究發現,讓受試者在談判時坐硬椅子,比起坐軟椅子的受試者,前者顯得比較「強硬」而且不願妥協;此外,握住粗糙的物品也會讓受試者對社交狀況感到突兀且不順利。

10.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維爾斯(Reinout Wiers)最近根據這個想法,成功開發出一種介入療法來治療酗酒與藥物濫用。在療程中,當病人看到許多與酗酒有關的圖片時,必須不斷推開一個把手,除此之外,並沒有要求對圖片的意涵做出任何評價。和對照組相比,被要求他們看到圖片時要推開把手的病人,一年後的復發率明顯降低,而且對酒精也反射性地出現較多的負向態度。肌肉運動在非意識層面與迴避反應建立了聯結,並發展出對酒精的負面心態和根深柢固的拒絕反應,使得病人在離開醫院後仍然可以成功克制飲酒的衝動。

11.  皮斯格林尼(Mathias Peesiglione)和傅瑞斯(Chris Frith)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威爾康基金會神經造影中心時,曾研究過這個現象。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一收到他們給的訊號就以最快速度去推動一個把手,而在每次給予訊號前,受試者都會被有意或無意地暗示,推完把手後會有什麼樣的獎勵。結果發現,高獎勵的暗示(數英鎊,低獎勵則是數便士)會讓受試者的反應變快,無論暗示是否被意識到都一樣。此外,腦造影顯示,對動機有反應的腦區,在收到意識可察覺或無法察覺的獎勵暗示時都會活化。這項研究以及其他類似的研究都顯示,潛意識訊息也可以刺激人們去追求某個目標,即使沒有察覺到動機來源也沒關係,也就是說,不需要意識或自由意志涉入其中。

12.  如果權力真的會普遍讓人在潛意識中激起重要個人目標,那麼這些以「社會」福祉為優先的人應該會變得更願意幫助他人且不會只在乎自己。的確,研究發現,權力可以讓這些人更容易採取一種利他的觀點,並且較不會勞煩他人。這是在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動機之下發生的,還有他們也會變得比較關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並且比較不會有種族偏見。

13.  光是觀看別人的行為或聆聽別人說話,就會讓我們的行為不知不覺改變。

14.  人們會自然而然模仿別人的行為,包括表情、手部姿勢以及身體姿態。

15.  在所謂的「變色龍效應」中,你會發現自己常常與派對中正在交談的對象做出一樣的姿勢和行為,例如蹺腳、手臂交叉於胸前以及搔頭等。這種模仿行為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你離開去拿飲料,並找到另一位交談的對象,新的模仿行為又會出現,就像是變色龍不斷改變自己以融入環境。

16.  透過模仿會形成一種社會共識。例如,耐心且有秩序的排隊會讓大家也跟著這樣做,其他像是幫鄰居扶住門、溜狗時栓狗鍊、不亂丟垃圾等,都會在無形中形成社會規範。模仿行為會在不知不覺中引發同理心,並形成一種社會凝聚力,甚至讓陌生人產生親近之感。

17.  荷蘭葛羅寧根大學的心理學家凱瑟(Kees Keizer)田野調查發現,一件不良行為會誘發後續更多不良行為。研究人員在巷弄牆壁上塗鴉,結果大家就開始隨地丟棄在腳踏車把手上的傳單。努力消除塗鴉和其他小惡行,可大幅改善都市生活的品質。

18.  這項研究支持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推崇的「破窗」理論,他在1990年代中期,對於亂丟垃圾、穿越馬路和破壞公物等這類小惡行強力執法;當時犯罪率急遽下降,人們認為此項政策有部分功勞。

19.  研究顯示,大學生在實驗中接觸與年老有關的字詞,例如「弗羅里達」、「灰白色」以及「賓果遊戲」等,實驗結束後他們走過大廳的速度會比較慢,這符合了對老人具有「緩慢」和「虛弱」的刻板印象。

20.  同樣地,與對護士的刻板印象有關的文字或圖片,也可以「促發」人們產生較多幫助他人的行為;引導出與政治人物有關的刻板印象,則會促發長篇大論的演說。

21.  研究「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的社會心理學家發現,只要讓某種刻板印象的對象稍微觸及到該刻板印象,例如族裔或性別,他們的課業或工作表現就會受到影響。

22.  已故學者安拜地(Nalini Ambady)曾在哈佛大學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哈佛托兒中心的學齡前女童,也會因為受到巧妙地提醒自己是女生,而導致數學測驗表現變差。大眾普遍認同的正面刻板印象,則有正向的效果。在同一項關於學齡前女童的研究中,亞裔美國人被提醒自己的族裔後表現較佳,但被提醒的是性別時則表現不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愛主播倪銘均 的頭像
    大愛主播倪銘均

    大愛主播倪銘均的部落格

    大愛主播倪銘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